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农耕成就“麦霸”
2016-05-14
小麦成熟收割的农忙季节,山东省莱西市姜山镇兴隆屯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涛显得格外兴奋,因为他的“古法农耕”实验田,将迎来第二年高产期。王志涛从3年前开始尝试“古法农耕”模式,一种全新的“畜牧养殖和农业种植生态循环方法”获得成功,小麦不仅抗干旱能力增强,而且产量高,获得了国家农业部专家的称赞。
高产实验田丰收在望
“这就是高产的小麦实验田,接近7公顷的面积,抗旱能力和产量在青岛地区首屈一指。”44岁的王志涛指着一片金黄色的小麦田兴奋地说,这片实验田是莱西市农业局和他共同开展的一个高产实验项目,在青岛农业大学相关专家的指导下,经过3年的实验,已经获得了初步成功,目前正在进行产量稳定性测试。
“你看,这些小麦的颗粒看上去要比一般的小麦粒饱满。”王志涛用手搓出几十个小麦粒,同样数量的小麦粒,比一般小麦的重量要高出不少。去年,实验小麦田经过农业专家的测算,每667平方米产量已经达到了750千克左右,这在青岛的小麦种植史上,已经达到了顶峰水平。根据今年的平均气温和环境变化等因素,预计今年的小麦667平方米产量能达到700千克,相比去年虽然低了一点,但这个产量已经比一般小麦高出了不少。
“过腹回田”增加有机质
“高产小麦实验,其实就是回归了古人农耕的原始方法,向土地要品质。”王志涛说,古代种植农作物都是采用家养的动物粪便等有机肥,他所养殖的400多头奶牛,每年用农作物秸秆作饲料产生的有机肥料,加上少量的现代化肥,正好可以供应7公顷实验田所用。
“有机肥料、深耕保墒和麦种加量加密,缺一不可。”王志涛介绍说,奶牛产生的有机肥称为 “过腹回田”,而这种家肥所含的一种有机质,正是目前土地中所缺少的物质。这种有机质可以让小麦颗粒的密度更大,重量也会随之增加。以前农民习惯了同一种耕地的深度,造成了土层底部出现“硬块”隔层,不利小麦根系深扎吸收营养,更不利于保墒。他采用深耕模式,将长久以来土层中的硬块敲松,让大量水分保留其中,到了干旱天气,就可以有效保墒,让小麦比一般农作物显得更加耐旱。
“这种循环农耕方法,将来不仅能实现粮食生态环保,而且会让更多农民增产增收。”王志涛说。
“小麦高产实验已经进行了3年,兴隆屯村的近7公顷实验基地,已经获得了国家农业部相关专家的肯定。”莱西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青岛地区,兴隆屯村的高产小麦独一无二,王志涛也被青岛农业大学专家称为“麦霸”。今年,由国家农业部主导的高产测试点也将落户兴隆屯村,这种“古法农耕”种植有望在全国推广。 (青 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