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对话描写的档次

2016-05-14崔为安

读写算·小学中年级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见闻一块钱大婶

崔为安

街头见闻

卖西瓜的说:“卖西瓜了!卖西瓜了!刚刚采摘的大西瓜!快来买呀!”

挎篮子的大婶说:“多少钱一斤?”

卖西瓜的说:“便宜,一块钱一斤!”

挎篮子的大婶说:“这些西瓜甜吗?”

卖西瓜的说:“这是上好的地雷西瓜,不甜不要钱!”

挎篮子的大婶说:“好,给我选一个不甜的。”

卖西瓜的说:“这……”

街头见闻

“卖西瓜了!卖西瓜了!”卖西瓜的吆喝着,“刚刚采摘的大西瓜!快来买呀!”

一个挎篮子的大婶问:“多少钱一斤?”

“便宜,一块钱一斤!”卖西瓜的回答。

“这些西瓜甜吗?”

卖西瓜的保证道:“这是上好的地雷西瓜,不甜不要钱!”

“那好,给我选一个不甜的。”挎篮子的大婶说。

“这……”卖西瓜的哑口无言。

修改后的习作把四种不同提示语的表现形式都用上了,另外,为了避免词语相同,一“说”到底,在对话中,选用了与“说”意思相近的一些词语,如“吆喝”“问”“回答”等,使人物语言更活泼了。下面,我们再润色润色,适当加上人物的神态、动作,看看效果如何。

街头见闻

“卖西瓜了!卖西瓜了!”傍晚时分,一位头戴草帽的老爷爷推着一车西瓜,来到大街上,扯着嗓子吆喝着:“刚刚采摘的——新鲜的——大西瓜!快来买呀!”

这时,一个挎篮子的大婶走到这里,看着老爷爷的西瓜,随口问道:“西瓜多少钱一斤?”

“便宜,一块钱一斤!”卖西瓜的老爷爷放下了车子,满脸堆笑。

“你的西瓜甜吗?”挎篮子的大婶用手拍着一个个西瓜问。

老爷爷伸手抱起了一个西瓜,一边拍一边说:“这都是上好的地雷西瓜,绝对甜,不甜不要钱!”

挎篮子的大婶眼珠儿一转,咯咯笑道:“好,给我选一个不甜的。”

“这……”卖西瓜的老爷爷瞪眼看着她,哑口无言。

修改后的对话不仅形式灵活多样,用词富有变化,而且在描写人物语言的同时还描写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这些描写特别细腻,使习作语言更加精彩别致,使刻画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逼真,给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场面感。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很容易看出两个人的性格:卖西瓜的老爷爷爱吹嘘,挎篮子的大婶喜欢捉弄人。

猜你喜欢

见闻一块钱大婶
还钱
一块钱
越南见闻
胖大婶
无声胜有声
你说风雨中,一块钱算什么
买烟
马大婶的洗脚房
我有那么老吗?
异域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