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2016-05-14江正
“联系生活”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指导思想。乡土文化与语文教学具有紧密的联系。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其语文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课改背景,呼唤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并试图找到两者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激发学习兴趣,继承弘扬家乡文化。乡土文化就是在某一特定地域中发端、流行、并且长时期积淀的,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生态文化的总和。它明显地表现为一种意识形态,例如民风民俗,即个体出生和成长地方的社会发展、地域特色、文物古迹、自然景观、历史变迁、地名沿革、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语言文化等。
乡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然环境:乡土的地形、气候、地质、水文、动植物和土壤等。这是人类生存所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第二类是人文环境:人类在乡土中的有形建设(如交通、聚落、经济活动等)和无形的建设(如文化、风俗习惯、语言等)。第三类是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团结、关怀、包容、合作等。最早的知识产生于乡土沃野之中,人类的原始教育起源于乡土教育,而乡土教育离不开乡土文化。各地在自身的历史长河中,必然会形成有地域特征的乡土文化。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研究、探讨这种本土文化,去开垦、培植这块百草园,不仅是充分利用优秀的语文课程资源,而且对学生乡土情结的影响将更加丰满和永恒。
一、乡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一)迎合当今时代发展。乡土的就是特色的,把乡土文化穿插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契合地方特色发展战略的选择。浙江省文化积淀深厚,提出要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积极开展“种文化”系列活动,以此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把乡土文化引入中学语文教学,符合我省文化活动的战略方向。要增强地方特色竞争力,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而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大力挖掘整理、丰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题材,正是语文教师借助一尺讲台,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
(二)助推新一轮课程改革。从教育本身来看,新一轮课程改革为乡土文化进入课堂创造了条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就明确要求“广泛利用校外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利用和开发。”因此,开发乡土资源,整合生活资源,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将课本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让乡土文化成为得天独厚的学习资源,应该成为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三)传承发扬民族历史文化。目前,中小学生课堂上学的都是统一的教材,而本土历史文化的教育几乎是空白。加上学校环境相对独立,学生大多埋头读书,社会接触面相对狭窄。许多学生虽然来自本地,但对本地的风土人情、基本概况并不十分了解。没有对本地历史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就谈不上对家乡发自内心的热爱,更谈不上有意识地保护、传承和发扬本土的历史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本土文化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真正在知家乡中爱家乡,陶冶爱国主义情操,还可以为培养乡土文化研究的后继人才打好基础。
(四)有效提高学生学语文兴趣。让语文走近家乡的山山水水,走近家乡各种民俗文化,感受体验本地的风土人情,不仅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得到阅读等能力的培养,而且也必定增强学生对本地人文地理的求知渴望,由此进一步推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中融入乡土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符合这一真谛的内核。
二、乡土文化是优质的课程资源
龙游历史渊源流长,文化积淀丰富,其历史沿革、民俗文化、典籍篇章等方面的收集整理都有一定的成就。地方志上记载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记载着历史长河中文人墨客的佳作名篇。这是语文教学鲜活有力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些优质资源,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下面就此作一简要分析。
(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据可考史料,夏商时龙游为越地,春秋称姑蔑,后属越国,具有“浙西文明发源地”之称。秦始设太末县,是浙江省历史上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龙游历代人文荟萃,素有“儒风甲于一郡”的美誉。南朝徐伯珍箬叶学书,淹通经史,成为传诵佳话;唐徐安贞、宋刘章、汪应辰、余端礼等,亦官亦儒,立业著书堪称典范;宋末元初民间天文学家赵友钦,《革象新书》巨著影响至今。现代的余绍宋、华岗、水利专家何之泰等,群彦争辉,各领风骚。由于人杰地灵,古代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唐代著名诗人杨炯、宋抗金名将宗泽曾任县宰;加之山水隽秀,顾况、孟郊、李商隐、罗隐、陆游、杨万里、徐渭、郁达夫等众多文人儒士均在龙游留下了笔墨行迹。
(二)文化灿烂,艺术纷呈。龙游的姑蔑文化、商帮文化、石窟文化、龙文化等底蕴深厚,特色明显。各种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是婺剧主要发源地之一,越剧、睦剧、木偶戏、马灯戏等都有流传;龙舞、狮舞、貔貅舞,采茶灯、马灯、小脚灯等民间舞蹈、灯会名噪省内外;《范宰相与鸡鸣堰》、《十殿九塔》、《吆牛小鬼勿是人》、《蛮娘哭嫁女》等民间故事、歌谣则别有风味。
(三)名胜众多,景观奇特。龙游境内山水隽秀,自然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颇具特色,三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00多处。近年来发掘的龙游石窟,其宏大的气势、科学的结构、精美的修饰、扑朔的谜团,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集元、明、清建筑精华的民居苑,是全国两处古建筑异地保护单位之一。这些景观为组织学生开展调查、采风等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特产丰富,独具风味。龙游小辣椒、发糕、志棠莲子等名品特产,以及“三头一掌”等各种独具特色的小吃,都有自身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了解、探究这些特产、小吃的特点以及背后的故事,是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最好注脚。
三、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乡土文化内容
1、课堂导入就地取材。成功的课堂导入往往有先声夺人、事半功倍之效。利用身边的文化现象切入,更贴近学生生活。如学习《雷雨》这篇剧作时,引电视剧《梦回春谷》作为导入,因这部电视剧是2006年在龙游民居苑拍摄的,就地取材,且两部作品情节有相近之处,写的都是大宅门的家族恩怨,能够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2、师生互动不忘乡土。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及时穿插带有乡土特色的内容并加以引导可以在课堂中营造兴奋点。如《五人墓碑记》一文里,有“以大中丞抚吴者”,中丞毛一鹭原名毛汝麒,在文中的形象并不光彩,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可他却是龙游人,课堂上抛出这一事实无疑具有极大震撼力,学生的兴趣马上调动起来了。同时还可以把相关史料、他的文《文昌阁记》、诗《游翠光岩》作为辅助教材,让学生对毛汝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据《龙游县志》记载:毛汝麒“全活饥民以万计”“尤多擒剿之功”,对龙游的父老乡亲也有诸多贡献。
3、课外作业引导探索。改进以考查学生知识点为目的的作业形式,“更关注学生能否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吴永军《新课程备课新思维》)。课后作业内容由课本延伸向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应用中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如学了李商隐、陆游等人的诗作后,根据作者和诗歌的相关性,把相关诗人抒写龙游的诗文进行整理,由学生比较鉴赏,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鉴赏能力,达到“教”是为了“学”的目的。
(二)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乡土文化气息
1、语文知识积累整合方面。字、词、句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生活处处有语文,走在大街小巷,各种招牌、横幅迎面而来,其中不乏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看到“姑蔑食府”,可引导学生认识“姑蔑”一词的由来,并注意“蔑”的正确写法;看到“千古之谜——龙游石窟”的广告牌,听到“龙之游,人之居”的县歌歌词,可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及虚词的作用;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城市的店名、招牌等作一番评点,评选出最有意思的公共文句,找出错别字、病句并帮助纠正,以净化城市的语言文字环境。还可以介绍柳营、徐均生等龙游当代作家及其作品给学生,引导学生关注本地作家的创作状况,以此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
2、古诗文感受鉴赏方面。根据文言文的作者、体裁等相关性,将本地的相关文章作为必修课文的辅助性教材。比如在学习碑文或韩愈的《吊十二郎文》等文章时,引入韩愈的《徐偃王庙碑》,因徐偃王是龙游人的先祖;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时,引入杨炯的《浑天赋》;学习归有光的文章或序言类文章时,引入归有光的《送童子鸣序》,童子鸣是明时著名的龙游书商,还有王世贞、胡应麟等许多名士都著有相关文章。从而在阅读中体味家乡文化的多姿多彩,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把孟郊、李商隐、朱熹、陆游、姜夔等人抒写龙游的诗文作为阅读材料,使学生感受本地悠久璀璨文化的同时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如孟郊的诗《姑蔑城》:“劲越既成土,强吴亦为墟。皇风一已被,兹邑信平居。抚俗观旧迹,行春布新书。兴亡意何在,绵叹空踌躇。”并与刘禹锡的怀古诗《石头城》作比较,体会国家兴亡、世事兴衰的情感,也由此了解姑蔑城的历史变迁。
3、语言文字应用拓展方面。“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普通高中语文课标准程》),这就要求写作要开阔视野,尽可能地做到由感而发。对学生的作文,提倡用真情写身边的人与事,抒真挚的感与情。游览了龙游石窟,让学生用自已的笔描绘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千古之谜;看过了荣昌广场,亲身体验了龙游灿烂的历史,并写一写今天安居乐业的百姓;还可走近自己的祖辈、父辈,家乡的老红军、老艺人,了解本地的乡土文化和风土人情,了解历史进程中感人的事迹,写写家乡生动感人的故事、村庄历经的沧桑。让作文走进学生身边的世界,才会有生动活泼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感情。
(三)开展各种语文活动
1、编纂配套教材。在掌握本地文化典籍资料的基础上,教师根据统一教材内容,将相关性强的乡土素材纳入教案中,并制定目录以方便补充和查询。如此不断完善,形成乡土气息浓厚的辅助性教材。在条件成熟时,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大成果编印成书。
2、收集整理资料。乡土文化资源很多是散落的、零碎的。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分布广的特点,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整理乡土文化素材。可利用节假日有计划地走访古桥、古镇、古宅、庙宇等遗迹,对姓氏宗族、祭祀庙会、歌谣以及民间舞蹈等作深入了解,搜集方言特色较浓的惯用语、谚语、歇后语,如此等等。结合随笔,让学生把收集、调研的成果作为家乡园地栏目定期撰写。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拓宽了知识面。
3、开展特色活动。除教师上课穿插乡土内容外,为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定期为学生提供展示乡土文化成果的平台。课前可以开展以“说家乡、爱家乡”为主题的讲演活动,可把精华内容在校园网上张贻,还可以邀请本地的老党员、老艺人到学校举行乡土知识讲座或表演。到学期结束,把精华文章整理成班上的《家乡集萃》,供大家阅读。
语文教育要介入生活。语文教育一头联着课堂,一头联着生活。两头热,两头相联,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远离生活,脱离生活,是走死胡同。
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适时、适量、适当地渗透乡土文化,会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增强教学趣味,拓宽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情感,感动学生生命,语文教学也将因此成为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构架。
参考文献:
[1]余绍宋.龙游县志[M].语丝出版社,1999.
[2]陆民.姑蔑历史文化论文集[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
[3]吴永军.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江正 浙江省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 3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