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

2016-05-14刘萍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初中物理策略

刘萍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切实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对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尝试与探索,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1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75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响应新课程改革号召,不断探究新的教学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切实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以下是本文对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仅供参考。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在特定的情境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物态变化”这节课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通常在下雪时我们并没有感觉很冷,但是化雪时却感觉很冷,这是为什么呢?又如,在教学电学知识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们都知道高压电是非常危险的,但是我们却经常看到小鸟站在高压线上,但却并没有发生我们想象中的触电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再如,在教学“浮力”这节课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我们都知道不会游泳的人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会沉入海底,但在死海中人们不但不会下沉,而且还可以长时间躺在海中看书,这是为什么呢?还有,在教学光折射现象这节课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课上准备一个杯子和一根筷子,将筷子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筷子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找准自己的定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通过积极引导和互动的方式,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在一开始接触物理的时候,学生会因为新鲜感而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特别是知识难度的加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如果教学方法再过于单一,那么学习效率就会事倍功半了。为此,我们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克服恐惧心理,掌握物理知识的规律,从而突破学习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教学过程,将学习过程分成实验、总结、概念、形成、规律、定义、理解、意义、应用、问题等环节,这样学生就会掌握探究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了,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另外,对于学困生,我们要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对症下药,从而突破学习障碍。只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就不但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意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对提高其学习的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用实验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皮亚杰理论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物理思维尚处于具体运算和前运算的初级阶段,这种思维无法脱离具体事物,无法只通过假设或者语言描述进行。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浮力的感性认识,但这些感性认识不是经过科学的概括与分析得出的,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学生掌握浮力知识的障碍。比如学生会错误地认为物体沉到水下是因为没有浮力的影响,因此,铁块所受到的浮力一定比木块小;气体中的同一物体所受浮力要比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我们很容易发现,初中生所形成的这些前概念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们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具体的物理实验为手段和载体,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利用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让他们充分感知和接收新知识,彻底摆脱之前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与思维定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不要用简单的文字、语言描述或者实验公式、过程的写画来代替具体的实验过程,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如判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影响时,教师可以直接使用称重法,用测力计称重实物进行演示:即先用测力计钩挂起一块铁块,让学生记下显示的数字,然后用手向上托起铁块,学生很容易发现测力计数字会变小,这是因为铁块受到了手的上托力;再把铁块放到水中,发现测力计的数字也变小了,这说明铁块也受到了水对铁块施加了上托的力,也就是上浮力影响,测力计的数字才会变小。通过这样一个实验,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下沉物体也受浮力影响的结论。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物理教师要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大胆尝试新的教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翟扬.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青年与社会,2012(2).

[2] 赵桃林.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创新教育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

[3] 赵永亮.探析初中物理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4(5).

[4] 刘重.浅议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建构[J].科学中国人,2014(10).

[责任编辑 吴海婷]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初中物理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