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挺进南腰界留下红色往事

2016-05-14

红岩春秋 2016年8期
关键词:贺龙祠堂根据地

南腰界位于重庆市酉阳东南部,与贵州省沿河县、松桃县、印江县以及重庆市秀山县接壤。这里曾经是红色的土地,是革命的摇篮。1934年6月,贺龙率领红三军进入南腰界,并以此为军事指挥中心和大本营,开展了开拓川黔边革命根据地的工作,为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建立大本营

1934年5月8日,红三军奇袭彭水县城后,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认为彭水“背山面水,易攻难守”,遂命令部队撤出彭水,西渡乌江,向贵州东部游击,于6月1日占领了沿河县城。而沿河地区敌人虽少,但人烟也少,供养困难。县城又背靠两个陡坡,分跨乌江峡谷两岸,在夏曦看来,条件比彭水更差,不利把守。贺龙、夏曦、关向应等为寻找立足点而忧心忡忡。在听取了侦察员张素清关于川黔边的情况汇报,特别是关于酉阳南腰界的情况介绍后,当即决定进军南腰界。

此时,川军、黔军、湘军和土著武装正窥视红三军动向,企图重兵合围。为了甩开敌人的包围,6月2日,红三军撤离沿河县城,3日,进入酉阳县境内,4日进驻南腰界。当天,从楠木箐到香田坝,从杨家寨到柏扬坳,到处都住满了红军。司令部设在余家桶子,贺龙、谷志标及军部机关人员住在此处。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设于罗家桶子,夏曦、关向应和分局机关在此驻扎。另外,红9师驻柏扬坳,红7师驻杨家寨。

经过观察地形、询问群众,贺龙、夏曦、关向应对在此建立根据地的问题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南腰界地处川黔边界,毗邻秀山、松桃、沿河、德江、印江,战略地位比较重要,而且境内层峦叠嶂,幅员辽阔,人口较多,粮食富足。红三军依托南腰界,可以东窥湘鄂,南攫黔省,西壮彭涪,夺取下川东,在军事上有广阔的回旋余地,有利于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6月19日,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枫香溪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贺龙、关向应、夏曦、卢冬生等,会议决定:建立以南腰界为大本营的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恢复红三军中的党团组织和政治机关,同时对夏曦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进行了初步批评;派遣一批干部去地方工作。

在大本营的建设问题上,红三军十分重视部队的休整、伤病员的安置和治疗以及群众的利益保护等问题。贺龙还在南腰界召开群众大会、青年积极分子会、妇女会以及老农民座谈会,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和党的政策,发动他们起来闹革命,并指定独立团团长覃世安、参谋张素清具体抓南腰界苏区的工作。

在部署大本营建设的同时,贺龙派出几支部队,东征秀山、松桃,南攫沿河、印江,开拓川黔边根据地;派遣一批政工人员前往川鄂边指导当地工委和石柱、黔江、利川、咸丰、宣恩等县游击队的斗争工作,将渝东南、川黔边和川鄂边的斗争连成一片。

红三军还积极开展分田地的工作,在南腰界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贺龙发表讲话:“我们工农红军就是打土豪劣绅的。我们组织游击队,建立苏维埃,就是把大家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分地,让穷人过好日子。”会后,全区掀起了分田地的高潮。1934年八九月间,通过查田、号谷田、插牌子,南腰界、唐家溪、大坪盖、龙池4个乡苏维埃的大部分地区,一些无地或少地的农民都分得了土地。仅唐家溪乡苏维埃,农民分得的田土面积就达2000多亩,人均一亩多。南腰界发放《土地证》那天,街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当地群众以歌谣歌颂土地革命的胜利:“门前喜鹊叫喳喳,千年土地回老家,红军给我来撑腰,工农翻身坐天下。”

攻打冉家祠堂

如今,在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外墙上还清晰保留着一条红军标语:“活捉冉瑞廷,替为革命而牺牲的工农群众复仇;消灭冉匪武装,武装工农自己。”这条标语昭示着当年红军在南腰界的艰难处境,特别是红三军为巩固大本营、率部攻打冉家祠堂的一段历史。

当时,南腰界团总冉瑞廷占据的冉家祠堂坐落在一片烂泥田中,只有一条独路可以进出。祠堂的围墙很高,用坚固的石头砌成,四角设有碉楼,配有轻重火器,易守难攻。冉家祠堂距离红三军司令部只有6公里左右,就像是生长在根据地内部的一个毒瘤。

1934年8月初,贵州军阀王家烈部杨其昌旅进犯黔东根据地,贺龙遂率部长途奔袭淇滩、木黄。期间,冉瑞廷认为有机可乘,派其子冉崇侯带领部分地主武装窜回南腰界场上,杀害了留守的红军代表、伤病员、游击队员及家属多人。仅小井一地,杀害的游击队员就达11人之多。冉瑞廷还与附近乡保团防订立“联防同盟”,强迫群众参加“挨户民团”,并加固冉家祠堂,妄图负隅顽抗。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了整个南腰界。

贺龙在淇滩、木黄得知南腰界告急后,于8月28日命令钟子廷率21团连夜返回南腰界,分3路包围冉家祠堂。红军先头部队消灭了团防队的哨兵,冉崇侯听到枪声后赶来增援,在凉桥与红军接火。冉瑞廷见红三军声势壮大,仓皇逃往酉阳求援。红军分两路包围过去,冉崇侯见势不妙,慌忙领着60多个团丁,并挟持100多名群众,龟缩进祠堂之中。

21团立即包围了冉家祠堂。考虑到大量群众被冉崇侯挟持在祠堂内,不便强攻。返回南腰界的贺龙决定采取“长期围困,保护群众,等待时机,全歼顽敌”的方针,命令部队一面将匪巢围困,断其后援,一面组织受害群众的家属向祠堂内喊话,展开政治攻势,争取受害群众突围。

9月10日,祠堂内被挟持的群众在红三军的掩护下,打开后门冲出匪窟。贺龙见群众逃出虎口,于12日部署了攻打冉家祠堂的战斗。深夜,红9师政委廖汉生率领突击队向祠堂发起攻击,贺龙亲临阵地指挥战斗。游击队用土炮轰塌了祠堂的石墙,突击队沿着垮塌的石墙缺口冲入院内,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冉崇侯企图逃走,被击毙在祠堂外的田坎上。红军于拂晓胜利结束了战斗,祠堂内的顽敌全部被歼灭,解除了冉家祠堂对南腰界根据地的威胁。

南腰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给了红三军一个休养生息的地方。在这里,伤病员得到安置,兵源得到补充,物资给养有了保障,为和红六军团胜利会师创造了条件,也为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有力地策应和支援了红军的长征。

猜你喜欢

贺龙祠堂根据地
蒋介石唯一一次约见贺龙:这人可怕,以后不约
“东临楼”日常
“东临楼”日常
『祠堂』为何现今南多北少
“祠堂”为何现今南多北少
拆迁
贺龙威望哪里来
窗台上的妈妈
我们的祠堂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