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四为主五环节”的教学模式
2016-05-14江维
江维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是打基础,是知识的纵横联系,将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是搞好整个高三数学复习的关键。这一轮要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把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础方法、基本技能系统的复习一遍,内容多,时间短。那么,复习课如何上、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规范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行为,是高三数学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许多老师做过不少有益的探讨。结合前辈经验,笔者以数列前n项和的复习为例,给出一轮复习“四为主五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供大家研讨。
一、基本涵义
“五环节”是指把课堂教学分为五个环节
1.“四为主”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夯实基础为主线,培养能力为主攻”。
二、教学程序
以数列的前n项和这一课堂教学为例说明教学过程。
(1)揭示复习目标
目标:高考主要考查数列的前n项和的概念,特殊数列求和,错位相减法求和、转化思想及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有了目标,教学才有重点。数学科的考试以“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为原则,以能力立意命题为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与素质融为一体,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老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课时的复习目标,包括三个方面:
①知识目标:基本概念、知识的理解,基本方法的体现及简单应用。
②能力目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思维的习惯,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
(2)构建知识网络
本节的基础知识有:①概念:Sn=a1+a2+a3+…+an
②常用方法:公式法、倒序相加、错位相减、拆项相消、分组求和
③求和过程中关键是看数列的通项公式,注意转化思想的运用;
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帮助学生将课题中所涉及到的主要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进行知识归纳,理顺与其它知识的前后联系,使之形成网络,用表格或图示法列出,加深学生对这些基础的理解和记忆,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3)题组强化训练
题组:给出5道基础题,由学生训练。
题组选择体现知识的再现,以选择题或填空题为主,要紧扣复习目标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对于实验班同学,老师可以结合近年的高考中的典型问题为题,平行班的同学以资料的“巩固体验”为主。老师用6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练习时采用提问、板演、讨论等方式限时完成,从而巩固基础知识,训练解题速度,促使学生认真对待“三基”。
(4)典型例题解析
例1.设数列1,(1+2),…,(1+2+L+2n-1),L的前n项和为Sn,则Sn等于
(A)2n(B)2n-n(C)2n+1-n(D)2n+1-n-2
例2.已知数列{an}的通项an=6n-5(n为奇数)2n(n为偶数),求其前n项和Sn.
例3.数列{an}的前n项和Sn=2n+p(p∈R),数列{bn}满足bn=log2an,若{an}是等比数列,(1)求p的值及通项an;
例4.求和Tn=(b1)2-(b2)2+(b3)2…+(-1)n-1(bn)2(n∈N*).
该环节紧紧围绕复习目标,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精心组织3至4道难易适中(高考主观题前3题的水平)的例题,引导学生独立地思考、分析、探究,从中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应用。教师进行示范性的讲解、突出通性通法,揭示和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暴露知识发生、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展示问题的思维过程,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归纳出一般结论。
这个环节是整个复习程序中的重要环节,一般要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教师的分析重联系、重转化、重本质,善于提示、归纳、点拔,帮助学生在思路分析和解题回顾中领悟、吸收、运用,通过这一环节,对学习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维训练,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和应用,使一轮复习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取得应有的成就。
(5)小结归纳练习
通过前面四个环节的实施,学生从直觉上对这一节课复习的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加以整理,总结规律,形成观点,从感性的材料认识升华为理性的认识,促使学生向能力转化。同时,从资料中选择有代表性的题作为作业,从而巩固基础知识。这个环节6分钟左右,要简明扼要,突出教学目标,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数学思想方法,防止成为整个复习过程的简单重复。
三、实施原则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中,实施“四为主五环节”教学模式时,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参与”是现代教学论关注的核心要素,按学习认识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主体是学生,复习的效果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和实践才是最有效的,在组织复习的各个环节中,要坚持”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复习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想,设计题组让学生做,错误原因让学生说,方法与规律让学生归纳,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点拨、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大胆想象、精炼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复习活动的主人,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2.针对性原则
各个复习环节中具体内容的设计必须具有针对性:一是针对学生,二是针对教学要求,三是针对高考,要坚持狠抓基础知识的复习,基本能力的训练,要“低起点、高要求、重落实”,防止照搬照套现存资料,追求大容量、快节奏,一味地赶进度,攻难题,克服无效劳动,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3.灵活性原则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四为主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在操作程序和时间分配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变通,例如单元起始课的复习、涉及的概念、知识较多,在构建知识网络的环节上可以适当增加些时间,而在组织典型方法的复习课时,构建知识网络的环节可适当减少一些时间,而将重点转移到典型例题讲析,再如构建知识网络和进化强化训练两个环节根据复习内容的具体情况,既可以交换顺序进行,也可交叉进行,关健在于突出能力的训练。
4.反馈性原则
及时取得反馈意见,并迅速加以矫正,调整教学,课堂复习能否取得最佳效果,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能否及时取得教学反馈信息,并加以适当的调控,要注意从学生回答问题、提出质疑、实际操作和题目测试,单元考试等方面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所产生的偏差,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补救和矫正。
采用“四为主五环节”的复习模式,旨在改革传统的课堂复习方法,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复习效益。
参考资料:
[1]王正发:《高中数学第一轮复习课模式的探索》2001年.
[2]龚亚方:《注重基本功,提高学习效率》数学通讯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