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2016-05-14焦彩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8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心理健康大学生

焦彩娟

摘要 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不仅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较大影响,而且为现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就如何构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谈谈自己观点和认识。

关键词 网络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8-0063-02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网络环境下,很多高校学生在心理和行动上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发生质变,这种状况令人担忧。如果按照传统教育模式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已很难应对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挑战,所以当前高校必须构建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在网络环境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理论指导和教育目标。在总体教育目标下,根据高校学生状况、年级,设计不同的教育目标。

矫正性目标 这一目标主要是针对少数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制定的,针对他们在生活、学习过程中的不良心理、行为,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综合心理素质。虽然这一目标主要是针对少数学生而制定的,但是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适应性目标 这一目标主要是针对多数学生而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虽然通常情况下很多学生心理状态良好,但是依然存在心理上的困扰。对于这些学生,应当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其中包括对生活、学习以及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还包括增强自我控制、应对挫折以及良好人际关系建立能力等。

发展性目标 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开发潜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自我发展能力,非常重要。在此过程中,应当以发展性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2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网络意识 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和能力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知网络的价值,是当前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与传统教育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高校学生的网络意识是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当帮助他们全面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本质,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选择性地吸收应用,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侵蚀。

道德教育 网路背景下的道德规范作用非常重要,是网络规范得以有效实施的思想基础和保障。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者应当先走进网络,对高校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网络道德规范。同时,还要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对网络虚拟环境的分辨能力,尤其要对网络中的黄、赌、毒等信息要有免疫力。

法制教育 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规范管理体系,对高校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网络教育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有关网络法规方面的教育教学,让他们认识到计算机网络违法行为的后果和危害,以此来自觉遵守网络法规。

3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加大教育力度,开设教育课程 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认为通过网络收发作业以及在线答疑,可以辅助教学,能够有效激发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兴趣,而且会更加主动地学习。同时,还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比如组织开展讲座、报告等活动,并且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优势,通过优化和整合资源,定期上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题报告和讲座。在此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观看典型案例,比如上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视频和音频材料,以此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调查 在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可以采用心理调查等方式,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并且要提高教育和咨询等针对性。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会更加方便和快捷。学生只需在某时间段内登录指定网址,并填写问卷内容,然后提交即可,这样有利于数据统计以及后期的分析研究。

网络普查与建档 一般在新生入学后进行网络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以掌握新生的心理状况。该种普查多以网络心理测验的形式实现。高校在网络普查后,以此作为依据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这样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建档时,应当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测验结果以及心理方面的咨询记录等。档案管理应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提高检索效率。建档以后,应当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变化,不断地进行更新。

心理咨询 基于网络媒介,采用各种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方法,对学生采用恰当的方式解决他们心理方面的问题。心理咨询是针对学生的困惑以及不良情绪或者困扰,为其提供帮助。高校网络心理咨询过程中,可采用E-mail、BBS、QQ以及微信和在线心理咨询等方式,对学生提供帮助。

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形式和过程,其教育性主要表现在心理学原理以及方法应用基础上的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实际上就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其中包括认知突破、情感以及情绪调试和行为转变等)完善他们的人格。心理训练的关键以及着力点并非改变人的心理以及行为,而是帮助学生改变自己。从本质上来讲,心理训练是自我教育、学习和训练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系列的、系统的学习和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可通过网络来实现,即接受训练的学生在专题网络上、教师指导下,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学习,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同时,在计算机网络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不断认知自己,利用现有的资源来提高自己,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心理健康训练,会使个人更加全面和真实地了解自己,而且也能更加恰当和主动地进行引导、控制。

心理治疗 网络心理治疗,即在和谐的医疗关系建立基础上,由专业人员对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训练和治疗,对有精神障碍或者疾患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以此来消除、缓解有心理疾病学生的病情,促使他们的人格向着健康方向发展。根据精神分析理论,心理治疗人员所用的语言以及非语言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地挖掘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潜意识,并且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己,从而达到心理治疗之目的。对于心理治疗语言技术而言,通过网络可以查询到,而且通过沟通交流途径也可建立完善的、和谐的“医疗关系”;对于非语言技术而言,其作用的发挥存在一定的障碍,在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条件下,仍无法完全替代心理治疗过程中所需的仪器设备。从这一层面来讲,一方面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平台,另一方面还要将传统心理健康疾病治疗手段与现代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立足网络技术平台,建立高效、完善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同时,教育和管理人员也应当立足实际,不断提高个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针对实际需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网站,并且加强网络监管与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心理健康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