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点不在于剧情多激烈,而是人有多纤细

2016-05-14张薇卢安琪

人物 2016年9期
关键词:虚拟实境李安天才

张薇 卢安琪

“写作入门,3分钟讲出好故事”,《小说课》的作者、台湾70后最会讲故事的人许荣哲,在北京开了一场持续两天的写作课,售价2200元,70个名额很快售罄。

在讲故事已成为一种商业策略、从好故事到热门IP似乎只有一步之遥的年代,许荣哲解剖故事的一招一式,在他看来,故事是最原始的虚拟实境,像海绵体一样能包含任何你想要传递的信息。

人物PORTRAIT = P

许荣哲 =X

P:你的书和写作课在罗辑思维上发售时,推广语是,“市场、销售、公关、宣传等工作的本质都是:沟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一切产业都是媒体产业。”这个说法会不会夸大了讲故事的重要性?

X:夸大本来就是故事或文学里的某一种本质。逻辑思维在讲这句话的时候,是一个广告的概念。它不是在陈述一个百分之百的事实,它在说个故事给你听。我们容易被故事吸引,被故事里面放大的那个处境吸引。以故事的角度来讲我觉得是合理的。

P:你觉得一个好故事的标准是什么?

X:简单来讲就是跟你的沟通对象产生共鸣。一个可口可乐的广告,1971年拍的,不同种族的年轻人在山丘上唱歌,喝可口可乐。为什么这支广告是可口可乐有史以来最经典的一支?1971年,是越战后期最胶着的时候,美苏冷战的时候,东西德分裂的时候,朝鲜战争的时候,全世界的烽火连天。在那个年代,有天打开电视看到一群来自各地的年轻人,唱着一首《我们可以让这个世界更美好》的歌,眼泪都掉下来了。处在那样的时代,和平有多么难以到来,可是我们还是去期待它。

假设你的故事是拿来沟通的,那么共鸣点就是最大。

P:不管非虚构还是虚构,大家在讨论写作时,总会提到:写作是可以被训练出来吗?

X:我是读理工科的嘛,后来去编剧班学小说,第一堂课就被震撼到了。老师说,10分钟之内教大家会说故事,他教了一个说故事的公式,七个步骤,人物要有目标,紧接着要给他阻碍,有阻碍之后他开始努力,然后得到一个结果,结果通常不太好,要有一个意外把他往回拉,意外之后就会转弯,转弯后得到一个新的结局。老师说他花了30年时间,总结出一个这样的公式。我一个不会说故事的人,但在那个瞬间,我有一种我会说故事的冲动了。

能不能被训练,百分之百可以,可能不能被训练成天才,不可以。天分跟技巧之间,在某个点上相遇,需要时间。你开始学的技巧是生硬的,但随着时间演进,每个技巧都会变成像从你身上流出来的。

P:你在写作课上是鼓励说谎的。你说过,好的说故事的人不断偷换概念,重点是会让人愉悦,还是痛苦。你怎么训练“说谎”这件事?

X:通常第一堂课自我介绍,大家叭啦叭啦,乱讲一通,很无聊。我就讲,下礼拜再自我介绍一次,要在你的真实人生里面加入一个虚构。在沙丁鱼群里放入它们的敌人,它们更活蹦乱跳,这叫鳗鱼效应。你的故事为什么无聊,因为里面没有鳗鱼啊。

那个同学本来讲了一个故事,哦,我是一个剧场的团长,剧场很难经营,很惨。他大概讲了不到30秒,你可以看出那个沮丧。加入一个虚构进去,他就把李安加进去了。他说他们在演出前吃了一个最后的晚餐,大家觉得团长要宣布要解散了。吃完饭,他发现那餐厅里有一个人,就是李安。他鼓起勇气拿张票给李安。演出过程中他一直在看李安有没有来,结束的时候,他走出剧场,李安站在门口。李安说我迟到了,不好意思进去,在门外看了,我给你两个意见,第一个意见就是你演得非常非常差,请你永远不要再演戏了。第二句话是,写这个剧本的人是个天才,无论如何一定要继续写下去。剧本就是他写的。讲完之后,李安走了。他把手机里要解散剧团的简讯删掉了,发了简讯给所有演员说,我们是天才,必须再继续努力。

这是他虚构出来的故事。可他讲完的时候,我们哭了。讲到一半他自己也哭了。你就知道故事的力量是什么,假的里面传递出他对自己的认同,这才是他要讲的故事。

P:为什么虚构的东西反而会更有力量?

X:一个是他在这个虚构里放入了一点点技巧,第二个就是,他在这个故事里面放入了他的处境跟感受。你用了某种技巧让我们进入你的情境里面,跟你进入那个超级沮丧的情境,你从里面逃出来的,我们也被励志了。

人很复杂,人接受的不是一种直接语汇的信息,而是一种体验式的。故事最接近体验。现在很红的虚拟实境或者密室逃脱,都是在越来越接近那个真实。可是在接近这个真实之前,人类已经用了几万年的东西就叫故事,故事就是一种身临其境。

P:故事是最原始的虚拟现实?

X:对,故事就是最原始的虚拟实境。我们在故事里面可以不断去塑造各式各样你所需要的张力。只要会说故事,再怎么平凡的东西都会被拉出一个高低差,反差,高潮的东西出来。故事是一个海绵体,太容易包含任何你想要传递的讯息了。偷换概念,转换叙述,制造高低落差情绪起伏,你所希望的东西都可以在故事里做出来,这就是它可怕或者厉害的地方。

P:好的故事是由好的情境来搭建起来的。

X:对。你不能讲一个遥远的、我们无法置信的东西。情境非常有用,会让我们身临其境,我们无法真的面临危险,但我们喜欢贴着那个感受去跑。这一两年有一个很短的故事传出来,大陆有个人要离职了,写了一封字条给主管,上面写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只讲了两句话,就搭了一个这么辽阔的场景,打动人心。所以故事可大可小,一两句话故事的力量可能也不会差。

P:故事的世界是鼓励可能性的。你会如何带领写作新手碰触这种可能性?

X:一次课堂,来的都是一些妈妈。我就讲一句话,你们这个族群是最不利于写小说的。因为你们被现实绑得最紧,柴米油盐酱醋茶,把你们绑得太紧了。我跟她们开玩笑说,还好,我是个天才,只要一句话就破解你们的现实感,你只要在小说里面第一句话写着“我死了”,从“我死了”开始写起。死了之后会通往哪里?带着这个未知的想象,她可能走到一个从来没想过的答案去的。

小说不只允许你虚构,还强迫你一定要虚构,所以当然要从拒绝现实开始。

P:在《小说课》中你反复提到了“黑暗之心”,一个好小说要具备的“黑暗之心”是指复杂幽暗的人性吗?

X:我们都以为死亡最大,这种判断是错的。为什么那么多人自杀,因为他生命中发生了一件比死亡更巨大的事情。我举了6篇短篇小说来讲黑暗之心,就是人心中有些东西是不可以告诉别人的。隐藏在心中的事情比死亡更巨大。所谓耻感是有不同程度的,有些人需要巨大的耻辱,有些人只是轻微的。讲个故事,一个人在约会时把酱油滴在鞋子上,他开始紧张、发狂,躲进厕所里用各种方法刷,可油渍越来越大,最后他自杀了。为什么故事可以成立?故事的重点不在于剧情多么剧烈,而在于人有多纤细。

P:所以一个人写故事或者小说时,也是在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X:对,我可以去创造一个变性人的小说,可这些光怪陆离的小说,充其量一生就写一两次。有一种类型的小说,一辈子一直在写,那就是脱不掉的本质。一辈子让你关注的,就是你最在意、说出来会痛苦不已的东西,会不知不觉透露出来的黑暗之心。

猜你喜欢

虚拟实境李安天才
青梅竹马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天才or怪咖
2016年科技趋势 下一个改变你我生活的装置:虚拟世界
天才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