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精心做事、静心学习”的习惯
2016-05-14谢丽芬
谢丽芬
学生上课心神不定,上课似听非听,做事毛糙,不求甚解,做什么都是匆匆而过。表面上看,他们好像在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听,好像都在按要求在做任何事情,细心品味一下,这种表现总是给我一种不安稳,不实诚的感觉。他们由于心急作业字迹潦草,准确率差等现象时有发生,可他们自己却感觉良好,面对学生这种学习状态,如果不及时想办法解决的话,恐怕他们很快就会养成不动脑思考,做事毛糙,不求实,等着天上掉馅饼的不良习惯。于是,几年来,我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精心做事,静心学习”的习惯。
从孩子们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向他们提出了新的学习和做事要求,即:上课用眼专心看、上课读书用手指、上课用耳专心听。上课用脑专心想。
上课用眼专心看:即听老师讲课时,要用眼睛看着老师听,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和听课的认真态度。
上课读书用手指:即在读课文和听别人读课文的时候,要用手指着读或指着听,看清每个字的结构,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从而达到最佳的读书学习的效果。
上课用耳专心听:即在听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内容,听同学回答的每一个问题,不让老师所讲的知识因为自己溜号而连接不上,不让自己因为溜号而不去思考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上课用脑专心想:就是让学生在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回答问题时要动脑思考,想到问题的根本之处,不能只凭兴趣和心情去听、去想。
经过长时间的要求和训练,班级大多数的学生养成了读书用手指着读、眼看、耳听、脑想的好习惯,他们能安静地听老师讲课,认真写字,积极回答问题,从他们的眼睛里可以让老师们感受到他们对学习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热爱。
学生到了二年级时,我开始注重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做事上做到让自己保持静心、静气,不急不燥的情绪,能沉下心来,经过自己反复的用心和认真思考,整理之后,再把自己对问题真正的理解工整地写出来或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和用行动做出了,说白了就是让学生真正地想好了再说,想好了再写,想好了再行动。听的时候有思考,读的时候有品味,只有这样,说好、写对、做好的可能性才大,才会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做事效率。向学生讲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便利用课堂上教学、练习课、家庭作业、课外阅读等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会把这种学习习惯应用到学习实践之中,重要的是反复训练。如:在语文教学上,我坚持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要求他们去读并写读书笔记,坚持每学期师生共同必读一本书并在班级里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为了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避免产生应付了事的态度,几年来,我把引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的过程当成培养学生“精心做事、静心学习”良好习惯的契机,坚持每节课前指派两个人上前讲书中的精彩段子,为了让学生能真正地沉下心来、心平气和,静心静气地读懂书中的一个故事,一段话,哪怕是一个句子,一个词。有时我会根据情况让课前讲书中段子的时间达10到15分钟。时间的加长,必定会引起学生对读书的重视,他们在静中沉思,在静中品味,然后再经过反复精心的准备把故事变成自己的语言讲给大家听。孩子们静心学习和精心做事的习惯在悄然形成。整个过程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他们在读书活动中品味着人生,砺炼了阅读品质,他们对读书产生了乐趣,他们对读书有了耐心,他们有了读书的愿望,他们的许多能力在读书中得到了训练和培养。他们在讲书时一次次锻炼着自己说的能力,他们从不敢说到敢说了,他们从敢说到绘声绘色地讲了,读了书又练就了口才,真是两全其美的事,我和同学们都感到轻松而愉悦。就这样班级里静心学习,精心思考的学生越来越多,班级良好的学习风气也一天比一天浓厚。
又如:在每次的练习课上,我都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因为独立思考就是一个人能够静心、精心思考的过程,在这项训练中,我首先做到了不急不躁,耐心等待,只要孩子们能经过自己真正的思考后就能想出的问题我绝对不讲,错了不要紧,回去接着想,接着做,直到自己想出来为止,这种方法刚开始时会让老师感到等得着急甚至受不了,也会让学生产生同样的感受,但是,只要老师坚持住了,学生也会慢慢适应着这种学习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在这种实实在在的训练中逐渐养成了静心读题,精心思考的学习习惯,如今,可以说孩子们个个能把这种学习习惯应用到各科学习之中,他们能尽心尽力地把精力投入到各项活动和各种学习活动之中,他们能全心全意地上好每一节课,做题的速度在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在提高,学习和做事的效率都在提高,我觉得这种习惯会有利于他们终生的。
学生“精心做事、静心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已经坚持开展五年多的时间了,总之,长期的坚持,到如今,在教育教学中,让我感受到了,无论是我的教还是孩子们的学和做我们彼此都是很轻松、很快乐、很幸福,也很得心应手。各科老师的公开课都愿意和他们上,每个月各科老师给班级的评价也最高。大家一致认为孩子们的学习、行为习惯好。在每学期的文明班级月评比中,班级每学期至少3次被评为文明班级,每学期末都被评为优秀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