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箱里的商业革命
2016-05-14李腾钗
李腾钗
夏日里,在英国乡间许多地方都可见到一个个独特的“汽车后备箱”市场,大大小小规模不一的“汽车后备箱”市场已成为英伦大地上的一道独特风景。
如今,这个独特的“后备箱市场”来到了郑州。
据本刊记者实地采访,这项新颖有趣的活动每周六下午都在位于郑州市东风路政七街交叉口的郑州茶库文创产业园院内举行。
每到周六院内便聚满了来自郑州市各地的“分享者”,活动门槛低,不收取摊位费,只要有想售卖的东西都可以到这来分享,在集市的现场有不少的手工艺品和自产自销的商品,所售之物从手工艺品到各色衣服、鞋帽、旧物、二手货,再到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以及手工的、艺术的、珍藏的,更有新鲜的野菜和纯手工的面条。
.
从英国到中国的“乡下集市”
“汽车后备箱市场”是从英语直译过来的说法,通俗地讲,它大约相当于我国的“乡下集市”,更准确地说应该叫“二手集市”,因为在这种市场里售卖的东西总体上以旧货居多。伦敦北部通往牛津城路上的一个汽车后备箱市场位于一大片绿地上,绿地足有近20个足球场大,四周是田园和农舍,风景秀美犹如油画一般。
几乎一望无际的绿地上,整齐地停着一排排不同款式、大小不一的汽车,看上去颇为壮观。汽车的后备箱都敞开着,货主从车上卸下货物后,就地摆个摊位,有的商品索性就放在后备箱里。
“后备箱集市”,属于自由买卖,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带有物物交换的原始商业色彩。车主可以开着小车,带着衣服鞋帽、日用杂物、书籍光碟、家具等,相聚集市交流、交易,共同開辟一片别样的自由购物天空。
就所售卖的东西来说,这里几乎囊括了人们生活乃至工作等方面所需要的一切。
而在这一更经济的商业模式起源地——英国,汽车后备箱市场的销售额每年超过1.5亿英镑。在旺季,每个周末平均约有200多万英国人穿梭在全国各地的此类市场上。
“汽车后备箱”市场悄然来到中国
.在中国也有“后备箱集市”,上海、重庆、天津等地都先后开展过这种活动,而郑州则刚刚兴起。
在郑州茶库文创产业园院内,记者遇到来“逛街”的刘女士,刘女士称她是在晚饭后散步的路上偶然发现这个集市的。她说,在这里可以淘到自己喜欢的宝贝,很有趣。
有一位二十多岁的摆摊货主,是个小姑娘,人特别和善。她说她每个星期都会来这里,有时与朋友一起,有时自己开车来。
而在上海,一个大学旁边的街区也有一个汽车后备箱市场。市场就在大学旁边,吸引到不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除了大学生以外,还有很多有固定工作的年轻人,他们有的出于锻炼自己的经商能力,有的想多交点朋友,这一活动在丰富社区文化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天津北辰汇川商贸城同样有一个这样的集市:停下车子、打开后备箱,将要卖的东西展示出来,这一次的后备箱集市从6月中旬就已经开始了,每天晚上5点至10点半,在汇川商贸城广场近3万平方米的空地上长期举办,计划持续至10月份,活动第一天就吸引了300多辆私家车前来。市民到这里既可以淘到心仪的物品,又可以开上私家车来这里“练练摊儿”。一个车位每天仅仅需要缴纳10元的费用。.
.
打开后备箱,就是打开了一个圈子
在这种集市上,比出售家中闲置无用的存货、遇见好货更有意思的是遇见“趣味相投的”人。
这样的集市更像是一个气场,吸引着相同气质的人。而这集市上形色各异、气场不同的人,也有共性,他们大都向往自由,多少都有点田园情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老家。
在这集市中最兴奋的可能是孩子,在集市里跑来跑去。平日往来较少的四周邻里也能够在这里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更有趣的是,本周的卖家,下周可能就成了买家。卖家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很喜欢这样,销售者与顾客的角色不时变换,这样的感觉非常好。
“买的时候都是很贵的,但卖出去却是地摊价,其实赚不了什么钱。”叶子经营的是一些油画和花卉。叶子说自己相比起那些宅在家里看电视剧,或者去逛街唱K的同龄人而言,觉得自己更“酷酷的”。
“一辆车就是一个店”的这种新型商业模式是:自驾+摆摊,郊游+创业,玩耍着把路费赚了。另外,还可以通过模拟演练,提升团队协作、销售技巧、定价策略等创业实战能力;通过模拟合作,发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儿、合伙人。
集市的不少人说:一生至少要玩一次。
.
体验原汁原味国货、感受浓郁中国文化
后备箱集市的摊主,基本上都是学生或者有稳定工作的白领,摆摊只是副业,主要还是为了借此换一种活法,给生活增添创意。
对于卖家来说,汽车后备箱市场是调节生活的“美差”,对于买家来说,这里更是体验原汁原味国货、感受浓郁中国文化的绝佳机会。家具、厨具、衣服等日用品都是典型的“中国范儿”。一个买家花25元买的一件类似风衣的棉麻长衫,穿在身上,被不少人评价说古典中国味十足,而且像是从高档服装店买来的。
当买家说明价钱时,大家都觉得难以相信。
..
“汽车后备箱”市场需要更多人的呵护
一个正在挑选小插画的市民告诉记者,“这些开着车卖货的摊主和以往印象中的地摊族完全不同。他们年轻、时尚且易沟通,进的货也新奇有趣,能激发人的购买欲。”
大部分人对后备箱市集表示理解和支持,他们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周末能变换一种角色,到市集上“练摊儿”,体验生活,很有意义。
但也有人持有不同意见。
住在附近的居民有的会抱怨:周末的时候,售货的车子几乎占据了整个车道,容易堵塞交通。还有一些在那条路上租了店经营服装和饰品的店主则表示,这些后备箱摊主来了之后抢了他们的生意。“他们不用缴纳租金,只需要开辆车过来就可以做生意,对我们来说很不公平”。
不管人们有怎样不同的看法,“汽车后备箱”这一更经济的商业模式对于郑州、乃至对于中国,都还是一个新兴市场,需要呵护。或许有一天,它会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力量,能够和电子商务有所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