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举起照亮的火把

2016-05-14秦锦屏

岁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叔叔草原孩子

秦锦屏

1

很多文友都跟我提起过刘满衡先生。他们说,刘满衡是个诗人,洒脱豪迈,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兴致高时,手舞足蹈!

他们说,刘满衡是个摄影家,有时为了抓拍一个好镜头,会不管不顾,“噗通”跪地,举起镜头“咔嚓咔嚓”整半天,等站起来时,膝盖上满是泥屑,他全不在乎,兀自举着相机嘿嘿直乐。

还有人说,刘满衡是个有赤子之心的老顽童,无论是大饭局、小茶聚,他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言语投机,就拉着人家滔滔不绝,句句都掏心掏肺。话不投机,拂袖而去,留下一堆人面面相觑,气得召集人跺脚、瞪眼。

我第一次“见”刘满衡先生,是一本厚重的摄影集上的作者照——头戴牛仔帽的刘满衡,眺望着蓝天白云的远方……

此后,我因接手一套文化丛书的编辑工作,与刘满衡先生有些许工作接触。这才发现:先生原来不是蒙古人,他是“雁过衡阳”的湘中人,热爱草原文化的他,生性豪爽,崇尚自由,醉心文化,是个尽职尽责的文化官员。他曾提出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口号:“让文化走进社会,融入生活,服务百姓”。那些年,他分管的辖区内,各项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引得各大媒体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

去年,广东省一个著名编辑陈惠琼打电话给我,说是让我帮忙完成一个重要的采访任务,受访的人在深圳,他是一个低调的爱心人士……

2

十年未见,他还是那个热情和蔼的老领导。

因为这次近距离采访,我对刘满衡先生的认知有了新发现。

热爱摄影的刘满衡没有想到2005年走进他镜头内的那个彝族女孩,会改变他今后的生活方向。

一次采风途中,刘满衡抓拍了一组人物照。在路边小憩时,他不断回看镜头——那个衣着朴素,背着一大筐柴,走在崎岖山路上的小女孩,眼睛明亮,眼波里有一种不符合她年龄的欲说还休的渴望和孤寂。他反复欣赏这张照片,心里琢磨着,给起个什么标题好呢……这时,路边一个背柴火歇脚的村妇搭话说她认识这个女孩,而且是这个孩子的婶婶。这个邻家婶婶还告诉刘满衡,这个女娃娃的命很苦,父亲去世的早,母亲在她七岁的时候改嫁了……刘满衡的心突然被揪住了。他提议由婶婶带路,去孩子的家里看看。

这哪里是家呀!篱笆稀疏,破旧的房子摇摇欲坠,昏暗的堂屋里没有几样像样的家具……刘满衡让人找回在地里干活的小女孩,女孩蜷缩在大人身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盯着面前这个陌生的客人。刘满衡亲切地询问她,在哪里读书,喜不喜欢读书……女孩慌乱而又认真地点头。

刘满衡当即决定,他要对这个孤苦的孩子施以援手。

女孩和她年迈的婆婆愣住了,在邻家婶子的及时提醒下,婆婆才慌忙说:谢谢,谢谢,谢谢好人呐!

从此,刘满衡心里有了一份遥远的牵挂……十多年,这个小女孩从小学五年级一直到高中,学习、生活一切用度都由刘满衡来负担。她的考学、转学、工作分配也是与刘满衡商量后决定。

后来这个小女孩的婶婶得了急病,小女孩打来电话求援,也是刘满衡及时给他们解了燃眉之急。婶子病愈后,去浙江打工,专门从浙江打电话来感谢刘满衡,一是表达谢意,二是表达歉意,她说:好心人啊,我们一家欠您的太多了,无论是人情还是钱,我们这辈子都还不上了……

电话这头,刘满衡朗笑着安慰她:“我从来就没想过要你们还……多保重!有困难,就给我打电话!”

3

那对幸运的彝族女子并非是刘满衡先生唯一给予过帮助的人。却是因为她们,开启了他的千里助学之路。

来自内蒙古,今年22岁的乐头,永远忘不了来自深圳的刘叔叔。

相比草原上其他那两百多名孩子,乐头是幸运的。因为他见过恩人刘叔叔。虽然只见过一面,但是,永生难忘!

此前,乐头曾无数次遥想过这个好人的面容,期待着见到他,印证自己的猜想。那天,旗里一位女干部阿拉藤花急急忙忙赶来告诉他的家人:“快点,带上孩子跟我走,那位汉族的赛达日嘎(好干部、好领导)到了阿拉善左旗,想见你们……赛达日嘎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不多!”

就这样,9岁的乐头见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刘叔叔。

至今,乐头都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在舅舅的陪同下赶到了刘叔叔下榻的宾馆。初见恩人,我和同去的几个受资助的小朋友哭得是稀里哗啦,真心是很受感动,很感激刘叔叔。刘叔叔很亲切地安慰着我们,询问我们的学习。还记得他问了我们的名字在蒙语里的意思,我是不太清楚的,舅舅告诉叔叔是“光芒”的意思,刘叔叔很高兴地笑了,表示喜欢。之后我们又一起合影留念。离别时我又是没忍住泪水……

如今,乐头已经是中国农业大学大三的学生了,十多年来,他从来没有为学费发愁过,那个只见过一面的刘叔叔一诺千金,年年岁岁,不改初衷。乐头的心始终是暖暖的,因为有个好人,在千里之外牵挂着他,鼓励着他,支持着他!

而乐头至今也不知道,当天坐在宾馆的标准间里,等待他和小伙伴到来的刘满衡,在前不久才刚刚做了癌症化疗手术!这场大手术让他身体透支得厉害,家人和朋友都劝他好好呆在家静养,但是他惦记着孩子们,执意要去看看他们。

那些天,内蒙古的天气真是糟透了!一改往日的青天朗日,天天狂风肆虐,飞沙走石,满大街都是戴着口罩低头匆匆赶路的人,人们见面不敢开口说话,一张嘴,就添一口沙子。但是,刘满衡风尘仆仆地来了,他要看看他惦记的孩子们。他不仅仅如约而至,还带来了深圳爱心企业家,带来了深圳狮子会等各界的爱心人士,他想让他们一起见见这些草原上的好孩子,让他们接力为草原上的孩子们做点事。

刘满衡也忘不了和孩子们见面的情形。好客的草原同胞安顿他们坐下,热腾腾的马奶子酒摆上桌了,绵长的蒙古歌响起了……孩子们很高兴地围上来,为他和同伴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

“那天,有两个孩子穿着长袍子,也有穿着汉服的。孩子们很拘谨、腼腆。说话是问一句答一句,当时我很想和孩子们多说说话,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困难……我自己的力量微弱,我希望朋友们了解情况后,都能尽力相助……因为这些孩子们家里的情况普遍不好,有的家庭只有百把只羊,天天等着拿津贴救济来糊口度日。有一个家境稍微好一点点,有400多头羊,但也是勉强够生活,孩子的求学也成问题……”回忆到这里,刘满衡先生叹了口气,以手扶额,良久沉默。

4

刘满衡先生有一个“百宝箱”,打开来,里面是捆扎得整整齐齐的书信。这都是孩子们给他汇报学习成绩、交流思想情感的“家书”。他也常常不厌其烦,回信鼓励孩子们,疏通他们的心结,解决他们的各种困难。除了书信,还有的孩子写给他的原创诗歌,字字句句,情感沛然。刘满衡先生对其中的诗句能脱口而出。他还珍藏着一份长长的名单,上面记录着受助孩子们的姓名、家庭、出生年月、就读情况,表格最后一栏备注着何时该寄学费了,何时该高考了,一目了然……他一次次地摩挲着花名册,仿佛抚摸一个个孩子幸福的脸庞。

有人故意问刘满衡先生资助几个孩子,他迟疑了一下,呵呵一笑。

他不想别人知道这些年他默默做过的好事。

这次,我打出“奉命采访”的招牌,才使他开口“实话实说”。

不用看资料,他对孩子们的情况也是如数家珍:“那个傲云图雅会写诗,这孩子很有灵性。她爸爸的眼睛视力很弱……她在乌鲁木齐农业大学读书,学的是兽医,再过一年就毕业了,她说,毕业后,会留在草原上当兽医……”

“包晶晶是个领袖型的人,她现在在成都电视台工作,这个能干的姑娘,以后不得了!”

“马蕾在咸阳师范学院读书,毕业后在咸阳一所中学教书,前年当妈妈啦……这孩子,如今长大成人啦!”

不仅仅对孩子们的情况他了如指掌。对孩子们父母亲人的情况他也熟记于心。

“布音达来的爸爸常给我写信,他的汉字写得很漂亮!”

“策仁米都格、包仁莫德格马上读大学了……”

“雅茹这个姑娘,非常喜欢摄影,自打看了《国家地理》,就想要用镜头把大美中国都记录下来……像这种情况,我肯定支持,当然要支持,知道她的心愿后,我给她汇款,让她买相机……”

“乌仁高娃很有经营头脑,现在开网店,卖手表……”

“我有他们好几个人的微信,常常在微信上和他们互动,很方便,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

整个采访不到两个小时,话题也涉及到文学艺术。对于艺术作品的创作、打造、推送、宣传,刘满衡先生或慷慨陈词,或指点江山。对于作家与人民的关系,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愿望。这些话题扯开,就是他密不透风的长篇大论和一连串的疑问句、感叹句!我深深懂得,那是一个文化人对文化事业的执著与追求!一谈到他资助的那些孩子们,他就“温柔”了,他陷坐在沙发里,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声音浑厚,眼神悠远,历数着每个孩子的故事,像一个盼归的慈父,讲着讲着,眼神亮闪闪的……

他的故事讲完了,我却走进了他长长的故事。

5

十多年来,刘满衡先生走遍了云南、内蒙等地。阿拉善、东乌旗……遍布他助学的脚印。他不断把广东当地的企业家和爱心人士组团带到草原,穿针引线,帮他们结下一对对的善缘。

刘满衡先生说,我第一次去草原,看到蓝天白云,想起中学时课本上学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感觉到一种天高地厚的大美!唱起悠扬的草原歌曲,我感悟着草原文化的魅力!当我深入草原腹部,看到那些渴望读书的孩子,我为他们的孜孜求学的精神所感动,从1996年到2013年,我连续9次去到了草原。如果说,之前去草原是为了追逐草原的美景,体味草原风情文化,而后来,是因为草原上有亲人,有我的孩子。我把我的朋友们带到草原上去,是让他们了解草原生活,了解草原文化,感悟人世间的人情温暖,在别人成长的过程中以身作则,起到正面鼓励作用……我不希望任何人来感谢我,我只不过是做了一个热爱乌珠穆沁草原、热爱蒙古族民族文化、关爱蒙古族群众的人应该做的事!

令刘满衡激动的是,2010年他见到了图雅和雅茹。她们不再是当年那对低头不语、胆怯羞涩的“小家伙”,已经出落成大姑娘了,言语大方得体,还为他唱起了草原的歌曲……此情此景让刘满衡顿时热泪湿襟。

雅茹当天知道刘叔叔要来草原看望他们,高兴坏了:“本来嘛,那天,我要在牧区剪羊毛的,知道消息后,就等在县城里……只为了见到他一面,亲手给他献上最美的哈达!”

为了去草原看望那些孩子,为了自己的助学心愿,刘满衡先生曾数次露宿在草原上,晚上看星星,早上迎朝霞,千里奔驰,风摧沙埋,他没有觉得辛苦。他也从不把自己当成救世主。他觉得,做好事,分担人家一点困难,始终是微不足道的。只要所作所为能给人家一种正能量,一个正面的精神支撑,何乐而不为呢?

如此看来,刘满衡先生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人,乌珠穆沁草原是他的第二故乡,宣传文化曾是他的事业,但爱心助学是他一辈子的事业。

我同意文友们的说辞,刘满衡是热情豪迈的诗人,是追求真善美的摄影家,是多愁善感又横刀立马的英雄!我更欣赏他对自己的评价:我是一个凡人,上有老,下有小,也会在生活中饱受压力,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在这繁华的人世间,我只是个过客,面对贫弱,我无非就是停下来,站在路边,打了个火把,给他们借了点微光……

猜你喜欢

叔叔草原孩子
讲解《草原图》
长腿叔叔的三次长高
为什么不能蒙着头睡觉?
可可托海的草原
熊叔叔
熊叔叔的生日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