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实践研究
2016-05-14凃红梅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生理依据和特征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20世纪70 年代初期所创,是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是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思维导图总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每个与其相关的词或者图像都成为一个子中心或者联想,整个合起来以一种无穷无尽的分支链的形式从中心向四周放射,回归于一个共同的中心。思维导图善用左右脑的功能,藉由颜色、图像、符码的使用,不但可以协助我们记忆,增进我们的创造力,也让我们的学习更轻松有趣,且具有个人特色及多面性。简单的说,它源自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着力于发展人人生而具有的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思维导图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神经生理学家在研究了脑细胞之后,感叹道,“人脑乃是一台施了魔法的织布机,千百万之梭往复翻飞于斯,织就花纹转瞬即逝,图案寓意何其深远,几曾有过驻留的时刻。小小图案似合若离,此消彼涨,宛如银河舞于九天。”每个人的脑里,估计有1万亿个脑细胞,这些脑细胞看起来都像是超级章鱼,中间有个身体,带有十根百根或者上千根触须。当人思考产生智慧火花时,它的生物感应是沿着这个章鱼样的结构由中心向四周放射性扩展的,扩展的范围越大,能量越高。这就是思维导图的生理依据。托尼·巴赞在《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一书中概括思维导图有4个基本特征:
(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
(2)主体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
(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
(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
我国从二十多年前引入思维导图的概念,并陆续应用于各个领域。我接触思维导图始于一年前,从参与“思维导图教学法”课题研究(北京市海淀区二里沟学区与美国教育联合会合作项目)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反思,深切感受到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大大提升学生阅读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这一年的研究,我们选取的教学内容是《安徒生童话》(选取20篇精读,其他略读),主要探索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来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让学生自主阅读课外书,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
二、思维导图能够提高阅读能力的理论依据。
1.放射性思维
语文学习的知识面广,思维导图把放射性思维外化出来,适应了语文学习的这一需求。久而久之,学生能自觉把这种思维应用到语文学习中,从而极大提高学习能力。放射性思维指的是来自或连接到一个中心点的联想过程。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思维的外在表现图形,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它总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的,每个词或者图像自身都成为一个子中心或者联想,整个合起来以一种无穷无尽的分支链的形式从中心向四周放射,或者归于一个共同的中心。
尽管思维导图是在二维纸上画出来的,但它可以代表一个多维的现实,包含了空间、时间和色彩。思维导图提供思维的“全景图”,可以使人的思维从焦点问题出发,在不同的分支上无限地发散和延伸,从而突破收敛性思维的束缚,激发出灵感的火花,产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的方案等。同时,它也可以使思维从分支中跳跃出来,随时纵览全局,把握思维的重点和方向,避免无限制和无益的发散。所以说,思维导图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工具和方法。
2.开动大脑
脑科学研究发现,目前人类右脑的开发和利用非常有限。人类大脑的各种技巧如果能被和谐而巧妙地加以运用,将比彼此分开工作产生更大的作用。思维导图利用“左脑+右脑”的“全脑”思考模式,有利于激发大脑的潜能,并使大脑平衡协调发展。无论是在效率、效果还是效益上,思维导图都比传统学习方法更有效。思维导图最直接的作用是利于思考、探究和联想。把知识进行组合、联系和联想,采用发散性思维,突破思维定势,进行知识创新,而这正是思维导图的优势所在。
运用思维导图还能够将人类的不同智能用一种有效的方式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不仅扩展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而且还会在不同智能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甚至产生一种思维的跳跃,将原本不可能联系起来的事物进行创造性的连接,在无形中锻炼了思维,激发人产生一种超出常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这正是阅读能力中非常需要的。阅读要读出深度,鉴赏要赏出水平,都非常需要这方面的训练。
3.启动记忆
图式分析有助于知识的长期记忆。记忆系统可分为三种类型:感知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虽然各种记忆系统都是相互依存的,但将知识从感知记忆融入到长期记忆中的主要途径是短时记忆,或者称之为工作记忆,然而,工作记忆中的输入信息与长期记忆中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在某一时刻只能处理少量的信息,也就是说,工作记忆的信息处理能力只能有两到三个概念。
因此,当有大量信息输入时,就需要有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不断的有序互动。图式分析的特点,就是将知识重组并建构成可互动的概念框架,有助于将输入信息转化为长期记忆。思维导图仅用关键词、图形和连线等,可以把一节课、一个单元的知识,甚至一本书、一门课程的内容“梳理”并“压缩”成由关键信息及其联系所组成的一张图,删除了冗余杂乱的信息,保留了关键内容。这不仅便于加速资料的累积,大大减轻了记忆的负担,而且将知识点依据彼此间的关联分层、分类管理,使知识的储存、管理及应用更加系统化,从而提高大脑运作的效率,使学生在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中能够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思维导图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实践运用与研究。
1.在自主阅读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在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分析,能使困难、复杂的内容非常清晰、系统地凸显出来,因而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内容,更容易地组织和记住所读材料。阅读教学中,将阅读材料中最重要的信息进行组织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它转换成系列图式的形式,使概念之间形成体系和层次,并能方便交互。这样,能帮助我们迅速把握整个文章的意思,并且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更加透彻地理解文章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是基础。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进行高效阅读,有效利用时间。传统的给课文分段,总结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虽然也是一种有用的方法,但它是直线性的,不符合思维方式的特点,在多年的运用中表现出很大的局限,尤其是面对比较长的童话时。例如学生在阅读童话《海的女儿》时,较难把握主要人物。我们就引导学生,传授给他们绘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帮助自己理解人物形象。很多同学通过泡泡图的形式,提取关键词,绘制出了各种图画。
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思维是发散式的,想到了与小人鱼有关的各种因素,包括她的外貌、性格、品质、身世、经历、理想……并且用上了许多描述性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提炼了很多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词语来抒发情感。我们可以说这样的阅读是有深度的阅读。它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与被动,是学生独立、深入思考的结果。同时,学生在绘图过程中,既动脑又动手,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乐趣,让他们对阅读充满更加浓厚的兴趣。
2.在交流活动中依托思维导图,能够促进思维的碰撞,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创设一个平台让学生及时展示,互相取长补短。他们绘制的思维图五花八门,颜色鲜艳,形式活泼。学生自己绘制,自己讲解,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更有趣的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有不同的见解,产生可贵的思维碰撞,将彼此的思维进一步延伸,促进思辨能力的提高。
如对于《海的女儿》中的故事结局,有两位同学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一个认为小人鱼最终变成了泡沫,悲惨地死去,而另一个则坚持认为小人鱼并没有死去,而是变成了精灵,成为了天空的女儿,拥有了不灭的灵魂。两个人的看法不同,整个班级也形成了两大阵营,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发现谁也不能说服谁。于是,大家又开始分头去查找资料,搜寻安徒生的生平资料,重新绘制思维图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再一次的思想碰撞,他们不仅更加全面地了解到作家的生平和主要成就而且更加清晰地明了他的宗教信仰,以及创造这篇童话时自己所处的心境,了解到小人鱼身上有作家自己的影子,包含着他自己对于爱情的幻想,诉说着自己虽爱情无望,却仍旧愿意为了心中所爱的人奉献一切的真诚和勇气。因此,对于童话的结局,他们最终达成了共识:小人鱼的身体化为了泡沫,但她牺牲自我的无私品质令她精神得到永生,三百年后将拥有一个不灭的灵魂。如果我们每个小孩子都能做个令父母快乐的、懂事的小孩,她等待的时间就会缩短。
奥苏贝尔(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即将新知识结合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去,意义学习就产生了。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学生能否得到新知识、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是否有有关概念和新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当学习者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正确联系在一起时,新知识即成为其已有知识网络中一个新联结点和知识生长点而整合到其认知结构中。
而思维导图这一认知工具恰好与上述理论相符,在孩子们自己动手绘制的过程中,他们把知识高度浓缩,将各种概念及其关系进行加工、概括,并以类似于人脑对知识储备的层级结构形式进行排列;在交流与思辨中,它可以作为一种模板,帮助学习者组织、建构知识,并使之概括化、网络化,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其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提高教学效果。思维导图将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用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他们思维过程和知识的整体架构,以便于学生主动地将新知识整合到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3.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比较阅读训练,提升学生阅读品位。
所谓“比较阅读”,就是把两种或多种文章(或语段)对照着阅读,通过辨析其异同,发现其共性和个性特征,以加深认识和理解的阅读方法。比较的目的在于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同中求异是为了明确其差别,以防混淆;异中求同是为了探寻其规律,归纳要点。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比较,分析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增大教学容量,提高阅读效率,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品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安徒生童话中的拇指姑娘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两个女孩子形象,学生分别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运用双泡泡图的形式来对比,分析两个形象之间有什么异同。
通过思维图,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学生非常及时地抓住了两者之间的同与不同。她们出身不同,外貌不同,经历不同,结局不同,但都一样渴望幸福和光明,一样渴望美丽和善良,这都代表着作者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同时,在对比中,学生还发现,两个人物形象代表着作者不同创作时期的风格。《拇指姑娘》是作者早期的作品,因而显得浪漫主义色彩更加浓厚,更加纯真和富于幻想。而《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作者晚期的作品,更倾向于对现实的批判和揭露。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比较是人类重要的思维过程和活动。“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能确定事物异同。因此,乌申斯基也说:“比较是思维的基础。”语文是思维的文学表现形式,只有在比较鉴赏过程中,我们才能发现文本之间的矛盾,分辨出各自的特点,体会出文章的个性,促进对作品的深入分析。因此,比较阅读无疑是有效的阅读方法之一。
借助思维图进行比较,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事物共性,弘扬阅读个性。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和文本搭建比较对话的桥梁,帮助完成比较阅读过程中阅读内容与学习主体的时空对接。但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和点拨的作用,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通过这一过程,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阅读的品位也会逐步提升。
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起着突出的作用。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热情高涨。让学生以此为工具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可以随时交流碰撞,促进思维的延伸与发展,将人才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边思考一边动手,一边分析一边比较,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水平和品位。因而,我会勤于学习,继续探索实践,让思维导图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董建春.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教育[J].教育探索,2001.
[2]托尼·巴赞.唤醒创造天才的10种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艾德华·德博诺.头脑的机制[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4]托尼·巴赞.思维导图[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5]托尼·巴赞.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6]托尼·巴赞.提高语言智能的10种方法(思维导图丛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7]叶萍.“比较”让阅读教学如此美丽[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9·12C.
[8]陈建霞.论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5.
凃红梅,教师,现居北京市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