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贵在于有“疑”
2016-05-14张子庆
读书贵在于有“疑”,这是一个极为普遍而人人皆知之的道理。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者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因此读书皆有“疑”是非常重要的。怎样让学生阅读中生“疑”?尤为重要。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要使学生会读能读,就必须从课堂阅读教学抓起,从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和学生习惯抓起,通过文本阅读,理清思路,理解主旨、把握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进而积极主动思考,获得思想启迪。这些从哪里来,必须从阅读中来,从阅读中生发“疑”,然后质疑——释疑——无疑。最终达到阅读能力的提高。
从事语文教学三十余年,感受最深的是,不少教师阅读课上学生没有“疑”,学生自读课文,不会“疑”。长此以往,阅读教学一直在髙耗低效中徘徊。那么,如何才能从阅读中产生“疑”,疑点从哪里产生?从而达到提升阅读水平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呢?我认为:
首先,抓好课堂,用好文本这个载体,解决基础层面的“疑”。教师要以课本为本,从基础抓起,解决课本中的“疑”。以此来培养学生阅读文本时有“疑”的意识、良好的阅读品质和习惯,这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必要的条件。
一般在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弄清阅读的重点目标,然后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着力解决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因为它是编者设计的“疑”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把握作者,从而达到阅读的效果。这些“疑”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能体现课程标准的,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在有效的时间段内,读懂文本,弄明白这些问题,也就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课堂上每节课都坚持下来,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开启兴趣和心智,切实提高基本素养。
比如,七年级课文《散步》(人教版)阅读时,要先看所在第一单元总要求,“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结合提示和课后练习,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深化理解”这就提前明确了最基本要寻找的“疑”的要点和地方。
再看《散步》的阅读提示是:“一家三口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这个平常的小事,体现了温馨的亲情,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道”“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从这里可以产生很多“疑”点,可以问几个“为什么”。
最后,还要重点看课后《研讨与练习》:一、本文的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来确定的,你觉得这个题目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题目,并说说你的理由。二、“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三、找出课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结合上下文仔细品味,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第一个是从“题目”入手的质疑;第二个是句子方面的“疑”;第三个是写法上的“疑”,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学生通过努力自己基本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是达到了课标要求最低的标准。
以上这三看,就是解决最基本的“疑”,主要是就文而文,是教材规定的,这样的“疑”是事先预设的,不是学生自己的“疑”,因此,只能是最基本层面的“疑”,解决了这些也就基本上达到了课标要求的目标。
第二,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疑”问。这不再仅是简简单单的表层问题,而是将学生阅读引向深入,在阅读中产生感悟、在阅读中产生思考、在阅读中产生智慧和灵感,让阅读走进生活,让生活提高水平,让精神更加愉悦,真正使阅读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这是阅读达到的较高层次的目标。
比如,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除了完成课本要求的问题外,教师教给阅读方法,将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寻“疑”解“疑”。具体方法是将同一类事物放到一起进行比较,从而生发出新的“疑”,这有助于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理解,提高阅读的水平。阅读《爱莲说》时,学生能发现文章中充满了“爱”——“可爱者甚蕃”。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菊”,“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这些爱有什么分别吗?通过比较将“疑”引发,从而进入思考,把阅读引向深入。
从不同视角发现“疑”,也是将阅读引向深入的重要途径。一是从小处细微处研究文本中有值得“疑”的地方。比如:一个词语、一个标点、一个句子都是可以发现的地方。二是局部或者部分研究,容易产生有“疑”的地方。比如:一个段落、一篇文章、一个单元或者一本教材,从结构、表达方式、手法、体例、思路选文特点等入手,生发出来的“疑”,这种“疑”就更进一步了。三是从大处着眼产生的“疑”,这是较高水平的阅读才有的结果。比如:语文课程、教材编写意图、语文课程目标和标准以及阅读评价等生发出来的“疑”。
以鲁迅的《故乡》为例,不仅要从小处着眼,看鲁迅在文中用词用语的特点,还要从全文整体探究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命运,作品表达的主题等“疑”点,除此之外,还要从更高更远的视野审视课文,阅读课文,发现更深层次的“疑”,达到提升阅读的整体水平。思考《故乡》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些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应该用多长时间阅读?……这样想,《故乡》这篇文章的阅读便能够形成意想不到的秀美风景。因此,以文本为本,以课文为圆心展开阅读,产生不同的“疑”,就会收获不一样的感觉。
第三,通过类比和延伸的方式,生发“疑”点,加深阅读理解。
这是阅读教学最高的目标。这些“疑”从哪里来,如何生发“疑”会“疑”,需要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阅读时,要结合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学生生活,才能生发有价值的“疑”。
当前中学生阅读的现状令人忧虑。从现状来说:不少学生讨厌读书,不会阅读。随着商品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冲击,一些学生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学生群体中很少有那种广泛涉猎、求知若渴的追求;很少有像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图大志;很少有饱读诗书,刻苦学习,成为像钱仲书、陈寅恪那种满腹经伦,让万人敬仰的大师的个人追求。急功近利,追逐时尚,贪图物质享受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阅读往往量少、面窄、质差。
要改变这些现状,教师要做的是:一是进行同类文章类比而后生“疑”,如:读鲁迅的《生命的路》,可以同时阅读巴金的《生命》、席慕蓉《写给生命》等进行比较,生发“疑”点,产生思考,提升对生命的理解。
二是学生学习教材中的老课文时,结合阅读前的提示并结合学生生活适当提出要求,从而提高阅读的品质。
学习魏巍《我的老师》后,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老师或心目中的老师,并结合自己的现实生“疑”,谈谈魏巍的老师是不是你理想的老师等。
三是给学生讲清文本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启发学生思考和“质疑”,从而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达到阅读的目标。
杨绛的《老王》,叙述的是文革时期的事情,一般老师的解读落脚于“命运”上,认为“杨绛对于人各有运,有觉察,有感悟。”对于“命运不平”,有感叹、有哀婉;“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有惭愧、有愧怍。立足文章实际,可以看出在人物身上确实体现了命运的问题,但是文章的主体内容不是这些。应该是作者和老王之间的交往,是老王对待我们的种种善行,以及“我”关心老王的种种言行。要弄清这些,就要了解文革时期的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但这些距离学生已经久远了,教师只有紧密结合学生实际讲清,才会发现阅读的“疑点”。在一次公开课上,学生通过了解背景后,提出三个“疑点”:(1)杨绛为何对老王临终前送香油、大鸡蛋时外貌进行描写。(2)作者明知老王会很快去世,为何十多天后在碰见老李顺便问他的情况?(3)当得知老王去世,为什么“没多问”丧礼和相关事宜?学生如果没有结合实际和背景是提不出这些“疑点”的。有了这些问题,学生对于人物的理解就更加深刻。这种方式的生“疑”是学生积极建构阅读体系和知识体系的过程,是生“疑”的最高方式。
无疑不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这正是阅读的要领所在,阅读教学讲的就是把文章读懂、反复思考,在文章基础上生发出“小疑”——大疑——无疑,这是阅读的规律,阅读必须有“疑”,有“疑”,才能有“思”,有“思”,才会有“悟”,阅读的真谛也许就在于此。
张子庆,教师,现居河北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