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走班教学运行模式浅探

2016-05-14贾翠兰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班特长分层

贾翠兰

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特别强调:“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那么,如何在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背景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分层走班教学运行模式较为适合我校校情。

一、研究的背景:立足校情。以生为本

面对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面对学生的差异,我校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方法。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就开展了“针对差异有效实施教学的课堂模式探索”的课题研究,形成了初步的课堂教学方面的分层次教学模式。但是我们发现,如果人才培养模式不改变,只靠课堂教学是无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所以,学校面对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面对学生的差异,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如何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如何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模式,成为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2011年7月,我校申报了山西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走班教学模式与管理机制的研究”并获得批准,且为太原市“十二五”规划课题。接着,我校参照山东省、上海市部分学校的实践,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实践性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校情的可行性比较高的分层走班教学运行模式,包括分层走班的组织形式、实施策略、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等。

二、内涵的界定:学生流动,分层分类

分层分类走班教育是一种层次有区分、兴趣特长有不同、教学班级不固定、学生可流动的教学模式。而我们所进行的“走班制”分层分类教育是指:以固定的行政班为基础,在学科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师生协作认同,重新组成有层次区分的教学班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在固定的时间内分类指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而设置的一种教学模式。

如学科分层走班,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对学科的学习兴趣,结合教师的建议,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教学班,而原有的行政班保持不变。分层教学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

又如兴趣分类走班,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采取学生自主报名的形式,在同年级中以走班形式,在年级统一时间内授课。这是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和特长发展的需求而设置的。

三、走班教学的实践:学生选择。科学管理

在走班教学改革中,既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又要加强科学管理,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走班走路而走不出效益。

1.分层走班的前期做法

第一步是研究本校生源、师资、设施等各方面.隋况,确定分层的方式,明确不同层次的目标。

第二步是搞好宣传发动,使教师、家长和学生理解走班制的意义、实施办法,并及时理清与走班制有关的问题,充分认识到实施分层走班制的必要性。

第三步则是均衡分班,组建行政班。熟悉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习风格、多元智能、学习态度、自主性、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全面了解。

第四步是在进行半个学期的行政班学习之后,参照每个学生的数学或英语学习情况、学习潜力,通过教师建议、学生和家长的意愿,来组建数学和英语学科分层走班的教学班级。

2.分层走班的组织形式

整个系统分为学科分层走班授课、单元走班授课、学科捆绑拓展走班、兴趣特长走班四种形式。

学科分层走班授课的三种形式;—是学科捆绑,班级两两组合走班学;二是学科捆绑,班内分层走班学;三是教师捆绑,学生组合分层走班学。

单元走班授课。按照学科特点,分单元在不同教室同时由不同教师进行拓展,比如语文,按照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基础夯实等单元来拓展。依据教师指导、学生选择的原则,将学生年级打乱,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学科捆绑拓展走班。像政治、历史与物理、化学学科,则分别捆绑实施学科拓展走班,隔周一次。学生两两班级组合走班学习,教师轮换走班授课,进行学科拓展走班。

兴趣特长走班。每周一次,将年级学生打乱,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开设相关校本课程或课外活动组,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如我校开展了书法、国画、声乐、心理、影视、信息技术、科技创新等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

3.分层走班的实施策略

包括优化各层次教学策略和明确教学各环节的分层。拓展提高班教学策略为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适当延伸拓展。基础强化班教学策略为教师加强学法指导,重视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根据需要适当补习以往的知识缺漏;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但要明确目标、作业、辅导、检测等教学各环节的分层。

4,分层走班的教学管理

以行政班管理为依托,教学班代课教师同时也是教学班的班主任,行政班和教学班教师协作管理,学生分组协管。教学班同样指定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委进行管理、考勤。这样,便于行政班班主任、教学班教师掌握学生的情况。

5.分层走班的评价方式

一是学业评价:要综合行政班综合成绩和教学班提高的成绩来考核评价其学业成绩。

二是能力评价:综合学生在学科拓展、单元走班学习的情况,涉及课堂表现、课堂与课外的任务完成、与人合作的能力等。

三是综合评价:包括特长兴趣的发展、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参加各种竞赛的情况、在行政班与教学班承担的工作等。

四、课题的反思:从教学模式到教育模式的转变

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符合我校校情和学情的。分层走班以学生为主体,照顾了学生的差异,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及梯度性的练习、测试,都在照顾学生的差异。学生的主动学习意向逐渐增强,学生在学校的成功体验增加,自信心增强,分层走班对学生终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这种班级授课为主的环境下,走班制还是有其局限性,如目前我们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学生的成绩,而考虑学生个性特点、个人潜力方面还比较少,故如何更客观科学地分层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同时需进一步探索以点促面,扩大走班的范围,从一种教学模式发展为一种教育模式。

此课题致力于探索一条多元化的教育模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发现自我、发现自身潜力的平台,力图为普通中学从上名校、考高分的“固有大环境”中,找到一条有效突破的路径。故我们将紧跟形势,不断创新,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闯出一片更好的天地。

(编辑 刘泽刚)

猜你喜欢

教学班特长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雅韵·智慧·健康
老板的特长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取消特长招生与特长教育并不矛盾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普通高中教学班与行政班管理的分析
特长
钱就是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