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恩人心理实现平等对话
2016-05-14谢霞
谢霞
摘要:新课程改革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到了教育教学中应有的位置。在寻求实现师生平等合作,情感交融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角色也在重新定位。本文将从心理、伦理的角度出发,对新型师生关系建构中教师可能会出现的“施恩图报”的心理作分析,以引起大家的关注。
关键词:急功近利;施恩图报;心理伦理;剖析与防治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22-1中国有一句俗语“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我改动一下,“唯小人与恩人难养也”。恩人为何难养?因为对别人有恩,总期望别人回报,既希望受恩者以德报德,又爱面子,不便明说,心理极为矛盾;而受恩者有时又因为对恩人有感恩情结,做事、说话都得看恩人脸色行事,心理倍感压抑。恩人因受恩者不言回报或不作反应,误以为受恩人不知回报、不懂回报,双方不仅没有因此而关系融洽,反而心存芥蒂,甚至反目成仇。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一番探讨。
一、恩人心理的形成
教师急于表白自己的关心,投入过度的价值期待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项百年工程,而且由于受教育者智力、情感、思想道德素质等存在的差异性,教育效果呈现出多样性和非一致性,有时可能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可以显现,而且这种效果出现的契机可能只是一次偶然的心弦触动,受教育者刹那间明白了教师的用心,从此一改过往,或发愤学习,或弃恶从善、或明白生活的意义等。教师滋生“恩人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不科学的攀比容易造成教师心理失衡,刺激失望心理的产生。一是与其它学校同级学生相比,产生“我不如人“之悲,这在薄弱学校表现尤甚。教师自叹此生“进错了门”,“教错了人”,自己学生难教,别的学校学生怎么怎么好,羡慕之声不绝于口。二是与以往所教学生相比,毫无依据地衍生出“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教师职业的重复性极易让他们对不同时代、不同届的学生进行排队类比,很多教师都会产生“今非昔比”之叹。三是与同校其它班级相比,总觉得自己教的学生问题多多,横看竖看不顺眼,觉得学生还是别的班的好。这三种心态绝非个别现象,追究其根源,还是教师未能以辨证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对发展中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思想动向、价值观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对学生表现出的极端个性差异缺乏理智审视、全面观照,以为“跑掉的鱼都是大的”,没有看到不同学校、不同班级都有自己一本“难念的经”。
2.教育效果滞后与教师期望过高、过急的矛盾。教育效果不仅仅表现在一张试卷上,特别是能力、素质、情感的培养、熏陶,并非如生产产品一样立竿见影。教师企盼成就感是件好事,学校期待高质量也是好事。但你得遵守教育规律,不能内行人讲外行话,不能因为操之过急,强求学生对你的劳动付出立即回报,拔苗助长。
3.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使然。有时候,学生对教师的关怀、爱护是心存感激的,只是青少年阶段心理特点的原因,他们羞于将对教师的感激说出口,只是默默地把它隐藏在心里而已;同时学生对教师的关爱也有一个由领悟、理解到衷心感激、立志向上作为报答的过程。忽略学生的细微隐性回报,缺乏必要的耐心,把每个学生都看成受到关爱就心领神会,顿时立志图强,这样的学生反而可能生就伪善和盲从,也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二、“恩人”心理的危害
影响师生关系融洽,无法实现师生平等,延缓教育效果的显现。
1.贬低教师形象,驱动学生产生对立心理,使师生交流陷入胶着状态。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不稳定时期。好奇、追求刺激、独立而又乖张,不成熟但又自以为是,讨厌说教和唠叨。如果某位教师“不识抬举”,那他们干脆什么也没听见,愣是气你半死。而且,教师以“恩人”的面目反复出现,会让学生误以为教师有所图,教师形象在学生心目中会日益异化;有时甚至导致师生关系走向更大的不平等。
2.新的育人理念使教师走下了“神坛”。教师不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学生在非封闭的校园环境中同样接受了多种媒体的教育,有的还有自己出众的特长,教师在某些方面都得向他们求教。如果你再以学生什么都是你教的自诩于人,不只你说话时有点底气不足,学生也不答应带你“玩”了,又如何形成师生互动的生动局面。
3.滞后了教育效益的显现。没有学生参与的教育是空心教育,没有心灵沟通的教育是无生命的。人与人之间没有羁绊,才能心无顾忌,口无遮拦,教学的场面才生气勃勃,教师期待的局面才真正打开。试想,教师倘以一种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教态,一种自我标榜、求全责备的心态,又怎唤得学生心灵莲花的“怒放”,又怎能赢得学生的配合和尊重?
三、“恩人”心理的诊治和疗救
轻松上阵,平等对话;功利心少些,笑容多些;加固道德根基。
1.与时俱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知人“论师”,教师要科学地看待学生差异,并努力对不同学生提出与其相适应的发展要求,对学生不做任何违背他们身心健康的同一硬性规定,师生在学习目标上达成一致才有共同语言,回报率才准确而高效。
2.进一步改进评价机制。教师要以平常心看待学生成绩,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品格。教师不必把“分数是命”的枷锁戴到学生头上,抱怨自己的投入得不到回报。教师可以因人因时分解教育目标,降低难度,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不断收获阶段性学习目标达成的喜悦,学生不再以学习是教师强加的事,而是一个充满快乐的经历,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3.提高教育艺术,化生硬直白的教育为更具个性化的人文关怀。解救心灵仍需要心灵,真心唤得铁树开花。关怀一个孩子,有时心灵的抚慰比物质更重要。面对受伤而又敏感的孩子,考虑其心理承受力,教师更要学会倾听。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窘境,有时是一种无心的伤害;向别人炫耀自己对后进生、困难生的援助,有时是一种有意的刺伤。爱护学生心灵,莫过于谙熟他们所思所想,教师要学习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