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自贸区海事审判白皮书首发
2016-05-14
日前,上海海事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中英文双语本《涉自贸区海事审判情况通报》。这是该院连续第六次发布海事审判白皮书,也是全国海事法院中首份以涉自贸区海事审判为专题的司法报告。
2015年4月,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围之际,上海海事法院在全国海事法院系统中率先设立了自贸区法庭,对涉自贸区海事海商案件进行专业化集中审理。一年来,上海海事法院聚焦自贸区建设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把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以自贸区法庭为窗口和平台,全面对接“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目标,在公正高效解决涉自贸区海事海商纠纷和助力优化自贸区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司法经验。
此次发布的白皮书分为“2015年海事审判情况综述”、“涉自贸区海事海商案件审理情况”、“海事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相关工作情况”和“涉自贸区航运纠纷中反映出的值得关注的问题”四个版块,兼具全景式概括和特写式分析、国际化视野与法治化思维、经验性归纳与针对性建议的特点。
白皮书显示,一年来,上海海事法院共受理各类涉自贸区海事海商案件351件,比2014年上涨194.96%,审结328件,标的额达人民币4.33亿元。涉自贸区海事海商案件呈现出案件增长态势明显、区域分布差别较大、涉案企业区域分散、航运金融“一增一少”(船舶融资类案件显著增长,航运保险案件数量较少)、离区经营现象突出等五个阶段性特点。
白皮书归纳了该院从科学设定目标任务、健全专项审判机制、创新诉讼便利措施、完善权益实现方式、发挥决策建言作用、对接政府管理需求、延伸司法服务功能、扩大司法信息共享等八个方面强化海事司法职能、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的积极作为;围绕自贸区的一系列新制度、新政策、新规定的落地实施,重点分析了对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理解、个人投资航运业纠纷的特点、自贸区航运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船舶交易过程中的优先权法律风险、集装箱水水中转运输中“航线签注”船员的管理、国际集拼业务发展新模式、“互联网+航运”交易模式等自贸区航运发展中显现出的问题、风险和趋势,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上海海事法院院长赵红表示:“上海自贸区肩负着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的历史使命,海事司法则担负着助力改革,规范创新,优化完善自贸区投资营商环境的重要责任。我们将以此次海事审判白皮书发布为契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自贸区审判机制改革,加强自贸区诉讼制度创新,通过公正高效的海事审判工作,为上海自贸区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