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教学中的美学

2016-05-14高翔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汉字美的文章

高翔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和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要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与享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开掘语文学科内容中这些美的因素,在自觉的审美过程中,由“好之”到“知之”“乐之”,借助美感活动这个中介,把学习对象和学习者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学好用好有关语文知识。

一、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基本功训练

语文学科的基本功,一般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能读会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字要规规矩矩地写。对此,教师要特别注意从美学欣赏的角度对学生加以引导。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能正确地朗读。一方面,结合语言教学,让学生领会汉语语音音节清晰、音调变化丰富、富于音乐感的特点,让学生体会汉语语音本身的美。在朗读时,提醒学生注意语言中存在着诸多的音响形式美,如清脆美,声如裂帛;高亢美,响遏行云,等等。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汉语语音组合的艺术美。讲诗歌,特别是中国古典格律诗,适当地讲一些有关音步、平仄、对仗、韵脚的知识,从而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诗歌音乐感的体会。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大部分学生对语言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就提高了,阅读的兴趣也浓了。

对于写字的训练,教师要注意通过艺术欣赏来诱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高中学生在书写方面的主要问题不是写得正不正确的问题,而是写得合不合乎规范、好不好的问题。其实,卷面书写在如今的考试中还是占有一定分量的,对此,教师应适当讲一点书法理论,让学生领悟汉字书法艺术的美。这样既能训练他们的书写习惯,也能增加他们对汉字书写美的敏感,甲骨文的古香古色,篆书的图画美,行书的飘若浮云,草书的流线美,楷书的中规中矩,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是从象形图画演化而来的,仍带有图案的特点。所以,汉字的美,首先表现在形体的美。现代汉字的钢笔书法从传统的书法进化而来,仍然存在着字形美不美、篇章整体美不美的问题。汉字笔画也富于形体之美:横如勒马用缰、提如策马用鞭、顿如高峰坠石、撇如竹篦掠发、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奔浪奔雷、斜钩如百钧弩发、折钩如劲弩筋节。学生有了这些基本认识后,就能意识到欣赏前人、他人的书法艺术美,学得自觉;把以前单纯地完成任务式的写字,变成追求美的一种艺术实践,练得认真。再进一步开展一些优秀作业展览、钢笔书法竞赛等活动,学生的书写状况就能有较大程度的改进。

二、用审美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重视分析语言文学现象的的同时,还要重视从审美的角度来分析文章的艺术美,让学生在美感的引导下,全面感知文章内容,自主地汲取知识。以文言文为例,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一般是逐字逐句地串讲,千篇一律,单调乏味。教师要打破这种零打碎敲的旧程式。

在讲读《赤壁赋》时,教师应着重让学生体会意境美:“清风徐来……水光接天”一段,描写了一幅月夜江色图。“清风徐来”,见出秋气之爽;“白露横江”,写出秋意之浓;“水光接天”,状摹秋水之旺。秋江浩阔,激发了作者浩阔的胸襟。作者对秋江秋月秋夜的欣赏,举酒诵诗的举止,都分明传达出欢愉的畅游之情。通过对全文优美意境的感受,在学生眼中,这篇文章呈现在自己眼前的就不再是单纯枯燥的语言现象,而是一幅幅活生生的绚丽图画,以及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即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的浑圆艺术整体,促使学生从整体感知到深入体会每个细部,去挖掘各个语段中的美,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认识。

文学作品,当然可以也应该借助审美活动来教,非文学作品也可以借助这一手段。当然,这二者的美是有区别的。如果说文学作品的美主要表现在形象美、意境美等内容上,那么非文学作品的美则主要表现在结构美、语言美等形式上。我们同样可以通过从外部形式的审美入手,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去感知文章内容。何况广义的语言艺术本来就可以包括一切有目的、有规范、有一定文采的口头语和书面语。

三、用创造美的态度提高写作水平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创造美的眼光,去发掘平凡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充实作文的写作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总结美的创造规律,从文章美的构成要素中去悟出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留心日常生活中美的事物,学生写作文多是在记流水账,但他们会问为什么别人的作文就是佳作,我们的就是流水账呢?其实是他们不会去发现,“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身边从不缺少美的人,美的事,我们要用美的、发现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积累写作素材。那么,写作过程中有哪些美的规律是值得我们遵循的呢?

首先,任何文章都应具有正确充实的内容。对于作文来说,正确的观点、丰富的素材都是一篇好文章不可缺少的。观点正确,有时体现在学生健康的心理上,若这个学生对谁都有意见,那他的作文势必偏激。我们在教学中应多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对健全人格的塑造可以从多方面来进行,如文明的习惯、正确的社会观和世界观,这些会给作文带来积极的改变。

其次,一篇好文章一定有完美的形式。相对文章的内容而言,文章的形式尽管千变万化,总有一些基本的组合规律,如整齐、对称、均衡、反复、节奏、多样的统一等。让学生借鉴、掌握优秀艺术作品的各种表现形式,让他们作文时有所遵循,是一件极有实际意义的工作。文章的语言与形式一样重要。

再次,好文章都重视艺术表现手法的灵活运用。因为这些手法如同文章形式一样,是相对稳定的,如象征、联想、点面结合等,学生就可以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学习这些手法,使它们成为我们手中的工具。

实践证明,美学理论对语文教学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借助这一理论,让学生在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审美活动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增长了知识和才干;既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又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猜你喜欢

汉字美的文章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