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2016-05-14林迪

时代报告 2016年8期
关键词:古田古田会议红四军

林迪

1929年12月,朔风凛冽的隆冬,新年的气息悄然临近。在古田廖家祠堂,毛泽东领导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这就是彪炳军史和党史的古田会议。

预备会

从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到1928年朱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以及后来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头脑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党已经拉起了一支武装,如何保持和发展这支武装呢?

1927年9月的三湾改编,1929年的红四军党的六大、七大再到八大,一个会议接着一个会议,一种思想和另一种思想激烈碰撞,中共领导人从未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求解和探索。

1929年9月八大召开,毛泽东因病缺席,大会“在无组织的状态下开了三天,毫无结果”。两个月之后,11月28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会上气氛融洽热烈,是半年多来第一次团结民主的会议。会议通过三项决议:一是召开红四军党的“九大”;二是建立红四军的政治领导;三是纠正党内各种错误倾向,扫除军内封建残余。

为了开好红四军的“九大”,毛泽东、朱德、陈毅按分工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政治整训由毛泽东、陈毅主持;军事整训由朱德主持。12月初,大部队开到连城新泉,在此用十天时间进行了著名的“新泉整训”,为古田会议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陈毅深入连队召开各种座谈会,讨论和调查红四军存在的各种问题。毛泽东还带一些干部深入驻地周围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听取农民群众反映。在长汀时还召开了工人座谈会,都为起草党代会决议准备了材料。

12月中旬,红四军领导机关进驻上杭县古田镇。这里是上杭、龙岩、连城三县交界处的一个大集镇,反动势力比较薄弱。部队进驻古田后,毛泽东用十多天时间主持召开了各支部、纵队党代表联席会议,阐述了召开“九大”的重要意义,并列举党内军内存在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打骂制度和枪毙逃兵的军阀主义残余等不良倾向,号召与会同志充分发表意见。会议分小组进行专题研究。毛、朱、陈分别到各小组参加讨论,收集情况。由于充分发扬了民主,大家能畅所欲言。各级党代表大胆、尖锐地揭露了党内、军队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探讨了错误思想的根源、危害及克服的办法等。由于各人认识不同,会上经常展开争论,大家能敞开思想、各抒己见,又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为古田会议决议起草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九大”作了充分思想准备。联席会议还研究讨论了“九大”代表名额、产生办法,酝酿了新的前委候选人名单,提出要“政治观念正确,工作积极,有斗争历史”三个条件的人才当选。这次联席会议实际上成了古田会议的预备会,直接为大会做了各方面的准备。

党指挥枪

1929年12月28日,红四军“九大”在古田镇廖氏祠堂(今曙光小学教室)召开。会议由毛、朱、陈共同主持。出席大会代表120多人,除代表外还有一些班、排长和战士代表。大会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党旗和马克思、列宁的画像,会场里张贴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反对盲动主义”“反对冒险主义”“反对机会主义”等标语。

大会由秘书长陈毅主持。毛泽东作政治报告,并有多次讲话。朱德作军事报告,讲了红四军两年多来历史发展。陈毅传达中央九月来信。大会经过热烈讨论,一致通过了毛泽东代表前委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其中第一部分,也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后来编入了《毛泽东选集》。会议选举毛泽东、朱德、陈毅等11人为中共红四军前委委员,毛泽东重新当选为书记。

会议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是毛泽东对红四军创建二年多来的经验总结。共九个部分、全文三万余字。《毛泽东选集》中《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是其中一个部分。决议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建设党和军队。

在军队建设方面,重点阐明了红军的根本性质、任务,重申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指出红军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批判了“军事好,政治自然会好”的思想;规定了红军的打仗、筹款及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批判了“走州过府”的流寇主义和盲动主义;规定了红军内部的民主制度和建立起正确的军民、军政关系,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等等。

在党的建设方面,指出了军内党的建设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核心,关键是搞好党的思想教育,强调思想入党。要纠正那些来源于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和表现为报复主义、小团体主义、雇佣思想、享乐主义、消极怠工、离队思想的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强调从思想上建党的同时,重视党的组织建设;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处好少数与多数、自由与纪律、集體与个人、党性与个性等关系,把民主集中制和党的群众路线联系起来。

总之,古田会议决议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红军和红军中党的组织基础主要来自农民和其他非无产阶级出身的成份,还有解放过来的战士等,部队又活动在广大农村,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大量地反映到党内和红军中来。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如何建设成一支无产阶级化的军队和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毛泽东的政治建军、思想入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决议称得上是人民军队建军纲领、无产阶级建党灵魂的意义所在。

会议结束后,在古田会议会址旁的草坪空地上,举行了盛大的军民联欢。以庆祝新年的到来。为了回答一些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此后不到一个星期,即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又在古田一所民居“协成店”里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完此信后第三天,毛泽东亲率第二纵队在胜利完成阻击敌军的任务后,从容撤离古田,来到江西革命根据地与主力红军会师。

经过古田会议统一思想的朱毛红军焕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开始了“风卷红旗过大关”的辉煌征程,连续击退国民党的多次“会剿”和第一、第二、第三次“围剿”。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红军主力在赣西南、闽西继续扩大战果,长期被分割的赣南和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巩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古田精髓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一书中曾这样评价:“毛真正的创造性在于他把三样东西结合在一起:枪、农民武装和马克思主义。无论在哪一方面,毛都不能称为先驱者,但他是把三者结合在一起的第一个人。”

南京政治学院刘正斌教授对这三者的结合有如下的观点:遵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基本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武装斗争,并对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士兵进行政治训练,不断纠正各种错误思想,从而把来自山沟里的农民武装建设成一支新型的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

这是人民军队建军初期的困惑。从茅坪到永新,从大柏地到长汀,从湖雷到白砂,从龙岩到上杭,一路实践,一路探索,一路争论。直到古田会议,才实现了这一伟大的“三结合”。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伟大结合,中国新式人民军队终于产生。

而使三者结合的粘合剂,正是古田会议所确立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古田会议纪念馆馆长曾汉辉认为:“古田会议的精髓与核心就是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第一是思想建党,因为当时的情况,从苏联来讲,马恩列的思想强调的是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当时中国的产业工人只有两百多万,全叫他们入党也只有两百多万。中国是以农民为主的社会,全国当时有四万万人口,肯定要吸收农民先进分子入党,这是组织上入党。古田会议确定的思想建党原则,不仅要求他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思想上入党,用無产阶级思想来武装我们的党员。”

“第二是政治确立党指挥枪。三湾改编时就确立的党支部建立在连上,确立了一整套的政治制度、民主制度,但那时只是在实践上,而古田会议确立的‘党指挥枪是根据红四军当时存在的问题,确立的政治建军的原则,铸就了我们军队的灵魂。这就是关于这是一支怎样的军队,这支军队为谁服务,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

在古田会议之后的87年,这个原则成为我们这支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法宝和强大政治优势,也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还是在革命胜利后的建设时期,这支军队在党的领导下,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军官兵,坚持人民战争思想,为了人民的利益视死如归,所向披靡,战胜了一个个不可一世的国内外强大敌人,克服了一次次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建设新中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猜你喜欢

古田古田会议红四军
历史上的三支“红四军”
观古田会议 旧址
用户共情下的古田红色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
承古田会议之古,拓思想教育之新
古田会议:共产党人严与实的一座历史丰碑
“分兵”与“集中”:中央与前委关于红四军早期斗争方式的思考
新泉整训与红军早期的党和军队建设
“纪念古田会议召开8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