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组织网络研究综述
2016-05-14王乐崔文田孙笑明裴云龙
王乐 崔文田 孙笑明 裴云龙
摘要:目前国内外关于组织网络的研究大多从静态的视角研究网络内容、网络结构对组织绩效的作用.对组织网络的动态研究,如组织网络如何产生、发展、维持和消亡等很少关注。通过梳理相关文献:(1)强调了动态组织网络的研究价值;(2)重点介绍了动态组织网络研究的基本范式和框架;(3)梳理了现有动态组织网络研究的进展、趋势以及不足,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动态组织网络;知识流动;企业创新;网络微动态;网络架构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08.26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6)08-0119-04
引言
动态组织网络(Dynamic Organizational Networks)是管理学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前沿领域[1]。现有的组织网络研究大多集中于静态,其结论在企业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应用静态组织网络的研究成果?如何维持特定的网络结构使之长期为企业服务?Salancik最早对管理学领域的网络研究提出了尖锐批评,认为已有研究似乎都将网络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而对网络自身的变化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性探讨却鲜有涉及[2]。Brass等进一步指出“传统的采用截面数据进行静态组织网络研究的因果推断能力让人怀疑,日后网络理论发展应该将视角转换到网络的动态变化”[3]。Ahuja等对上述批评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关注组织网络的动态发展有助于我们成功地预测和理解特定网络结构的限制和优势随时间的分布情况[4]。动态分析组织网络结构的形成、演化和解体的影响因素和特点,能够给出在动态过程中的网络结构的作用,网络结构形成和维持的原因,使组织网络理论更有实用价值。为了引导动态组织网络研究,《Organization Science》在2012年发布了动态组织网络研究专刊。 Ahuja等对现有动态网络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动态组织网络研究的概念框架和分析范式[4]。管理学领域的其他顶级国际期刊近年来都会专门刊登最新的动态组织网络研究。国内学术界对于动态组织网络的关注甚少。国内管理类杂志近年来登载了大量组织网络分析方面的论文,例如中心性、结构洞、网络稀疏与稠密等网络结构或属性与企业管理绩效和创新的关系研究[5-7]。这些研究大多限于简单分析或是现有静态组织网络理论在我国企业环境下的验证,对网络动态鲜有涉及。黎耀奇和谢礼珊的统计数据
指出,2001年到2010年,在刊载论文总数几乎一样的情况下, 管理学领域的顶级国际期刊ASQ、AMJ、SMJASQ, AMJ, MS, OS, RP, SMJ, JOM 分别为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Management Science, Organization Science, Research Polic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和Journal of Management的缩写。关于组织网络研究的文献有160篇,而国内顶级期刊《管理世界》仅有19篇[8]。这19篇关于组织网络的研究对于网络动态发展几乎没有涉及。国内相关研究处于一个较落后的状况。由此,对动态组织网络的已有研究进行回顾与梳理具有重要意义。
1动态组织网络的基本概念
要对动态组织网络有全面的了解,首先要定义组织网络。组织网络是将社会网络理论应用于组织研究而产生的概念。根据Ahuja等的观点,组织网络是组织和组织单元之间通过一定关系而形成的网络结构,组织单元可以是个体、团队、以及机构等等[4]。组织网络包括网络中的节点(组织单元),连接节点的线段(关系),以及关系形成的结构。动态组织网络考察节点个数、节点特性、关系强度、以及结构等网络属性随时间的变化[4]。
2动态组织网络的研究价值
动态组织网络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背景。从理论上来说,第一,动态组织网络的研究揭示了组织网络基本假设与时间变化的关系,有助于回答不同的网络结构之间相互演化的原因,使人们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的网络结构进行有效控制和利用,使组织网络理论更加深化、完善、系统化[9]。第二,组织网络的本质是动态的。组织网络是网络节点之间不断互动演化而来,网络的结构受到节点属性变化和外界环境影响而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首先,探究组织网络的动态变化可以追踪组织内部的资源流动。组织内部的资源以人为载体,其分布具有不均衡性[10]。从横向来看,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造成了资源在组织内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例如,知识是企业的一种隐形资源。企业开展不同项目,研发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在不同的项目团队之间形成。这种不断的团队重组最终导致拥有不同知识的研发者分布在不同的网络位置上。所以资源在组织网络上的分布具有横向的不均衡性。从纵向上来讲,在企业成长的不同时间点,由于投入的不均衡,也会造成不同时段内企业的资源存在数量规模上的差异。这个差异进而在纵向上导致了企业内部资源的不均衡性。横纵两个方面的不均衡性促使企业在获取或者传播分布不均的资源时必须依赖于改变之前组织内部活动所形成的网络结构,并依靠其动态变化实现资源流动[11]。
其次,剧烈变化的外部环境促使组织网络不断变化。面对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企业必须随时根据市场需求和战略决策不断优化内部的组织网络以满足顾客日益变化的需求。企业对于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而组织网络的动态性决定了企业对外界变化的响应速度。
3动态组织网络概念框架与分析范式
Ahuja等给出了动态组织网络研究的基本范式和框架[4]。他们认为动态网络的微观基础可归结为四个方面,即代理、机会、惯性以及随机和外生因素,分析网络动态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其逻辑框架如图1。在分析网络结构时,主要从自我中心网和整体网两个层次展开,自我中心网层面可以分析中心性变化及自我中心网中结构洞数量的变化等,整体网层面可以分析整体网的度分布、可达性、聚集性、密度以及度同配性等的变化。在分析网络内容时,可以分析网络中流动的具体信息或知识的不同类型,以及不同信息或知识流的数量变化。在网络架构维度发生变化后,又会引起网络微基础的变化。代理、机会、惯性以及外生因素通过节点或者结构的形成,维持以及消亡引起网络微动态的变化。动态网络分析的框架从网络基本元素、连接、节点和结构开始通过网络微动态引起整体网络结构的变化,而网络架构的变化又通过网络微基础来影响网络节点以及结构的维持与消亡,从而形成循环。
利用Ahuja等的研究框架,近年来的动态组织网络研究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第一类研究,考虑节点的相似性,从网络基元出发构建分析框架。讨论节点的研究有:Cantner和Rake通过分析制药行业学术论文合著情况探讨了制药业科学家国际合作网络的形成与演化,重点讨论合作网络节点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及其与网络动态演化的关系[12]。讨论连接的研究有:Levin等关于组织网络中连接的动态变化对个体创新绩效关系的探讨[13]。讨论结构的研究有:Sytch和Tatarynowicz将网络中的结构通过两个维度(二元与三元,平衡与非平衡)分为4种结构,并分析了这4种网络结构的动态变化[14]。
第二类研究,考虑节点的相似性,从网络架构出发构建分析框架,探讨网络架构对网络微基础的影响进而影响网络的动态变化。这方面代表性的研究是Gulati等关于小世界网络的涌现与衰退问题的探究,印证了网络架构与网络微基础的相互影响[15]。当小世界网络发展到其顶点时,小世界网络自身会有自我限制作用,而这种限制作用通过影响网络中的连接来反过来影响网络结构。Giuliani探究了区域集群网络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16],Yu等研究了网络凝聚性(cohesion) 随时间的变化对于网络结构的影响[17]。上述两类研究的基本假设是网络中的节点是相似的,其缺陷在于没有将节点之间的异质性加以考虑。
第三类研究,考虑节点的异质性,从网络基元出发构建分析框架。该类研究主要探讨节点的自身属性对网络演化的影响。关注连接的研究有:Porter 和Woo将网络中个体之间的关系分为了3个阶段,即开始、增长以及维持;
并分析了不同关系阶段个体在网络中的行为表现,以及这种表现对网络动态演化的影响[18]。关注结构的研究有:Shipilov 和 Li-M探讨了网络中个体合作伙伴的动态选择问题,其核心认为三元关系的异质性与不稳定性导致了网络整体结构的变化[19]。笔者将上述3类研究按照Ahuja等的框架进行了整理,结果见表1。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动态组织网络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按照动态组织网络分析框架整理结果见表2。考虑网络内部节点和连接的相似性,程跃等从网络微基础的角度探究了网络的外生因素(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对于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影响[20]。考虑节点的异质性,魏江和郑小勇从网络节点的文化嵌入出发,分析了文化嵌入的程度与网络演化强度的关系[21]。
4动态组织网络近年来的研究趋势
近年来的动态组织网络研究呈现两大趋势。
第一,分析视角有差异。如表2总结,国外研究主要从网络微基元出发,从微观层面探讨网络的基本元素的变化如何影响网络演化。国内学者更多的是采用近似于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层面探究外界刺激对于组织整体网络结构的影响。
第二,现有的动态组织网络研究往往是静态组织网络研究的延伸,并且主要探讨特殊情境下的网络演化问题。例如从结构洞理论延伸到了结构洞的产生、持续、填充和消退;从强弱连接延伸到连接的动态选择问题;小世界理论延伸到小世界的产生和衰退等等。现有研究往往探讨某一特定的行业网络的演化问题。例如,Giuliani重点关注发展中国家区域集群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16]。发展中国家的区域集群网络动态演化特征与其他地区区域集群网络的衍化特征有何异同值得研究。程跃等讨论技术和市场不确定的条件下组织网络的演化规律[20],经济、文化和政策等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没有纳入研究。
5讨论
对动态组织网络,我国学者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继续展开探索。首先,分析组织网络节点属性与网络结构的交互作用以及节点属性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网络演化的影响。例如,在企业研发合作网络中,个体的合作倾向影响着合作网络的演化,而网络结构又会对处于特定网络结构上个体的合作倾向产生影响[27]。因此,学者可以探讨组织网络中节点属性与网络结构的交互作用对组织网络演化的影响。例如探讨研发者的知识结构(宽度与深度)与研发者所处合作网络密度的交互作用对网络演化的影响,或者探讨研发者的知识结构与研发者是否占据特定网络结构(结构洞等)的交互作用对网络演化的影响。组织网络是网络基本元素之间的长期互动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处于组织网络中的个体会对组织网络的演化产生影响。组织网络处于特定的环境中,环境的刺激又会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进而影响组织网络演化(例如,国家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促使汽车企业加大新能源项目的研发投入,从而影响组织网络演化)。未来研究可以探讨网络中节点属性(研发者的经验、工作流动性、知识宽度与深度和教育背景等)和企业面临的环境因素(市场和技术的不确定性、行业竞争的剧烈程度和国家政策等)的交互作用对于组织网络演化的影响。
其次,探讨网络节点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网络演化过程所起的作用。网络节点的个性心理特征影响其在组织网络中的行为表现,进而影响网络的演化过程。例如,Nahrgang等的研究表明,如果个体认为自己的合作伙伴与自己拥有相似的性格特点对合作关系的形成与维持具有正向作用[25]。未来学者可以从两个方面探讨网络节点的个性心理特性对网络动态演化的影响。第一,研发者参与组织网络的动机(为了取得更好的工作绩效、为了职业生涯的发展、为了拓展人脉、个人的兴趣爱好、获得尊重与社会地位等等);第二,研发者性格特点(内向和外向、乐观与悲观、对合作伙伴的偏好以及对外界评价的反应等等)。
最后,不同文化氛围下,组织网络的演化规律值得深入探究。郭骁呼吁,我国学者要建立面向中国问题的管理学研究范式,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挖掘中国文化进而总结提炼理论[26]。从以往静态网络研究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对静态的组织网络结构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具有截然不同的影响。例如,在讨论连接的研究中:Bian在中国情境下挑战了格兰诺维特的著名理论“弱关系优势理论”,得出了相反的结论[27];同样,Xiao和Tsui指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占据的结构洞越多,越不为人信任;相反,尝试将大家联系起来的结构洞填充行为却能带来更大的收益[28]。由此可见,不同文化对网络中的节点、连接和结构等基本元素有着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网络动态演化的规律。未来学者可以探讨文化对机会和代理等网络微基础的影响。也可以从网络微动态出发,探讨文化对节点间的相似性,节点间相互吸引或者经纪行为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于网络演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Powell W W, Grodal S. Networks of Innovators[A]. Fagerberg J, Mowery D C, Nelson R R(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2005. 56-85.
[2]Salancik GR. Wanted: A Good Network Theory of Organization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5, 40(2): 345-349.
[3]Brass DJ, Galaskiewicz J, Greve HR, et al. Taking Stock of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A Multilevel Perspectiv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47(6): 795-817.
[4]Ahuja G, G Soda, et al. The Genesis and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Network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2, 23(2): 434-448.
[5]周密, 赵西萍, 司训练. 团队成员网络中心性、网络信任对知识转移成效的影响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9, 27(9):1384-1392.
[6]孙笑明, 崔文田, 董劲威. 发明家合作创新网络中结构洞填充的影响因素研究[J]. 科研管理, 2013, 37(4): 31-38, 44.
[7]李志刚.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7, 25(4):777-782.
[8]黎耀奇,谢礼珊.社会网络分析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 管理学报, 2013, 10(1):146-154.
[9]Burt R S, Kilduff M, Taselli 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Foundations And Frontiers on Advantage.[EB/OL].http://faculty.chicagobooth.edu/ronald.burt/research/index.html,2013-03-09.
[10]Evans J A, Foster J G. Metaknowledge[J]. Science, 2011,331:721-725.
[11]张利华. 华为研发[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12]Cantner U, Rake B. 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s in Pharmaceuticals: Structure and Dynamics [J]. Research Policy, 2014, 43(2): 333-348.
[13]Levin DZ, Walter J, Murnighan JK. Dormant Ties: The Value of Reconnecting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1, 22(4): 923-939.
[14]Sytch M, Tatarynowicz A. Friends and Foes: The Dynamics of Dual Social Structure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4, 57(2): 585-613.
[15]Gulati R, Sytch M, Tatarynowicz A. The Rise and Fall of Small Worlds:Exploring the Dynamics of Social Structure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2, 23(2): 449-471.
[16]Elisa Giuliani. Network Dynamics in Regional Clusters: Evidence from Chile [J]. Research Policy, 2013,42(8):1406-1419.
[17]Yu J, Gilbert BA, Oviatt BM. Effects of Alliances, Time, and Network Cohesion on the Initiation of Foreign Sales by New Ventur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32(4): 424-446.
[18]Porter C M, Woo S E. Untangling the Networking Phenomenon A Dynamic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How and Why People Network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5, 41(5): 1477-1500.
[19]Shipilov AV, Li SX. The Missing Link: The Effect of Customers on the Formation of Relationships Among Producers in the Multiplex Triad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2, 23(2): 472-491.
[20]程跃, 银路, 李天柱. 不确定环境下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研究[J]. 科研管理, 2011, 32(1):29-34.
[21]魏江, 郑小勇. 文化嵌入与集群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关联机制[J]. 科研管理, 2012, 33(12):10-22.
[22]朱秀梅,李明芳. 创业网络特征对资源获取的动态影响——基于中国转型经济的证据[J]. 管理世界, 2011, 6(3):105-115.
[23]周育红,宋光辉. 中国创业投资网络的动态演进实证[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 (11): 2748-2759.
[24]刘云, 蒋海军, 樊威, 闫哲, 叶选挺. 纳米科技国际合作创新网络结构与演化特征研究[J]. 科研管理, 2015, 36(2):41-49.
[25]Nahrgang J D, Morgeson F P, Ilies R. The Development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s: Exploring How Personality and Performance Influence Leader and Member Relationships over Time [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9, 108(2):256-266.
[26]郭晓. 构建面向“中国问题”的管理学研究范式[J]. 经济管理, 2012, 34(5):183-192.
[27]Bian Y. 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 Indirect Ties, Network Bridges, and Job Searches in China [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7, 62(3):366-385.
[28]Xiao Z, Tsui AS. When Brokers may not Work: The Cultural Contingency of Social Capital in Chinese High-tech Firm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7, 52(1):1-31.
(责任编辑:石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