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

2016-05-14吴永胜

魅力中国 2016年8期
关键词:数字化

吴永胜

摘 要:我国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民族以及多样的人文环境,造就了我国品类繁多、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显得十分迫切。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库的建立,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有效途径,以数字化手段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使得保护工作更加标准、规范和科学。

关键词:数字化 信息资源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先后连续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文化部在2006年以来公布了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各省市有关单位积极展开保护工作,并公布了本属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保护好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也就是保护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努力达到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三个目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在传承过程中大多依赖的是人的记忆,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得以代代相传。如生活在贵州省的部分苗族,布依族、毛南族人民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口头传承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它靠人脑记忆传播,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很难保持其本真性,容易受社会变革、地域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得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内容发生改变。为了保持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会在口传身授的传承过程中出现形式和实质上的改变,我们利用现代的数字化媒体对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采集保护,同时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就显得极为重要。科学技术发展到现阶段,记录知识的载体、符号、手段和状态都发生了深刻的革命,利用文字及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将口口相传、口传心授,没有文字记录的民间传统文化进行现代的数字化记录方式,对以传承人口手相传为核心的传统传承方式进行补充和保障,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集、整理、收藏、利用领域的首选方式。

一、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库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其生命力,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这其中多数环节都需要我们非遗工作者互相协助和配合,利用数字化工具将不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数字化资料的采集整理,用现代的数字媒体手段确保我们在记录不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内容上的最大本真性,为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字化信息资源库提供最精准的记录资料。在数字化采集工作中,为了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历史性;我们要利用文字、录音、录像、照片,扫描件等多媒体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系统的记录,并搜集有关实物资料;以保证我们所采集的资料是完整、全面、规范和科学的,我们整理的数字化资料是要能够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的工作要求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二、如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资源档案库

1、建立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2006年11月,文化部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文化行政部门在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作为主管部门的地位和职责。2009年3月在文化部正式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的地方政府,因为没有明确独立设置保护机构,所以,很多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机构挂靠在文化馆或文物管理所下,这给基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带来了困境,因为不是独立的机构,就不能保障有长期的专业工作人员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又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多样性特点,又要求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人员是要有多种工作从业技能,它要求从业人员要有文字的处理能力,影视拍摄技术,摄影知识了解和对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的深入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去挖掘保存在民间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全面和完整的。为此,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建立,就是显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力度。在没有稳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现状下,是难以从根本上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为此,县一级及以上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建立显得极为重要,只有有了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才能从现存不多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挖掘出珍贵的为数不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多保留一份历史的记忆和遗存。

2、依据相关标准,科学规范地进行数字化信息的采集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数字化采集工作,要依照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专业采集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通用技术规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标准》为工作依据,同时,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采集方案编写规范等数字化工作要求为具体工作内容,科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档案。数字化档案的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其详细表述,包括存在地域、历史、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现状、价值、濒危程度等方面,使调阅者通过数字化档案能全面领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全貌。

3、建立明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工作内容。为了确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的数字化采集工作有序进行,在开展采集工作前,就应该对所要采集的内容进行细分,具体的采集资料主要包括:1、项目基本信息资料,包括项目概要、环境、历史沿革、分布区域、保护情况和价值等。2、习俗;3、人物;4、传承方式;5、传承谱系;6、机构组织;7、文物古迹;8、相关文献。确保采集工作的完整度,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的质量具有权威性。

4、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传承人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是其灵魂。非遗档案建设工作的核心就是传承。目前大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正面临人亡艺绝的局面。建立传承人档案包括:(1)传承人及搜集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务、身份证号码等;(2)作品信息:体裁、内容提要,与作品有关的人文知识、自然知识等背景资料。(3)传承人技术的充分展示展演,和项目流程的全过程视频录制。这些档案的建立和保存为未来的研究和决策提供项目基础资源。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资源档案的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资源档案的充分利用,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当前部分非遗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程序,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为了能够让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得以最大的发展,非遗数字化档案资料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查阅制度,让学习该项技艺的学员和专业人员能够得到很好的学习和利用的机会。全面详实的对所关注的非遗项目进行全面的学习和了解,为促进项目发展,保护和传承起到积极作用。

1.以图文展览形式提供利用。利用文化馆或图书馆现有的展览室,长期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相关资料;配合以图片及实物的展示,使学习人员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让更多的群众和学生了解本地区域内存在的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和信息。

2.以数字化方式进行信息共享。为了更加全面和详实的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和传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部门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媒体数字信息资源库,以全面完整的资源信息向社会提供和展示本地域的非遗项目数字化信息资源。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对非遗项目的流程进行展示,确保在查阅学习过程中可以多次,反复的观看收听。使学习达到项目的原始特点特色和相关技术要求及核心要领。

3.提供资金保障完善数字化信息库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是我们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民族精神的一种全面体现,如何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文化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资金的保障落实到位是基础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为了建立一套完整的有效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各级财政要明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的经费投入列入到本级财政预算,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能够开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建设工作打下资金保障基础。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能为保护、保存、传承、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造出更大的贡献和开发利用成果。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的传承行为正在快速的不断消失,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因此,加强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刻不容缓。做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们要为保护好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振兴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产业,激发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活力,做出应有的努力和奋斗,使拥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得以发扬光大,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3]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解读.

[4]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采集方案编写规范》.

猜你喜欢

数字化
让工业互联网成为城市经济数字化的新引擎
“2021中国数字企业峰会”在太原举行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从千人千面到千店千策
数字化起舞
厂家如何布局营销数字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学科融合教学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