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动物纹样

2016-05-14任冯敏

魅力中国 2016年8期
关键词:神兽形态寓意

任冯敏

摘 要:中国吉祥走兽纹样产生于自然界,却与自然界中动物有很大区别。它们或许比狮子更勇猛、还具有老虎的威力、再加上神鹰的翅膀......是人类繁衍壮大的保护神。所以,很大一部分吉祥神物是不存在的,我们称之为“吉祥神兽”。还有一部分来自于自然界,在传统纹样中以图文结合的谐音表示吉祥美好的寓意。

关键词:神兽 形态 寓意

中国古代艺术的观点是将天、地、人、物、道德、祈盼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人的情感赋予物意义,“以物传神”、“神形兼备”。神兽的形象丰富:龙、麒麟、辟邪、天禄、鲲鹏、角端、螭虎、鳌鱼、狴犴等,神兽的造型也更加浪漫。这些神兽的造型美化,既写实又夸张,造型上注重气势和张力,强化其威武无敌的气势。

吉祥神物并不是产生于某个人、某个部落、某个时期。它们的产生来至于部落的合并与迁徙,人民共同的期望,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形象。

为了求得和平的生活,免受疾病、自然灾害、敌人、有害物质的伤害。人们渴望一种可以保护他们的神灵,能驱邪避灾,安邦抚民。于是,就产生了“吉祥神物”。

它们或许比狮子更勇猛、还具有老虎的威力、再加上神鹰的翅膀......但是它们不会伤害人类,是通过想象和美化产生的,是人类繁衍壮大的保护神。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吉祥神物是不存在的,我们称之为“吉祥神兽”。还有一部分吉祥神物来自于自然界,它们拥有独特的特点,在传统纹样中以图文结合的谐音表示吉祥美好的寓意。

神兽在夏商时期就已经成为主要的装饰题材,主要用于彩陶、青铜器类的造型和表面装饰。到西汉时期,神兽的形象更加丰富,以虎豹为身体,狮子为头部的神兽:辟邪、天禄、麒麟......相继产生。而且出现了“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汉代以后,神兽的形象越丰富:龙、麒麟、辟邪、天禄、鲲鹏、角端、螭虎、鳌鱼、狴犴等神兽的造型方面也更加丰富多彩。

走兽行神兽是中国古代艺术家根据狮、虎、象、鹿、马等原型进行特征夸张、延伸,而产生的传奇浪漫的神话传说。借以祈福吉祥美满、驱邪避灾的神瑞化兽类。是中国神兽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辟邪

辟邪形象来源于南朝(宋齐梁陈)王陵的镇墓神兽。古代陵墓神兽摆放等级制度森严。麒麟、天禄只能摆放在帝王陵前,而辟邪则摆放在王侯陵前。

唐代学者颜师古描述“辟邪,言能避御妖邪也......似麟”“似麟而有两角为辟邪”,故称辟邪。意为:辟邪能避除邪恶,像麒麟长两只触角的称为辟邪。

天禄

《梦溪笔谈.异事》(宋.沈括)“至中和,交趾献麟,如牛而大,通身皆大鳞,首有一角。考之记传,与麟不类,当时有谓之山犀者,然犀不言有鳞......今以予观之,殆天禄也。”;

符拔

又名桃拔。《汉书.西域传上.乌戈山离国》 :“是岁供奉珍宝符拔、狮子。”李贤注引《续汉书》:“符拔,形似麟,而无角。”

狻猊

狻猊一词最早出现在《穆天子传》“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晋郭璞注曰:“狻猊,狮子,亦食虎豹。”古人认为虎豹是中国猛兽中最勇猛的,所以虚构出最勇猛的神兽能吃虎豹——狻猊。喜静好坐,又喜烟火,佛祖收在坐下当坐骑。

俗称朝天吼、望天吼。传说龙王的儿子,有守望的习性,上达天听,下传民情,固置于望柱之上或房顶。明陈继儒《偃曝与谈》:“吼为章峨山的异兽,形如兔,两耳尖长,身形仅一尺左右,其尿液能使血肉腐烂,常令狮虎畏惧。”

獬豸

是一种能辨别是非善恶的神兽。《说文解字》记载:獬豸形似山羊,头上长一角。善辨区直,见人斗争,专触不直者(邪恶、不真正)。也称“直辨兽”、“触邪”。考古发现,秦之前的文物中,獬豸都是独角养的造型,东汉后造型偏牛形。明清时期的獬豸外形向麒麟靠拢。

貔貅

古代五大瑞兽之一(龙、凤、龟、麒麟、貔貅)称为招财神兽。别称“辟邪、天禄、百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小尔雅.广雅》:“辟,除也”。人们希望通过借助它的神力驱走邪恶,破除不详。今见貔貅形象最早出现在汉代,多为带翼四足兽。

我国古代被视为法的拥护者,被看做权力威严的象征。双狮多出现在院宅门口,右前足踏鞠的是雄狮,左前足踏小狮的是雌狮。借以体现家庭的权势和富贵,另外,狮子还具有镇宅驱邪的作用。太师、少师是朝廷三公、三孤之首,地位显赫。人们用老狮小狮组合成“太师少师”,祝福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百兽之王,代表雄性属阳,是勇气和胆魄的象征,它威武雄健,能除毒压邪,保佑安宁。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画虎于门,鬼不敢入,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是保安宁,预示吉兆的瑞兽,倘若白虎早上鸣如雷声,预示有圣人出现。与青龙共为镇邪的神灵。同时,《人元秘枢经》:“白虎者,岁中凶神也,常居岁后四辰。

象,食草动物,体型庞大圆润,力大无穷,性情温和,知恩必报,诚实忠厚,被誉为“兽中之德者”。视作吉祥、力量的象征。相传大象为摇光之星生成,古佛就是气象从天而降;普贤菩萨的坐骑就是大象,故又有大象能兆灵瑞的说法。“象”与“祥”谐音,所以,大象被赋予里吉祥的寓意,与其余图案组合,形成了许多经典的吉祥画面:太平有象、吉祥如意、万象更新......大象可保吉祥、如意、平安;象鼻戏水,水主财,故有招财富贵的说法。

将马奉为神,始于周代。周朝《周礼》所定的四时祭祀马神的礼制为:“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此后,各地修建牛王庙、马王庙。《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龙马”精神。比喻炎黄子孙克服困难,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生命意义。

吉祥神物并不是产生于某个人、某个部落、某个时期。它们的产生来至于部落的合并与迁徙,人民共同的期望,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形象。它们紧紧扎根于中华传统,深深蕴含我们民族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华敏著《中华吉祥组合图典》.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2.李娜著《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

3.萧兵著《中国上古图饰的文化判读——构建饕餮的多面相》.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4.董季群著《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5.殷伟著《中国传统福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王嫪彩著《巧夺天工的造物——工艺美术之旅》.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神兽形态寓意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神兽》
浑沌之死
“神兽”返校全国部分地区开学时间表
模仿老鹰的乌鸦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战斗精神的五个要素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互联网+”视域下的公益新形态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