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沉默》在中国接受中引起共鸣的因素
2016-05-14万乐乐
万乐乐
内容摘要:维尔高尔《海的沉默》这部法国小说写于纳粹统治时期的1942年,它从第一人称法国老人的内心独白,讲述借宿自己家里的德国纳粹军官和侄女之间的沉默无言的爱,力求委婉地表达不屈的人性和抵抗的意志。早在1944年,《海的沉默》已被翻译推介到中国,几乎成为所有介绍法国抵抗文学的文章重点推介的作家作品。并且它的魅力并不局限于特殊情境下的彼时彼地,直到现在它已经被多次翻拍成电影,被翻译成72种语言在全世界出版。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法,从中国读者的审美心理与思想价值的层面上分析法国小说《海的沉默》在中国接受中引起共鸣的因素。
关键词:海的沉默 期待视野 审美定势
《海的沉默》讲述了在二战沦陷区的法国,德国军官威尔纳因军务需要住进了当地村庄里的一户人家,房间主人老爷爷与他的侄女由于对侵略者的痛恨始终对军官表现出疏远与沉默的态度。爱好文艺的威尔纳崇尚和平,是一位热爱法国文化和向往纯朴生活的青年。在长达半年的相处时间里,军官一直彬彬有礼,进退有度,十分尊重房间主人及其生活方式,每天回来必会问候致敬、道晚安。通过威尔纳的言谈举止与每晚的漫长独白,老人与侄女慢慢增进对军官的了解,改变偏见,存有好感。军官和少女之间甚至日久生情,互生爱慕。然而由于政治局势和对立立场以及民族尊严的原因,那位法国老人和他的侄女始终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对威尔纳每晚的问候致敬报之以沉默。故事的结尾,在最后一晚,威尔纳向老人和少女愤怒而又凄然的进行最后一次内心独白,他会面了在巴黎的好友,好友揭露了这场战争卑劣凶残的本质,打破了威尔纳对德法和平共处的理想主义的幻想。他决定自暴自弃走上听之任之的的道路,重返前线,奔赴“地狱”。在威尔纳道过最后一声“晚安,再见”后,一直没有与他交流的少女在此刻说出第一句也是最后一句话“再见”。
一.委曲含蓄的传统美感
纵览全文,故事时间从11月的冬天到约莫半年后的春天,地点主要集中在房间客厅内,三个人物:老人、少女和军官。以小说来讲它的叙事性并不强,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突转成长的性格,全文似涓涓细流,以一种细腻柔美的抒情性语言风格讲述三个人的同檐相处。从整体风格上来说,《二十四诗品》有一个范畴可以很好的概括这种克制、简而尽和古朴的风格——委曲,一种委婉而含蓄的美感。以这一审美范畴而言,它与中国读者传统的审美习惯不谋而合。这种委曲主要体现在叙述角度、人物情感上。
在叙事角度上,老人作为叙事者以第一人称观察讲述了这个故事,采取回忆的方式,有一种娓娓道来之感。这种内聚焦模式的叙事结构使读者与叙述者平起平坐,有什么视点比这个位置更有利?他听到了军官的滔滔不绝的问候告白,也看到了侄女细致微妙的动作表情变化,一切通过老人回忆中的意识流动表现出来。“他默默地,带着一种庄重的执拗,然而其中还飘忽着一些残存的笑意,望着我侄女那冷若冰霜和顽固不化的倩影。我侄女感到了这一点。我看到她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眉宇间渐渐刻出一道皱纹。她的手指抽针的动作有点太猛、太硬,冒着把线扯断的危险。”①
内聚焦的叙述方式不同于中国古典小说全知式的叙事,没有人知道威尔纳和少女在此刻怎么想,只能从语言和动作来展示二人怎么做,从侧面表现威尔纳与少女之间“似往已回,如幽匪藏”的朦胧情感。它以“见证人视点”隐藏在读者之中,给读者指明视线所向。与古典小说“虚写”的笔法有些类似,不正面直接的描写,而是衬托、迂回的表现。这种表达方式非常适合本文中克制的情感,情感致使她红了脸,自尊却使她冷若冰霜。《沉默》将长达半年的相处主要挑选七个夜晚进行详细描述。全文讲述和描述相结合,通过老人的回忆讲述事情始末,而在这七个具体夜晚,叙事手段变为描述,比如上引段落就是详细的描述。“讲述对时间的关注其实质也就意味着对情节的压缩;描述对空间的依赖是建立在将细节放大的基础上,所以讲述如同‘扫描,而描述有如‘定格。”②
总的来说,讲述性语言只约占小说14%以推进故事发展,全文以描述为主。在大量描述中,人物形象、人物情感全盘托出。威尔纳彬彬有礼,气质儒雅,不厌其烦的诉说他对法国文学,德国音乐的喜爱,受到蒙蔽的他认为两个国家终会和谐共处,期待着法国对他的接纳;以及温婉少女的剪影,缝补丁、打毛衣、斟咖啡、准备早餐;羞涩少女的剪影,垂头红脸,手忙脚乱掩饰内心的慌乱;自尊执拗少女的剪影,倒竖柳眉,炯炯闪烁着愤怒的目光。尽管是法国人,可主角与中国古典小说中温润如玉的君子,温柔似水的少女何其相似?所以连法国文学专家罗大冈先生在阅读完小说后也感慨道:“广泛地说,西洋文艺,音乐及其他艺术,通常都是力的表现。我国文人艺士所企求于表现的是韵致(grace)。……所奇怪的是:当法国作者,受了亡国的刺激,悲凉的情绪填塞胸怀深彻骨髓的时候,偏偏暂时离开了大锣大鼓的常调,而写出《最后一课》及《海的沉默》一类的委婉悱恻的,比较近乎我国传统情调的作品。”③
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中国情调
在叙事功能方面,徐岱《小说叙事学》里将功能归为三种:情节模式、情态模式和情调模式。情节以曲折跌宕的情节为主导;情态以人物来谋篇布局;而情调以意境与气氛取胜。这部小说正是以“沉静”的情调气氛取胜于中国读者。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家思想观念已经潜移默化的融入我们的生活中,连鲁迅先生也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④知足常乐、大智若愚、无中生有、上善若水等日常成语都出自道学。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虚静之道正是其中的核心美学之一。最完美的音乐是人们听不到音乐本身,最巨大的形象往往是无边无际难以被人以感性所把握的,揭示出了一种既诉诸感觉又超越感觉的悖论的审美体验。小说对虚静之美的渲染,首先表现在对沉默的描写。全篇由大段的老人内心独白和威尔纳喃喃自语组成,没有回应的沉默笼罩悬浮在整个文本之上,造成一种压抑低沉的空气凝滞感。与其说读者在“看”这部小说,不如说读者在“听”。我们屏息倾听,凝眸注视,动用全身器官感受沉默。
有看见的沉默:“我侄女的木然不移,当然还有我的,使这种沉默变得越发沉重,重得像是铅铸的。茫然不知所措的军官自己也保持一动不动。”听见的沉默:“因为他一次也没试图从我们口中得到一个答复,一次首肯,或甚至一道目光。他说话的时间并不长,从没比第一个晚上长过很多的。他说出几个句子,这些句子有时因为沉默而中断,有时又是一句连一句持续不断得像单调的祈祷。”难以呼吸的沉默:“有的时候,他让这种沉默弥漫到整个房间,使它像一种沉重的不适于呼吸的气体一般直到每个角落深处。”有感受到的沉默:“沉默持续良久。它变得越来越浓重,仿佛早晨的雾气,浓浓地纹丝不动。⑤
这种沉默是无声的抵制,少女的“沉默”尴尬而压抑,代表着一种不屈的反抗;感情却也在真实的流动,所以少女声音是沉默的,动作却是垂头、红脸、颤抖。情感与理智的角逐使故事的魅力并不局限于这封闭促狭的空间和寥寥人物,悖论美全盘托出,隐喻了整个民族的“不沉默”与集体暗潮涌动的喧嚣。
而且,我们是在“听”这部小说,因为音乐也是促进威尔纳和少女情感发展的重要桥梁。在详细描写的七个夜晚中,在第三个夜晚少女听到威尔纳讲述起法国文学和德国的音乐时,对军官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而在第四晚,威尔纳弹奏着巴赫的《第八前奏曲和赋格曲》,风琴声悠扬而起,这正是他住进来之前少女一直在练习的乐曲。文章这样写道:“她没有离开她的安乐椅,她也没有放下手中的活计。她的目光向我迎来,给我送来我鉴别不出的信息。”⑥在平稳缓慢的巴赫前奏曲中,少女对威尔纳的情感有了质的变化,如鱼得水般的顺理成章。中国古典美学中以音会友不正是如此?高山流水,君子知音,深情领略,是在解人。
再次,“无声”之美还体现在对话的寥寥无几。对话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谈话。全篇在军官—老人,老人—少女,军官—少女这样的关系中,少女只说过两句话,老人也只说过两句。威尔纳完全是自言自语。
如图所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只有结尾时军官—少女这个关系中,相互道了再见。在其他的关系中,都是单向型没有回应的言语。“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⑦两个声音的对话才意味着主体间真正的平等交流,才完成一次意义的循环与认同。所以,之前的沉默在此刻升华,刚开始平等对话,似乎要开始沟通时,威尔纳正在离开。结尾尽管只说了一句再见,可这却使得前前后后都从这一刻得到最清楚的理解,包含的信息量也是最大的,如同包孕性的刹那,想象自由奔驰。
可是读者从开始进入的故事的时候并没有期待或者想象它是这样诗性的气氛,为什么?这就是题材的原因。故事设定的一开始,主角就是矛盾对立的双方,侵略国的军官与被侵略国家的少女、老人同处于一个屋檐下,这样的题材的让读者感受到了某种不安、紧张,形象期待由此产生。在期待视野的等待中,你以为表面上的风平浪静都是铺垫积沉,在接下来的某一刻终究会看到针锋相对、势如水火。可是直到最后一刻人物之间穆如清风,笙磬同音。它打破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却以委曲、沉静的写意式美感使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尤其是与中国道家哲学的审美定势相暗合。
三.思想价值的贴合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部小说在1942年发行后不久,就被战时重庆地区的《时与潮文艺》于1944年引入中国。当时的中国抗日战争已为最后阶段,日军垂死反扑,国共政争激烈,局势异常严峻。如此,《海的沉默》这样的反战小说在当时受到关注与推介也和时代、局势的影响有关。再者,宣扬人道主义理念为主的“人的文学”早从五四开始就成为一种思想潮流,1918年周作人先生《人的文学》发表后,更是成为革命青年学习外国文化的指路灯。在这样的观念下,例如都德《最后一课》,维尔高尔《海的沉默》都于此时期被翻译推介过来。
如果说,1944、1945年非常时期《海的沉默》在中国接受中引起共鸣的因素,主要归于政治局势与文艺思潮,那么其后和平时期乃至今日,那就完全是靠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只有审美的力量才能透入经典,而这力量又主要是一种混合力:娴熟的形象语言、原创性、认知能力、知识以及丰富的词汇。”⑧如本文前两节的文本细读,可以清晰看出《海的沉默》含蓄、沉寂的形象和语言风格于中国传统审美定势相暗合,才会引起众多中国读者的共鸣。作为爱情小说来说,敌对阵营的爱情故事经久不衰,也是因为其中包含着一种成熟的认知能力,即爱(人性)具有超越性。西方最早有《圣经》中的参孙的故事。参孙力大无穷能够徒手击杀雄狮并只身与以色列的外敌非利士人战斗,然而却爱上了非利士人的女子;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张飞,也是相中了曹营的夏侯氏;就连前不久热映的《美人鱼》,它所构想的故事框架也是人鱼族与人类两个互相敌对阵营的爱情故事。这样的爱情故事在表达反战思想、爱好和平与展现普遍人性(异中之同)方面戏剧效果非常强烈,其中包含的政治与人性的矛盾,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战争与和平的矛盾能够引发人们深思。
那么作为战争小说来说,法国文学素以暴露黑暗、呼唤光明而著称,它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执拗的批判意识和战斗传统,这与鲁迅为首的新文学的批判精神相契合,吸引了我国新文学一代的译者。波多莱尔、雨果、罗曼罗兰、巴尔扎克等法国作家的作品也是以这样的思想内涵赢得了中国学界的青睐,《海的沉默》也同样如此。少女与军官威尔纳长达半年的相处,对威尔纳的问候始终保持沉默,不卑不亢。这就是一种无声的抵抗,在西方或者称为表现“人的尊严”,在中国更多的如同道德上的一种君子气节,一种不畏惧敌对势力“威武不能屈”的道德信仰,一种不屈服的爱国情怀,成为对侵略者强有力的批判。
四.小结
《海的沉默》尽管为异国语境,却偶然与否的表达出了某些中国美学的特性,如委曲、沉静、君子之风,给人以流水迢迢的意蕴美。在思想价值上又与鲁迅为首新文学的人道主义、批判精神相契合,这些都成为它在中国接受中引起共鸣的因素。我们在赏析一部作品时,结合具体的语境与受众,能更好的理解作品。作品的召唤结构所留下的空白点,也提供给读者完善“理解”的可能性。
注 释
①维尔高尔:《海的沉默》,祝一舒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
②徐岱:《小说叙事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87页。
③罗大冈:《时势造成的杰作》,载《文学杂志》1947年第2卷。
④鲁迅:《鲁迅书信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
⑤维尔高尔:《海的沉默》,祝一舒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
⑥维尔高尔:《海的沉默》,祝一舒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9页。
⑦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40页。
⑧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