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教学课堂
2016-05-14冯兰金
冯兰金
摘 要:高效的教学课堂是指在规定的课程安排中,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达到更高的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能够在诸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这么说来,将高效的教学课堂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会极大地提高历史教学效率。那么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落实课堂的高效教学呢?主要从转变教师教学的态度和理念、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中互动和讨论的加强等多个方面来建设一个高效的历史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活跃、高效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有效构建
教学老师、受教学生和教学材料是促进高效教学课堂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只要做好这三个方面的统筹安排,就能很好地营造融洽、和谐、协调的课堂氛围,同时在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便能很好地促进两者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这一任务非常艰巨又十分重要,本篇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很好地打造一个高效的历史课堂,为老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提供有力的保障前提。
一、转变教师教学的态度和理念
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之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已和现代的教学不太相符,那么将教学的理念和态度进行适当的转变,可以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个基础保障,使其对教学实践产生一定的导向功能。
从一方面来说,提倡教师教学的态度和理念进行转变,可以对历史课堂的教学起到一个创新的作用,可以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为刻板,课堂中的互动较少,课堂上认真听课的学生不多,即使教师在台上讲得深情并茂,但是座位上的学生却并没有集中精力听讲,有些学生还可能会在课堂上打瞌睡和看课外读物,这样不仅导致课堂的气氛非常沉闷,还会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从这一角度来说,历史老师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应该摒弃旧式传统的教学理念、态度和方式,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对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现代教学的方式和理念,坚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积极地创设各类情境,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通过提问、表演等各类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将课堂的气氛活跃,并且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和讨论,鼓励他们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初中历史教学的预期目标,完成课程计划和要求。
从另一方面来说,引导学生学习态度和理念的转变,可以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历史的状态中去,在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很多学生都有一个观念,认为历史是属于对过去事件的一个叙述,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帮助不大,并不能像数理化那样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必要性很小,再加上他们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贝多芬”,必须要死记硬背才能学好历史,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对历史有抵触的心理,同时又觉得只要考试之前把知识点背熟了就能拿分,诸多方面导致历史学习的效率较低。由此要学生转变其学习历史的态度和理念才能促进课堂的高效率。教师要运用创新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态度和理念进行转变,培养他们发现、探索、思考问题的能力,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在课堂中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此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活跃课堂气氛
怎样的课堂算是成功和高效的课堂?其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让他们保持对新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并将新知应用到个人能力中去。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懂得从学生的实际及教学的角度出发,善于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挖掘初中生的潜力,培养符合新时代的人才。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选择教学方法主要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前提。学生只有切身地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我们要改变单向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再自导自演地对学生传授知识,而应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和求知。
三、互动的加强和讨论的改善
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明确讨论的方向,为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首先要选择好恰当的时间节点,其次要对讨论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和表现把控和监管,确保讨论的主题不发生偏移,这样就能很好地达到讨论的预期效果。比方说,在教学“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一课时,可以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为什么在五代十国时期会出现频繁的政权交替现象?学生也许会说是唐末藩镇割据延续的结果,这时可以继续提问:在五代十国之后建立北宋政权的创始人赵匡胤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手段来加强中央集权对五代十国的更替有哪些影响?这么做给北宋造成怎样的局面?以这种不断提问和引导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并得出以下结论: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进一步控制地方的财政和军事,目的是将地方的权力削弱,避免再次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然而,这么做虽然避免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但给宋朝埋下了“积贫积弱”的伏笔,出现国强但屡战屡败的奇怪现象。这个讨论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的关系,加强他们的思维和创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目的。
四、积极适当地引导学生
教师要积极适当地引导学生的思考能力,把握住课堂的主题方向,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方向和思路前进,将讨论的内容紧紧与教学的内容相扣。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对方向的把握能力不够,很容易与讨论的主题发生偏离,有些学生常常纠结于一些微小问题,无意识地就会与讨论的方向发生偏离,这就会导致讨论不能达到期望的目标效果。所以,教师要注意适时引导学生的思维,注意监督控制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言行。避免学生讨论与主题无关的话题,一旦发现学生讨论有离题的迹象,教师要及时控制或引导,使讨论的内容回归到应有主题上来。教师还要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够妥善处理好讨论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观点以及学生过激讨论产生的矛盾、争执等,做到随机应变,及时地解决突发事件对课堂的影响,发挥好讨论的本质作用。
五、提前明确课堂目标
教师上课之前一定要明确这节课主题是什么,并提前将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让他们有时间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培养他们的课前自学能力,促使他们梳理好课程内容,避免出现上课不知所云的情况。课堂的目标就是以学生认真听课为前提,为他们解答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有依据地制订教学目标,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新课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为中学历史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重点,结合教学实际,制订并践行教学目标。针对那些头绪杂乱、较难理解,未经教导很难理解的知识难,教师更要权衡把握,分清主次。教学重点也就是知识重点,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而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意志、挖掘学生能力的关键。
总的来说,初中历史老师要积极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民主和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进行高效的学习,就能够打造一个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刘向东.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3,21(12).
[2]朱晔.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探讨[J].现代阅读,2011,28(21).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