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意义
2016-05-14李金元张艳
李金元?张艳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社会教育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德育和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对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会教育 素质教育 青少年 全面发展
青少年的社会教育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各界组织的关注对象,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也与社会教育密切相关。共青团中央和各省市的青少年宫等社会教育机构正在努力使社会教育惠及每个青少年,使其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
社会教育的影响非常广泛,特别是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形势下,社会教育对青少年思想意识的影响更加显著。在学习型社会的教育诉求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视阈下,社会教育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青少年社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最好契机。
一、社会教育的词源解析
“社会教育”一词最早是由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1835年提出的,他认为社会教育是为了解决青少年的社会问题,给弱势群体以社会帮助和社会照顾。
我国“社会”一词,最早从日本翻译过来,之前中国人用“群”来代表社会,它是形容人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团体。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归纳培养青少年的能力,用“德、智、体、美、群”,群指群体、群心和群众。说明人只有在群体中才能称为人,单个个体不能称为人,社会是指各种关系的总和。
民国时期为了改变我国民众“贫、愚、弱、私”的状况,进行了识字教育,1912—1919年进行通俗教育,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梁漱溟的乡村教育,1927年开始的工农教育,1937—1949年,我国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此时社会教育为战争服务。
目前,我国社会教育一词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概念。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将社会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社会教育指一切社会生活影响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及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雷教授这样界定社会教育: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社会上一切组织设施,提供教育产品,传授教育技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教育称为社会教育。
二、社会教育的功能
1.社会功能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即“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从中我们可以窥测到社会教育就有社会功能。
社会事业是公益性事业,而非营利性事业。它有助于建立学习型社会,实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终身学习体系的完善。在校园里应该处处充满教育的信息,在学生经常经过的地方设置阅报栏,让社会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2.教育功能
社会教育有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社会教育可以弥补学制体系的不足,健全国民教育制度;社会教育有助于拓展、提升学校教育制度,突出实践育人。
社会教育可以在学制和课程等方面弥补国民教育制度的不足。台湾地区的一些中学这样命名:萃升中学、行知中学,大陆地区中学大多这样命名:育才中学、某地二中等,英国这样命名学校: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人有名,树有影”,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与其校名密切相关。
社会教育在实践育人方面具有教育功能,理工科大学应该有实验园区,供学生实习之用;师范类大学应该建设师范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附属幼儿园,成为师范学子的实习和见习基地。在学校教育的领域,这些教育功能显然很缺乏。
三、素质教育下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影响
我国素质教育是伴随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而提出来的先进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素质教育萌芽已经出现。1985年5月27日,国家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项这样规定:学校教育和学校外、学校后的教育并举,各级各类教育能够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需要。从《决定》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已经对社会教育给予了极大关注。
我国的应试教育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极大的挑战。在进入21世纪后,于2001年6月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划纲要》,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中小学的学生实施德智体美全面的素质教育,真正达到为学生减负的目的,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此次改革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是以学生为出发点,遵循“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德育方面,加强学科教学对德育思想的主观渗透,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影响学生思想的思维导向,平时对学生进行关爱教育,爱国教育和感恩教育,教师还会积极地在日常生活中正面引导学生。
在智育方面,课堂教学方式与以往不同,以前是讲授法为主,现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慢慢对学生由扶到放,给学生灵活的发展余地。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努力打造“尊重教育,优化教学”模式,建立真正的高效课堂。
在体育和美育方面,充分保证体育课的时间,有效利用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校本课程方面,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如钢琴、轮滑、舞蹈、绘画等特色课程使学生的美育发展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社会教育对当今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意义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呈现三足鼎立之势,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和发展。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存在诸多弊端,不能满足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社会教育恰好弥补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1.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德育的健康发展
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对学生德育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以美国为例,儿童周末一般情况下都会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参观当地的儿童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和科技博物馆等,这些场所都对儿童免费开放。博物馆中有各种古生物化石和矿石、动植物标本、宇宙中曾经存在的生命,各个展厅中还有电视和影院,儿童可以更加直观的探索宇宙奥秘。这些是充满智慧的地方,学生会为自己国家拥有的各种高科技而感到自豪,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在博物馆中会获得大量的学校学不到的知识。通过参观,学生的奇思妙想会更加丰富。
而我国的德育社会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很少有时间可以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德育教育,周末被繁重的作业和特长班压得喘不过气来。实行素质教育以来,由于中考和高考的应试教育指挥棒在无形中发挥着指导作用,与素质教育的理念存在着根本的矛盾,所以要想真正使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社会教育,加强德育建设,我国的教育考试评价体制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我国一些地方的社会教育场所都是收费的,近些年我国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一些地方的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等场所开始向免费的方向发展,社会教育资源正在吸引青少年的大力参与。
2.有助于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各种先进的科技产品层出不穷,面对着知识大爆炸时代的来临,人们的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领域,学校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于当代社会学习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以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青少年在学校进行系统化的知识学习,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相联系,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考虑,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来共同帮助青少年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学习化社会。建设学习化社会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对个人而言,提高素质,提升生活质量;对社会而言,提高文化品位,促进社会安康。学习化社会的构建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民国时期,我国国民普遍素质低下,“贫、愚、弱、私”的帽子牢牢的植根于民众的头上挥之不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许多当时的教育家以“开民智”和“做新民”的思想教化民众,化民成俗。民间的一些教育团体和机构开始进行社会教育,后来陆续开展了识字教育、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工农教育。在建国前,国民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显然这与社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关系密切。
而进入21世纪后,社会教育在发挥提高国民素养方面也正在发挥巨大作用,它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现今社会出现的许多恶劣现状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如“中国式过马路” “研究生投毒事件” “矿难事件频发” “地沟油事件” “毒奶粉事件” “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等都反映了国民素质需要亟待提升,而社会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五、小结
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正处于一个多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青少年社会教育应该坚持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大教育观”,重视社会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今天,必须加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并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三位一体,共同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马云鹏.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11(4).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3]胡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4]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决定改革教育体制[E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527/1738.html,2013-5-23.
[5]王雷.社会教育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6]马云鹏,王雷.对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研究现状的审思[J].基础教育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