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更有针对性地系统化应用微课程

2016-05-14王璟泓杜娟

职业·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目标艺术设计

王璟泓?杜娟

摘 要: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图文并茂、制作简单等特点,使专业学习更加深入、便捷。因此,应对其进行系统化研究,确保微课程“对症下药”,并深入发掘微课程的用武之地,以快速有效地发挥微课程的作用。本文以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为例,从教学实践出发,运用学习心理学,系统分析了学生专业技能发展过程中的学习需求,从课前和课后时间点入手,研究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应用微课程。

关键词:微课程 系统化应用 艺术设计 教学目标

课 题:本文系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LZY15107。

微课程顺应现代人读图式学习、碎片化学习等需求,将来可能会像当前的微信朋友圈一样成为学习者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因此,微课程首先必须对症下药,解决学习者的燃眉之急,才能确保微课程真正有用、好用。

一、专业学习需求

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基本分为三阶段:专业基础学习(如造型基础、美术基础、软件基础等),职业技能准备(专业核心课程等)和专业实习。前两个阶段大多是在校园里完成,偶尔会进行企业短暂实践;专业实习阶段时长1年左右,基本是学生在企业顶岗工作。专业教学时间短、任务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专业技能教学方式基本是教师边操作演示边讲解,形式单一,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效率不高。另外,受计算机等条件所限,学生课后练习巩固环节薄弱。

第二,艺术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锻炼机会太少。艺术设计理论课时越来越少,学生仅以完成作品为目标,较少注重设计思维的碰撞,很难达到可以进行创新设计的程度。

第三,专业实习阶段学校教学几乎为零,完全依赖企业的培养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此时学生经过实践的检验,正需要系统化的职业指导、专业技能辅导,以及艺术设计思维和创新的锻炼。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师生经常感觉到在课堂学习之余,再以一些短小而精辟的学习资源辅助学习,将非常有益。例如,在进行主题创作练习时,教师会带领学生分析设计思路、构成要素等,但当学生具体完成设计时,经常需要灵感的激发,如果能有相关的典范提示、设计样例等,会大大有利于创作。这种学习需求普遍存在,却久旱未逢甘霖。

二、微课程的设计原则

微课程的出现为专业学习带来希望。事实证明,微课程确实是课堂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但微课程要具备一定特点,才能发挥其功效。

第一,要主题明确,微课程要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围绕主题,深入讲解。

第二,要短小精悍,时长一般限于10分钟内,内容经过提炼,并多方面丰富,要短小精悍,以一顶十。

第三,教学内容要丰富,为学科化的专业知识注入新鲜血液,还原专业知识的本来面貌,更易于学生深入学习。

第四,教学方法要多样,除了讲解式,还可以采用讲故事、提问题、作比较、打比方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易于听懂学会,使学习如饮甘霖。

第五,要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尽力情境化,使学习变得轻松有效。

第六,要占用存储空间小,易于传输。

第七,制作要简单化,经过精心设计之后,力争运用手机录像,或录屏软件就可以制作,减轻制作微课程的负担。

三、深入发掘微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应用

微课程这一学习资源使专业学习更加深入、便捷,所以应系统化研究,增强其针对性,并深入发掘微课程的用武之地,以快速有效地发挥微课程的作用。

微课程的应用首先要符合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即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需要哪些学习资源,而课堂可以提供哪些学习资源,从而确定微课程需要提供怎样的学习资源。这基本决定了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其次,制作的微课程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要能激发学习兴趣,便于查看和操作等。这决定了微课程的教学策略、界面设计等。

另外,微课程主要基于课前需求和课后需求,即教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情况,在上课前会设计和制作一定的微课程,而在上课后,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还会设计和制作一定的微课程。我们进行了如表1所示的系统化分析。

美术基础类专业教学课程主要有造型基础、色彩构成等,课上会带领学生完成绘画、色彩搭配等练习。在课前教师可以围绕教学难点,制作利于学生理解技法的微课程,如造型方法的原理等,可以使用动画方式辅助说明等,利于学生理解,可以在课堂或课前提供给学生使用,加快课堂进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集中精力指导学生学习不理解或难以完成的内容。在课下,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同时为学生提供辅导答疑性质的微课程。值得注意的是,微课程的教学方法、界面交互等要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学生学习软件操作类课程时,教师为学生提供重难点操作的微课程,更加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保证充分的解答疑问的时间,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课后完成实例作品的微课程,至少为学生提供复习和练习专业技能的机会。这应是当前微课程应重点发掘的应用领域。

学生在掌握软件的操作方法后,要能灵活地应用软件完成实际工作。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应用规范和经验技巧。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解决疑难问题的微课程,使学生会主动钻研,快速地解决疑难问题;在课后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实际应用的微课程,能更加巩固学生的学习,并使其开阔眼界,提升专业水平。

学生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后,会综合运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创新设计作品。在这期间,如果能为学生提供主题式灵感激发或经典作品展示的微课程,会极大地推动学生创新思维,最终获得有生命力的作品,激励学生专业技能升华至新的高层次。

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实践,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企业师傅能帮助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毕竟师傅精力有限,而且难以从专业的教育教学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所以学生急需学校为其提供专业的职业素养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技能辅导等微课程。这样的微课程对学生实习将会有莫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很多微课程,需要教师系统化分析微课程应用目标,制作“对症下药”的微课程。另外也要为学生提供反映需求的渠道,从而使微课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丁彦.高职艺术类专业微课程资源建设应用现状与思考[J].艺海,2015(12).

[2]范果,胡小桃.国内外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4).

[3]滕晓梅.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会计专业微课程设计研究[J].财会通讯,2015(34).

[4]常璐.AutoCAD 课程教学引入微课的实践浅探[J].工业设计,2015(7).

(作者单位:王璟泓,大连职工大学;

猜你喜欢

微课程教学目标艺术设计
《星.云.海》
《花月夜》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