APP下载

海底捞 为何走曲线上市之路

2016-05-14王昊天

中国连锁 2016年8期
关键词:底料餐饮企业火锅

王昊天

7月13日,火锅料供应商颐海国际在港交所正式上市。颐海国际最大股东张勇及舒萍拥有47.76%的股权,也是实际控制人,而张勇是全国知名火锅品牌海底捞的董事长,舒萍则是他的妻子,因此业内人士把颐海国际的上市等同于海底捞上市,并认为海底捞走了一条曲线上市之路。

海底捞曲线上市

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从四川简阳的一家小小麻辣烫店发展成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为一体的大型跨省直营餐饮品牌火锅店,全称是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截至今年上半年,在北京、上海、沈阳、天津、武汉等国内各大城市以及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家的城市有近150家直营连锁餐厅。

海底捞集团包括四川海底集团和新加坡海底捞集团。其中新加坡海底捞集团于2013年注册成立,主要专注于火锅餐厅业务的海外扩张。

颐海国际主要从事火锅底料、火锅蘸料及中式复合调味品研发、生产、经销和销售,自创立之初一直是海底捞火锅底料的独家供应商。这家公司是海底捞以前生产火锅底料与调料的部门,海底捞发现除了自身需求外,还有很多的餐厅,超市需要他们的火锅底料与调料,于是单独成立了这个公司。2013年,颐海国际从海底捞集团分拆出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投资控股公司。

据颐海国际公告称,海底捞集团包括四川海底捞集团和新加坡海底捞集团。其中新加坡海底捞集团于2013年注册成立,主要专注于火锅餐厅业务的海外扩张。

海底捞其实早就已经具备了上市的条件,这家投入1万元仅有4名员工的小店发展成年营业额数十亿的连锁企业。2015年,四川海底集团总收入为50.85亿元,新加坡海底捞集团总收入为2.75亿美元。

颐海国际近3年营业收入超过50%来自关联方海底捞,其向海底捞集团销售产生的收入由2013年的1.788亿元增至2015年的4.579亿元。颐海国际全年的营业收入也由2013年的3.16亿元增至2015年的8.47亿元。

优质服务和持续创新是促使海底捞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在餐饮业中,因对厨师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火锅业竞争异常激烈,经营者往往会尽量降低运营成本而与竞争对手形成价格竞争,最终的结果是双方都降低了利润。此外,火锅的菜品、底料、锅底都很容易很快被整个行业复制,从而造成同质性强的特点。但这一特点,却又是连锁经营的优势。海底捞认准了这一点,走了一条有特色有品牌的中高端消费之路。海底捞将核心竞争力定位为优质服务和持续创新,他们对服务创新使其服务被消费者称之为“变态”,对菜品创新,让竞争对手始终跟不上步伐,对营销手段创新,可以使其品牌快速打开知名度,进入消费者视线。

其实,海底捞谋上市已多年。自2011年开始,海底捞就被传在筹备上市,发源地四川简阳市人民政府网曾登载过海底捞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信息。创始人张勇本人在2011年明确表达了上市的意愿,称“上市可以促进公司正规化”,他也不否认意图借上市促使海底捞更为“知名”和“成功”,不过后来均没了下文。

如今,海底捞迈出了进军资本市场的步伐,终于曲线上市。颐海国际称,通过上市,公司将从全球发售募得约7.5亿港元,并计划将其中30%用于建设河北霸州生产基地一期工程,20%将用于未来潜在的策略性收购,25%将用于推广产品和品牌,其余用作研发等,并在未来还有更加庞大的计划。

为什么餐饮企业上市那么难?

海底捞为何走曲线上市之路,一些专业人士认为这是因为餐饮行业上市较普通行业更为艰难。

目前整个餐饮行业的上市公司只有福记食品服务、全聚德、湘鄂情等7家,其中还有4家在海外或者我国的香港上市。天津狗不理集团、广州酒家集团、顺峰饮食酒店管理、净雅食品等国内著名连锁餐饮集团都有上市欲望,但都没成功。

海底捞要实现继续大规模扩张,必须要上市,而选择生产火锅底料的颐海国际而非集团整体上市,相对容易些。而从最终的结果看,也确实比集团整体上市更为顺利。

餐饮企业上市为何这么难,业内人士认为餐饮企业通不过证监会上市审批,主要有四个普遍存在问题。

一是财务监管的问题。餐饮企业一般都是现金支出和收入,原料采购价格管理不清晰,日常的采购时,也不能保证每一家供应商都能提供正规的发票,在消费者消费时,漏开发票也普遍存在,餐饮企业难以准确估值,这样的企业上市对股民来说风险过大。

二是劳动力使用问题。餐饮业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员工流动性大,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纳员工五险一金的问题较为突出。

三是自身素质问题。多数餐饮企业都是创始人白手起家,家族式经营。高层管理层专业化水平不足却难以更新。中层管理素质参差不齐,缺乏高学历和创新型人才。基层员工流失率大,培训困难,储备人才严重缺失。品牌定位陈旧,更不上互联网时代的节奏。盈利模式单一,高速发展使利润不断吃紧。

四是食品安全问题。这是一个餐饮企业自身很难把控的问题。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会发生在餐厅之中,也有可能发生在原材料生产、加工环节中。因此,对餐饮食品安全的把控,不仅是餐饮企业自己的问题,也要依靠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个餐饮行业的从业者。

业内人士认为,海底捞以颐海国际的名义上市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底料的生产、销售摆脱了餐饮企业的生产、营销模式,属于传统生产企业的范畴,其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便于证监会和股东监控。颐海国际的底料业务虽然体量小,但其背后又海底捞的强力支撑,实现融资的目的并不难。对海底捞来说,不仅可以通过颐海国际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来观察海底捞的市场认可度,还能促进总公司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

对于多数餐饮企业来说,海底捞的上市经验很难复制,只有经营火锅才生产底料,以炒菜为主的餐饮企业不可能有类似颐海国际这样的下属企业。餐饮企业要想上市,核心还是在于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管理体制,实现标准化经营。必须建立包括订单合同、采购管理、仓库管理、前台管理、财务核算等在内的内部控制制度,所有资金进出均应有相应凭证,以保证财务指标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从而承受住比其它行业更苛刻的考量。

猜你喜欢

底料餐饮企业火锅
欧洲油画传统底料制作
火锅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高档餐饮企业成本控制的探索与思考
自制健康火锅底料
五花八门的火锅
火锅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