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表现性评价

2016-05-14刘冰珠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8期
关键词:表现性英语课堂环节

刘冰珠

2011年上海市教委出台《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简称《绿色指标》),提出了学生在学业水平、学习动力、身心健康等10个指数上的具体评价标准。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表现性评价。故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这一评价模式。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与价值

表现性评价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将表现性评价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它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客观的评分规则、灵活的评价方式以及有效的评价结果。

表现性评价主要有三层含义。①学生自己必须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展示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而不是机械地选择某个答案。②评价者(教师)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并记录学业成果。在教学中,要根据详细的评分规则进行观察和记录,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真实性。③该评价能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它重视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非结构性知识,发展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表现性评价的最大价值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它不仅将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联系起来,而且还让学生在合作中,创造性地解决真实的或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问题,使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这里,我们来探究一下英语课堂表现性评价的现实性价值。

二、初中英语课堂表现性评价的操作

表现性评价本身的实用价值决定了其可操作性,并在评价环境、评价对象和评价过程等方面自成—体。

1.评价环境的建设

在环境建设上,首先要考虑给学生找交流伙伴即分组。分组时要注意同组异质,确保男女生、好中差学生同组,便于互帮互助。推选出组长、副组长,为培养每个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通常采取轮值方式担任组长。其次,培养“小老师”,不仅让其担任积分记录员角色,而且其较强的领悟能力与笔记速写能力,也要对其他同学起着激励作用。再次,开发出学习材料,设计好表现性任务。最后,准备显示牌、课堂表现性评价记录表与积分汇总表。显示牌是用来显示课堂进程的,实践中我们设计了“黄、绿、红”三种不同的牌子。而“课堂表现性评价记录表”则是用来记录课堂上学生表现的,通常用“正”字的笔画来显示课堂上每组得分的多少。每个月根据隋况进行总结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课堂表现性评价环境的创设,为改变传统课堂上语言技能训练很少的局面,以及加速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化创造了硬性条件。

2.评价对象的选择

学生的哪些课堂表现应纳入评价范畴呢?实践中我们分为三个方面:语言知识的获得、语言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前两者的评价都是基于课标的,同时,教师要将其转化为课时的内容和表现标准,以此作为评价验收的依据。比如说,在语言知识方面,只要学生掌握了,就能给其验收通过。但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则要体现出柔性、差别化的对待方式。如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要求,并根据表现的程度考虑加一到三分不等。那么对基础差的学生,则应降低要求,可用“学会倾听、认真记笔记”等态度表现来考虑加分。

当然,学生的课堂表现也不都是正面的,实际上也有负面的。比如,教师进教室时值日生未擦黑板、学习用具未准备好、围坐指令下达时行动不利落、上课时坐姿歪歪扭扭或是不认真倾听,诸如此类的负面课堂表现,教师可以将评判权交给学生,以引导学生建立一种是非标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3.评价过程的实施

课堂表现性评价过程即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分为三个基本环节:自学和讨论、提问和解答、评价和改进,每个环节都有其相应的任务。

第一环节,自学和讨论。这是自学、自练和自测的过程,同时,也是小组长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互帮互学,形成—个团结合作的小集体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上,若没有歧义,抑或有歧义但讨论后无疑问,则可跳过第二环节进入第三环节;若有歧义,经讨论还不能明白,则进^第二环节即提问和解答,之后再进入第三环节。

第二环节,提问和解答。由组长代表本组同学举手提问。在提问时,其他组须认真倾听,若能解答,举手示意征得教师准许便可作答。若解答能使提问组同学明白,便可加一分;若解答不能使提问组明白,则不加分,这时教师再帮助解答。

第三环节,评价和改进。接受评价时,若验收通过可获一分;若验收通不过,则不得分并倒扣一分(目的是杜绝马虎从事)。倒扣分所暴露出的“问题”,其他组可以抢答,抢答正确得一分;抢答错误不得分,教师再帮助解决。

课堂表现性评价过程,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自助与同伴互助,事实上,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够行使一定的控制权和输人权的时候,其效果往往是最佳的,也是最能激发其内驱力的。

三、初中英语课堂表现性评价的收获

实践中,我们发现,基于课标的初中英语课堂表现性评价,有效实现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实、快、欢”。

实:解决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实施“课堂表现性评价”,需要教师开发设计基于“课标”的学习材料,也就是需要以“学材”为教与学的支架。通常一个“学材”是一个主题或专题,包括了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小贴士、自测和巩固练习等。有了“学材”,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有了支点,教师的教学也有了起点。这是学到“最实”的有力保证。

快:解决怎么高效掌握的问题。组织学生学习“学材”的基本步骤是:学生自学自测、组内讨论交流、同伴互助解答、师生评价验收。教师通过学生“说”明白和“写”明白,来检测学生学习学材的成效。因此,贯穿课堂始终的是一定要给学生表述的机会,并通过随机抽样来评价验收学生是否掌握。同时,在不同的环节,教师通过让学生以显示牌示意的先后,来评价不同个体和小组的学习效率。

欢:解决如何快乐掌握的问题。课堂表现性评价的过程即学生获得加分的过程,每个学生对评价结果都很在意,每获得一分就收获一份成功并建立一份自信。教师越激励学生,其反应就越快、学得越好、学得越快乐。对学生而言,这样的学习不亚于一次刺激性探险——愉快、兴奋、高效、难忘。

实践证明,基于课标的学生课堂表现性评价,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实现减负增效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编辑 巴千里)

猜你喜欢

表现性英语课堂环节
高中说理性文言文表现性评价案例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英语课堂中语用学委婉语的使用研究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