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杨,最是那一入水的“凶猛”

2016-05-14王锐

中学生天地(A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蹬腿蛙泳孙杨

王锐

真正认识孙杨,是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那场宏壮的体育盛宴点燃了全世界,即使平时不太关注体育的我也凑了上去,静待这个被惊叹 “创造过奇迹的名字”。

孙杨出场啦!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各位游泳名将依次站到了起跳台上。枪声一响,所有人跃入池中,像离弦的箭,身后瞬间留下一条条白色的水花。孙杨一马当先,一开始就占据首位,但其他的选手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150米,200米,250米,300米……孙杨和韩国选手朴泰桓稳稳地领先其他对手,两人飞鱼般地并排向前冲。听着解说员的呐喊助威声,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只剩下最后100米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其他选手都因为体力不济慢了下来,而孙杨这时候不知道哪来了使不完的劲,开始加速,水花四溅,强有力的手臂闪电般挥舞前进……380米,390米,395米……“嘀——”结束的长笛声响起,孙杨以3分40秒的成绩刷新了奥运纪录和亚洲纪录,为中国奥运代表团夺得了伦敦奥运会的第3枚金牌!

当孙杨第一个到达终点时,整个游泳馆瞬间沸腾了!矗立在水中的孙杨紧握双拳,击打着水面,口中发出野兽一般的咆哮!这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是王者的狂傲,杭州男孩孙杨最终战胜了自己的老对手朴泰桓,就在这万众瞩目的赛场上!

从那一刻起,我在心中呼喊:“孙杨,你是我的偶像!”

小学时我就跟妈妈学过游泳,但由于姿势不标准,始终游不快。上初中后,听说中考体育还要考游泳,我便迫不及待地让妈妈给我报了培训班。每每在泳池里挥臂划水,感受水和皮肤之间的温度与触感,我都会想象,孙杨在水中疾驰时,也会有着和我同样的感觉吗?

我最先学的是蛙泳。以前学过一些,以为有基础不难学,但听了教练的要求,我便不敢小觑。“蹬腿!滑行!蹬腿……”开始的日子很难熬,但经过一次次的训练,一切变得轻车熟路起来。技术过关以后,教练便邀我和他比赛。当时我信心满满,以为自己会像孙杨一样飞驰,结果却被教练远远甩出一大截。

之后又上了五六节课,25米游程,我40多秒便能完成。自认为蛙泳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后,我骄傲起来,便隔三岔五偷懒不去训练。教练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游泳的技术掌握起来是容易的,困难的是坚持不懈地练习,或许要一年,或许要几年……”我似听非听,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教练跟我提起了孙杨,他说孙杨每天早晨6点起床,很小就在母亲的陪伴下日复一日、持之以恒地训练。正是好强、刚毅的性格,才让他一次次问鼎世界冠军,成为国际泳坛无敌王者。“唯有自强不息,方能笑傲群雄。”听到这里,我不禁羞愧得无地自容,自责充斥着我的内心。自那以后,我像换了个人似的,开始主动找教练要求训练。到现在,我已学会蛙泳、仰泳、自由泳、蝶泳4种泳姿,速度也比当初提升了不少!

转眼已过了4年,孙杨,这位家喻户晓、霸气外露的健将,又将出现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他奋力划向终点时的画面,他夺冠后击打水面的场景,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坚毅的个性,勇进的姿态,深深激励着我,打动着我,陪伴着我的青春年少。我期待着,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看到他入水时的“凶猛”;更期待着,听到他到达终点后振臂一挥时的吼叫。

那是属于王者的吼声!

猜你喜欢

蹬腿蛙泳孙杨
去旅行
孙杨要求重升国旗
孙杨夺冠
核心力量训练在少儿蛙泳训练中的应用
论正蹬腿
蛙泳的配合时机──躯干呈流线型时再蹬腿
你知道吗?
散打实战中“正蹬腿”运用的特点及训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