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大学语文对人民警察职业素养培养意义研究
2016-05-14穆昕
摘 要:人民警察职业素质的培养教育主要针对警察工作所进行的整体性、系统性的素养教育。以达到人民警察在职业生涯中有较为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素养,成为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可以信赖的保护伞。但是近些年来,我国人民警察的职业素养以及工作表现并不令人满意,出现徇私枉法、警察腐败、以权谋私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引起人民的高度重视也引发了一系列对人民警察素质教育培养的思考,日益凸显出对警察进行职业道德和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为实现人民警察素养的提升,公安院校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提出了培养教育方案,同时部署了大量提高人民警察道德素养的实践活动。本文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针对大学语文对学生价值观塑造的特点,分析对人民警察进行警察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其次讨论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健康的人格塑造、不俗的审美品格有机地融入到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去,更好地服务于21世纪高素质警察人才的培养。以促进公安院校学生人民警察职业素养的以及价值观的塑造。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 人民警察 职业素养
概述
职业素养是人民警察基本价值观在警察职业生涯中的具体体现,警察作为国家维护人员以及行政权力执行者,需要具备与正确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相匹配的素养。作为公安院校的学生,肩负社会责任与国家安全,学生对人民警察职业素养的观念会影响其学习态度和职业发展方向以及日后的工作态度。因此,公安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与塑造。
一、职业素养的含义与重要性
(一)职业素养的含义与构成
从广义上来讲,人民警察的职业素养是指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特定的警察教育,培训以及警察职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加强文化知识的培养,建立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技能培养和道德素质的总称。
对人民警察职业素养的构成因素的划分是对人民警察职业素养培养的前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有不同的构成要素,不同的素质指标构成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意识。先进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思想素质。扎实的文化知识素质以及系统的相关法律素质。强健的体魄和较好的身体素质。
(二)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公安院校人民警察职业素养价值观的研究对于促进公安院校学生高素质、高道德水平提高学生就业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人民警察职业素养与职位的相匹配,职位价值观的一致性不仅可以提高人民警察的工作效率也可以影响其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
一个有着正确的职业素养价值观的人民警察,能够很好的调动工作热情和主动性,更容易在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进一步促进工作的良性运作。在遇到社会是非判断问题时,坚定的职业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可以督促人民警察不被眼前利益控制,避免犯不必要的错误。形成正确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价值观,完成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转变。
公安院校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人民生活安全需求的,拥有完善的人格和高尚品德的人民警察,这就需要人民警察不断完善与塑造自己,提高并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与组织的职业目标。
二、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大学语文对职业素养的的培养意义
实现人民警察的职业素养培育,不仅仅是在个别措施方面进行培养,而是要实现人民警察职业素养教育从道德观念、职业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规章制度、机制等全面、整体地向中国传统文化靠拢。
(一)中国传统文化下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具有现实可靠性
中华民族拥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了大量优秀的人文道德价值观思想,这些优秀的人文思想随着各式各样的途径渗透到社会的各种领域,不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人格与理想。在当下文化的熏陶下,利用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迫切追求和全新认识,以文化思想的精髓来充实学生的个人信仰,是构建未来人民警察职业素养的条件和基础。
针对新时期的人民警察的职业素养价值观的特点,利用传统文化建立正确的职业素养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诚”“正义”“仁爱”等思想均表示贡献的含义。儒家思想的“仁义”就是爱人,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精神,这就要求在确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确定和实现人生价值,在利他和为公的基础上实现人格的提升。当个人与组织的目标利益发生冲突时,儒家传统文化思想提倡“舍小我成全大我”,这也是职业素养的最高体现。公安院校的学生大多数不愿意到基层工作,造成这种思想的原因是他们过分追求眼前利益,奉献意识比较薄弱,这也不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长期发展。选择人民警察这一职业就要时刻准备奉献社会和人民,时刻谨记要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因此,在警察教育工作中,要在承认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提下,提倡奉献精神,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将自我价值与社会相统一,将个人利益与社会需求相融合。
(二)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语文教育是人民警察实现自身发展的必要需求
在当下教育环境中,许多学生对于枯燥的政治思想教育产生了一些排斥心理,利用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来塑造学生的思想,符合了学生当前想学习古代文化经典的需求,同时又能形成正确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思想,这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多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明作为人民警察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陆游的“位鄙不敢忘国忧"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都在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教育学生在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要对社会做出相应的贡献。人民警察的职业素养中,对责任感的要求更高,所以要指导学生积极担负社会责任,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奉献意识,自觉的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个人人生价值中。
(三)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是回归人民警察职业素养道德教育本质的必然途径
人民警察职业素养的教育本质是塑造完善的教育实践,通过融合传统文化的特色教育手段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形成符合职业要求的道德品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学语文教育是塑造人民警察个体灵魂思想的主要途径,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努力提高警察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全良好的人格。
(四)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是时代发展和社会现状对人民警察职业素养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优秀的非物质遗产,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相融合,会促进时代的不断进步,改变社会的不良现状。在这个前提下,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度,并合理的阐述民族精神和文化熏陶。利用传统文化在人民警察职业素养方面的构建,融合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考虑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与兴趣。
参考文献
[1]凌文辁,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心理学报,2002年
[2]陈广根,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决策管理,2008年
[3]戴斯平,公安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蔡养泉,人文关怀视域下的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5]武迪,论公安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管理,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王焕楷,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程,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
[7]霍宪丹,中国高层次司法警官培养模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
备注:江苏警官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嵌入性研究——以公安院校语文教学改革为研究视角 项目编号:2014SJYSY14
作者简介:
穆昕,1978.7,女,南京,江苏警官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