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搞好三个结合,让民生监督有韧性

2016-05-14

浙江人大 2016年8期
关键词:会场刚性柔性

人大监督是一种全局性、高层次的监督,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好监督的“度”,讲究监督的“法”,提高监督的“质”,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监督与支持结合。人大的监督,既是制约,也是支持,更是促进。当前民生保障的任务十分繁重,难度大、压力大、群众关注度高。加强民生监督,更要把监督与支持有机统一起来,特别是对监督对象在依法行使职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不仅要理解体谅,更要积极支持。人大进行监督,不能一味地“瞪眼睛”“找岔子”,而应通过多种形式与监督对象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目的。

二是会场与现场结合。做好民生监督工作的功夫,不在会场,而在现场。所谓的会场,就是会上的审议;所谓的现场,就是实地的调研视察。要大力提升调查研究的水平,牢记“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真正把调查研究的工作做深做透,使调查研究成为提升监督质量的“金钥匙”,提高议决质量的“敲门砖”。同时,要切实增强履职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会上审议更多地从发展大局、民生需求的角度看问题、出主意,确保审到要害处、议到点子上、促到关键处。

三是柔性与刚性结合。做到与监督对象的相互理解与支持,并不是说放弃人大的监督权威,或者说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和稀泥”。必要时启用刚性监督,是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关键,也是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负责。在加强民生监督方面,要使刚性监督成为一种经常性手段而非“点缀品”。对一些深层次民生问题和某些重大事项要敢于和善于运用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手段,把“柔性”监督与“刚性”监督统一起来。比如,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时,可以综合运用询问、票决等刚性手段。同时,要对“一府两院”落实审议意见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切实克服民生监督 “虎头蛇尾”的现象。

猜你喜欢

会场刚性柔性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自我革命需要“刚性推进”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加权p-Laplace型方程的刚性
刚性兑付的法律治理
会场交流
来自十九大会场的福建女代表心声
开会呢,严肃点行吗?
柔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