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2016-05-14黄恺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具体措施核心价值观

黄恺文

摘要:随着十八大的闭幕,我国着手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的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打造了我国的国际新形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许。但是目前社会上依然存在很多不协调的现象,尤其是中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关键时期,容易受不良思潮的影响,从而对社会造成危害。为此本文将从中学生的角度,就如何进一步培养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进行详细的探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中学生;具体措施

培养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与祖国的未来息息相关。但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西方的各种思潮涌入了我国,中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鉴别力,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影响的蛊惑,在意识形态、价值观、人生观的确定等方面受到影响。因此,如何进一步培养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一、我国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所在,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当今这个以综合国力为后盾的国际地位竞赛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已成为衡量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标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不能否认,当今社会依然存在道德滑坡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不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国际新形象的打造。为此,我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加强中学生的思政教育方面不断努力。但是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品格、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和完善的特殊阶段,对是非分辨不清楚,容易受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为此,本文将从中学生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培养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进行分析。

二、中学生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价值观正处于成长阶段

中学生代表着青春、激情与未来,正处于思想成熟和价值观培养的初级阶段,思想不成熟,价值观不坚定是其突出的特点。而且中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往往容易被一些不良的思想迷惑,歪曲其价值观,并呈现多元化倾向。据调查研究显示,几乎所有中学生都表示喜欢美国的大片和日本动漫,殊不知他们已经被这些影片传达的思想所同化了。因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将近50%的学生表示可以接受西方的暴力倾思想,他们认为很酷。这种错误的思想不仅会影响学生日常的生活行为习惯,也会对其价值观的培养和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造成严重的影响。

2.学生不重视思政教育课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学生过多的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的教育,而对于历史、思政、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教育则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在学生的脑海中,思政教学已经成为了“副科”,有的学生甚至将思政教学看作是负担。这不仅严重的影响了思政教学的质量,也不利于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3.人际交往能力逐渐低下

据调查研究显示,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越来越发达,很多学生都沉溺于网络交流中。虽然可以“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少了,使得中学生的生活呈现出虚拟化的特点。由于缺少了日常生活中的锻炼,学生逐渐丧失了不断完善自己的机会,甚至出现性格缺失的问题。这种学生不仅不会积极参加学习生活中的实践活动,还会将自己与他人割裂开来,不能明确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对其正确价值观的确立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中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措施

1.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

首先中学生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要明确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重视自身思想道德的培养。其次学校要加强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完善思政教学体系,比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工具等等,从而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参加教师的培训,并通过定期的考核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提高思政教学水平。

2.在实践生活中得到锻炼提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中学生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生可以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中深刻领悟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在各类实践教育基地、实训基地、社会活动基地中将价值观融入日常学习生活里。可以说,在实践中锻炼是提升中学生自身道德素养必不可少的环节。

3.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是指引人们发展的动力,因此中学生应该积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中,都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确立人生应有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学习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精神,培养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并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规范。同时中学生还应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的诱惑,面对社会上的非正义现象要敢于指出并加以抵制,努力传播社会的正能量。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应用发展、世界范围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我国不断加强对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努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学生也应该从自身特点出发,在国家、学校、社会完善思政教育体系与教育环境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终生。

参考文献:

[1]肖永明,张天杰.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期.

[2]卢衍鹏.中国文化软实力话语创新的世界语境、探索实践和独特优势.《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6期.

[3]胡键.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必要性、瓶颈和路径.《社会科学》.2012年2期.

[4]刘莉萍.儒学伦理传统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期.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具体措施核心价值观
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的具体措施分析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麻江县渠道防渗改造的具体措施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