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浸式景观设计影响因素的思考与初探

2016-05-14林崇华王健伟

艺术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沉浸式体验心流

林崇华 王健伟

摘 要:简述了沉浸式体验与沉浸式设计的相关概念,明确了心流与沉浸式体验的关系,进而探讨沉浸式设计的原则,最后对沉浸式景观设计涉及影响因素进行思考与初探。

关键词:沉浸式体验;沉浸式设计;心流;沉浸式景观设计影响因素

1 沉浸式体验与沉浸式设计

1.1 沉浸式体验

沉浸式体验是一种全神贯注的体验与感觉,使体验者达到全身心的融入、沉浸和情感交流,因此要达到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需要充分调动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设计的法则》书中将沉浸式体验解释为心流(flow),心流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Csikszentmihalyi)于1975年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的心理状态和交互体验的心理学理论,[1]他将心流(flow)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入到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同时伴随着高度的兴奋与充实感。从二者的定义上可以看出,心流理论与沉浸式体验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

1.2 沉浸式设计

沉浸式设计的目的可以说是为了达到心流状态。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总结出了技能与挑战相互之间的八种状态:心流、控制、放松、无聊、焦虑、激励、忧虑、冷漠,心流对应着沉浸式设计。沉浸式设计概念最早出现于互联网领域,2012年12月,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oration)正式推出全新沉浸式用户界面(Immersive),它将内容平铺在应用中,被桌面隐藏的默认操作需要右键才能够被唤起展开,这样的沉浸式设计正是为了让用户集中精力去关注当前所进行的操作,避免被其他操作所影响。沉浸式的手段还经常被艺术家运用在现在艺术的领域,比如中国艺术家邱黯雄2007年创作的《为了忘却的记忆》,通过火车车厢展现历史回忆,将车窗做幕布,投射历史影像,观众从车厢走过,沉浸般的回忆感油然而生。

2 沉浸式设计原则

2.1 多感官调动原则

通过充分调动人类身体感知系统来发生沉浸式状态的方式,人类身体感知系统除了我们熟知的,通常认为我们可以控制五感系统外,目前有相关理论研究推测出还有第六感和第七感的存在,第六感一般被认为是灵感和直觉,第七感是时间感。研究表明,当视力不能提供足够信息的时候,其他感觉就会增加,人类的感官系统的此消彼长的整体性给了我们营造沉浸式景观以启示。

2.2 叙事性沉浸原则

将设计作品看作一个故事,利用情境,沉浸,角色,气氛,情节,节奏的设计来让体验者融入故事本身当中来。认知科学家罗杰·尚克(Roger C. Schank)指出“人类生来就理解故事,而不是逻辑”。[2]叙事性的方法传达信息更容易被人所理解、更具感性的力量。叙事性沉浸原则具有相关联性、多样性、深刻性的特点,本着人、物、环境相互关联的背景,根据不同人的生活经历,激发出内在的情感共鸣。

2.3 体验者优先原则

沉浸式设计往往是为大众或者特定人群打造,由于体验者的经验对沉浸式设计的体验会产生严重影响,要求把使用者放到沉浸式设计的优先位置。沉浸式喜剧《House world》创作者Andrew Hoepnfer多次强调:“慷慨地给予观众代入感,给观众身份感,让观众自己来做决定。”

2.4 心流原则

合理运用心流理论,互相平衡“挑战”与“技巧”之间的关系,使用户达到心流状态(当挑战大于心流时,技巧不足以完成挑战,体验者会感到焦虑和挫败;当挑战小于技巧时,技巧远远大于所面对的挑战,体验者会感到无聊甚至厌倦;有当两者相互匹配平衡时,才会产生心流)。简单来说,心流原则要求设计者减少体验者在完成沉浸状态时的认知与运动负担,使“低挑战”与“低技巧”相互匹配。

3 沉浸式景观设计涉及影响因素思考与初探

3.1 “七感”沉浸

“七感”包括视、听、嗅、味、触觉和直觉、时间感。据统计人类对外界感知信息的比重视觉占83%、听觉占15%,可以看出视觉、听觉是形成人的沉浸感的最重要因素,其中视觉对颜色、亮度、运动、空间感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是形成沉浸体验的主要媒介,听觉可弥补视觉信息不足,向体验者提供辅助信息。触觉是指通过皮肤与物体接触所感受到的各种信息,嗅觉是外界味道的收集, 在景观设计中体验者通过感知场地材质与植物的形状、气味、纹理、软硬、粗糙度来获取良好沉浸式体验。在现实生活中,直觉与时间感常常被人们忽略,在景观设计的沉浸式体验中我们通过细节引导直觉,通过控制体验者的时间感来获取良好的沉浸式体验。景观设计场地的生理、心理层面感受是“七感”综合考虑后的结果。

3.2 暗示引导沉浸

暗示是通过多种手段加强景观场地感的重要手段,景观设计中常见的暗示因素包括:光效、体量感、空间感、文字、图像等,从类型上看常见于纪念性景观,从风格上看多出现于后现代风格景观。林璎的著名作品越战纪念碑由用黑色花岗岩砌成的长500英尺的V字型碑体构成,好似大地上黑色的伤疤,而黑色大理石上用文字记录着在越南战争中阵亡者的名字,同样的手法运用于唐山地震遗址公园中,高体量的纪念墙上密密麻麻写满了遇难者的名字,不远处纪念水池的钢铁、水泥残块与水中的大数形成对比,暗示着灾难与新生。

3.3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简称“VR”)是近几年来被广泛关注研究的高新热点技术,虚拟现实是依附于互联网,通过特殊的设备提供体验者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身临其境,可以实时、无限制地观察、操作甚至修改三度空间内的事物。[3]增强现实(简称AR)是将虚拟对象通过穿透型显示设备叠加在真实世界中某个或某些对象上,用于增强、注释或者提供参考信息给用户,AR与VR的区别是AR并非把用户与真实世界隔离,而是将虚拟世界建立在真实世界之上,体验者可以同时与两个世界接触,产生一种虚实结合的感觉。上海世博会网上展览作为景观设计与虚拟现实结合的成功尝试,打破了传统的景观场地的概念,运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构筑了兼具实时互动与各种附加信息导视的网络平台。

4 结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思维成为了高效、沟通、用户为先的代名词,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寻求突破,景观设计当然也不例外,沉浸式景观设计的思考试图顺应这股潮流,借助沉浸式体验来实现人与场地的情感交流与思想沟通。基于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法则,沉浸式景观展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和更宽广的开放性,特别是体验者的愉悦、领悟、发现、探索本身促成了景观设计场地表达的完整性,随着相关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探索,沉浸式景观设计将以更加新颖、和谐的艺术表现方式与场地精神内涵呈现在大众眼前。

参考文献:

[1] 彭琼.心流理论指导下的互动网络广告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4,35(2):122.

[2] 丹尼尔·平克(美).全新思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9.

[3] 李国松.虚拟现实(VR)技术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科技大学,2007.

作者简介:林崇华(1972—),男,辽宁抚顺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

王健伟(1989—),男,河北沧州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

猜你喜欢

沉浸式体验心流
基于心流PAT模型的界面设计策略研究
心流理论下公共健身服务设施设计评估研究
基于心流理论的儿童智能手表交互界面设计研究
跃入心流
基于心流理论的儿童画板设计
沉浸理论视角下的游记分享内容页设计策略
虚拟现实技术在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指向具身学习的高中物理“沉浸式体验”教学策略
新媒体时代虚拟现实中的诗与画
心流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