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学角度的声乐艺术分析
2016-05-14虎翼
虎翼
【摘要】声乐表演艺术作为音乐艺术的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对声乐艺术进行分析时,应站在美学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声乐表演本身,还是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艺术美学原则。本文将基于美学角度来对声乐艺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美学;声乐艺术;分析
音乐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形式,其将人类声乐艺术呈现出来的同时,赋予声音演唱更多的审美价值。当前,对声乐作品进行深入探究的业内学者较多,本文从音乐文化、哲学辩证、艺术内涵等角度对声乐的作品进行探究,以期为现代人欣赏音乐作品打开更加开阔的艺术视野。笔者将分别从:声乐艺术相关分析、声乐艺术创作过程分析、基于美学角度的声乐艺术研究,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声乐艺术相关分析
诗歌是声乐艺术作品的原型,即未经精心雕琢的雏形作品。在经历长期沉淀发展之后,声乐逐步脱离于诗歌,并形成了完全独立的文化艺术类别。从声乐的本质特性上看,音乐的表现语言与诗歌语言同属一类,两者都兼具艺术性、韵律性。分析声乐歌词的“押韵合辙”规律,可以看出音乐成品读来都是朗朗上口,并且节奏具有一定规律性,这和其本身属于音乐形式有很大联系。音乐在具体表现诗化语言时,可以实现“词曲并茂”“协调优美”呈现效果。声乐从文化、文学中脱离出来之后,将文学语言用“唱”的形式展开细腻表达,让声乐作品更具音乐特性。
声乐以人声演绎为主,当一首优秀作品被创作出后,歌唱者将赋予这首作品表现方面的生命力。声乐演唱的特性包括几方面,首先讲究技术性,声乐表演对歌唱人的表达技能有较高要求,包括发声、调节呼吸、吐字咬合、运用共鸣腔等。良好技术的纯熟掌握需要长时间艰苦训练才可实现。其次体现为艺术性。歌唱技术在呈现歌曲魅力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演唱者借助声乐技巧把作品充分表现出来,使得优秀作品得到深刻表达,同时使听众获得情感层面的内涵共鸣,提升音乐演唱及歌曲演绎的审美价值。最后表现在实践性上。声乐演唱是一项实践活动,需要歌唱人和演奏者在现场达到高度配合状态,进而实现完美表达及二次创作。演唱者在音乐作品的表达呈现方面,具有较高的诠释自由,其通过对文本作品进行深刻体会,再将其融合到自身经历与情感表现当中,使得声乐艺术更具人文特。这样诠释的结果是,使得声乐作品在歌唱实践中实现艺术价值的进一步提升。
二、声乐艺术创作过程分析
从纵观层面窥探音乐史可知,不论世界音乐还是中国音乐,声乐演唱同创造作品之间存有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音乐诞生之初,二者便已存在高度契合性,甚至可以说“合二为一” 。也就是,人们通常以即兴的表演方式实现作品和演唱的完整融合。对于一些专业的音乐人而言,音乐表演也是音乐创作的具体过程。
声乐作品经过歌唱者专业演绎之后,让作品创作更具欣赏性、表达性与传唱性。在声乐作品被创作出来的初期,演唱者需要熟悉作品内涵及所需技巧,并尝试演唱出这一作品。从这个方面上看,演唱表演依托于作品创作,作曲人、作词人创造出一首曲子后,演唱者先对其进行系统了解,同时运用合适方法展开实践演唱,使得创作成果演化成人声演绎。歌曲演唱的全过程中,歌曲诠释的好坏和词曲编制质量的优劣有很大关联,一首优秀曲子通常可以触动歌唱者的内心情感,并使演唱人在唱歌中更好地融入个人情感,达到二次创作的实践效果。声乐曲谱的经典诠释一般都有赖于歌唱者技能的优良发挥,例如,在歌唱竞赛的赛场上,歌手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和其所选的竞赛曲目有较大关系,而能否合理演绎出曲子中蕴含的艺术内涵与深刻情感,就是考验歌唱者能力的关键。此外,歌曲作品创作出来以后,演唱人要在弄明白曲子主题、思想背景的前提下进行人声演绎,如此才可科学掌控作品的艺术基调,同时运用适宜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行具体演唱,这个过程中的声乐作品得到了表演诠释,并为听众带来了审美享受。
声乐演唱在推动音乐传播事业方面呈现出多元化传承趋势。作品演唱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其经过歌唱人自身情感的融合感受,使声乐演唱更具情感性,加上每位歌唱人处理歌曲细节的方式和音乐特点都有差异。当声乐作品进入演唱阶段后,其艺术特征会在个性化的诠释表达中得到呈现,如此一来,声乐艺术的多元性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中国歌曲《天路》是印青、屈塬两位音乐家共同创作的作品,其被多人演绎,每个版本都各具特色,韩红演唱这首歌曲时,使歌曲内蕴情感体现得真挚、感人,这是因为韩红的歌唱咬字非常清晰,歌唱中给人飘逸感。经泽旺多吉演绎之后,《天路》带有豪放、质朴感,因为泽旺多吉为藏人,其演唱风格具有典型的豪放气质。从以上论述得知,一首歌曲多个版本的演绎情况都会赋予作品不同内涵及情感,当新曲问世后,制作人会按照曲风寻找合适的演绎人,以实现歌曲作品的多元化呈现和多渠道传播。
三、基于美学角度的声乐艺术研究
(一)从文化层面看待声乐艺术。声乐归为文化范畴,其作品创作和实践演唱构成了一类艺术,并表达出文化的深厚内蕴。例如,中华文化同西方文化相比,存有很大差异。我国音乐在国内文化的大背景之下构建起独特的声乐文化体制,使得国内声乐具有十分独特的歌唱特质。由于传统声乐的发展体系承载着广大民众的群体思想,这让音乐艺术中带有较多文化内涵。但从西方文化的声乐传承历程来看,其更注重声乐文化的鲜明特征,因此不同于中国声乐文化。声乐艺术种类的庞杂,使不同元素得以交流融合,当一种新元素进入声乐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创作人会尝试多种方法进行整合,最后选取最佳融合方式。分析声乐诠释的相关情况可以看出,一些作品在反复演唱中推动了音乐艺术的进步。假如忽视声乐作品和实践演唱的任一环节,都可能使声乐艺术的整体质量降低。因此,音乐界对声乐传承事业的发展,要同时兼顾作品创作和歌曲演唱两大方面。另外,声乐演唱人对曲子的技术把控会对歌曲本身形成较大影响。例如,意大利是美声演唱法的起源地,该国许多百姓却不了解这一唱法,但通过一些经典歌剧的传唱却让广大民众认知到这种演唱艺术,《图兰多》问世后,许多群众喜欢当中描述的故事及情节,同时欣赏到优美旋律,这让大众开始领会和接纳美声艺术。
(二)从哲学层面看待声乐艺术。从哲学的层面看待声乐传唱艺术,声乐创作、歌唱演绎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不容隔离的辩证联系。因为这两者共同构成一类艺术,其本身属于同个整体。哲学角度下的声乐创作,不是独立的一种创作行为,而是声乐曲目和演唱活动的文本创作过程。从辩证联系的角度解析声乐艺术,作品创作与诠释表演都是声乐艺术的服务载体,这两者合力推动声乐的长足进步和传唱发展。另外,演唱表达不是一个被动进行的实践过程,歌唱者需要正面反映声乐作品,并在演绎中融合自身体验、情感,这个过程使声乐艺术更具发展动力,且提升了艺术多元性及生命力。
(三)从艺术层面看待声乐艺术。声乐是一种典型艺术,其在创造期间,常被赋予艺术化的相关元素,使声乐作品富含艺术内涵。并且,在演唱环节中,歌唱人结合亲身经历及内心感触对作品展开“二度创作”,此过程让创作人的“一次作品”得到深化表达。当创作作品被演唱者进行艺术化诠释后,欣赏者感受到精湛唱法的艺术魅力,进而流露出内心当中的情感共鸣。若没有演唱环节,多数人不能有效接纳一个音乐作品,致使好的音乐作品淹没在市场中。为此,声乐艺术应在基于优良创作的条件下,探寻多元化演绎、传播渠道,使声乐作品能够传播至世界各地。
四、结语:综上,笔者对声乐艺术进行分析,并从文化层面、哲学层面、艺术层面来对声乐艺术之美进行阐述,近年来我国声乐创作者和研究者逐渐开始从美学角度审视声乐艺术,希望进一步提高我国声乐艺术的美学内涵,拓展我国声乐研究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静.《基于美学视角下声乐艺术的内容和特征分析》[J].《音乐时空》,2014,(22).
[2]孙伟.《谈声乐表演艺术欣赏的美学角度思考》[J].《戏剧之家》,2015,(03).
[3]于鑫平.《从美学角度谈论声乐艺术》[J].《文学教育(中)》,2014,(07).
[4]曹姝莉.《声乐艺术中声乐美学的探究[《J].《大舞台》,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