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熟”材新用·管鲍之交

2016-05-14钱金涛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公子纠鲍叔老母

钱金涛

[“熟”材展示]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第二》)

[ 运用方向]

一、管仲的角度

1. 历经失败不沉沦。管仲经历的失败很多:“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三仕三见逐”“三战三走”,但他没有被失败吓倒,沉沦不起,反而更加振作,努力寻找机遇。

2. 不重小节而谋发展。公子纠被杀,与管仲一同辅佐纠的召忽自杀殉主,而他却甘愿“幽囚受辱”,是因为他“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追求最大限度的人生价值,乃大丈夫也!

3. 轻视名节而重亲情。“三战三走”是因为家有老母。心系父母,重视亲情,恰是人性的体现。孝顺是善良、有爱心的表现,也是他当宰相以后能顺应民心的基础。

4. 锁定目标而求逆袭。当年的管仲可以说是出了名的“窝囊废”,在事业上留下很多不良记录。但是他能忍受挫败,磨砺意志,最后成功逆袭,当上“能臣”。

二、鲍叔的角度

1. 换位思考。管仲不得志时和鲍叔一起经商,分财利时又多拿一些,但鲍叔并不认为他贪财。鲍叔能换位思考,体谅对方的生活处境,处理事情有情有义。

2. 知人识人。管仲这样的窝囊废,齐桓公为什么要用他?这与鲍叔的推荐有关。鲍叔的认可来自于对管仲的信任。一连五个“知”,且“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表明鲍叔对管仲的了解之深,显示出鲍叔的识人之才。

3. 要有颗宽容的心。每个人都有缺点,像管仲那样的智者也不例外,但是鲍叔对他不离不弃,始终在背后帮助他,支持他,管仲才有出头之日。对人宽容,对方才有改变的可能。

[ 习作片段]

一笑天下。但是,笑得出来吗?面对那些无端的指责、恶意的中伤,还有挥之不去的阴翳,可能血已上涌,面已变色。是的,这是你的权利。你有权利去澄清从前,为委屈复仇,却就此堵住了一条通往“天下”的路途。

当周遭已成为一片黑暗,别忘了有一种光,叫宽容。而宽容,正是最灿烂的笑容……

这一笑,笑出了春秋霸主。齐公子小白能摆脱窘境,从乱世中一跃而出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管仲功莫大焉。而平民管仲摇身一变为丞相管仲(且是春秋第一相),依靠的正是一个人的琅琅笑声。此人,姓鲍,名叔牙。

管鲍二人为布衣之交。当年合伙商贾,管仲总是多占利益,叔牙却只是淡淡一笑,因为他看见的不是黄金,而是管氏破衣烂履的酸楚;两人一同征战,管仲三次只身逃跑,叔牙还是淡淡一笑,因为他看见的不是那逃跑的踉跄脚步,而是管氏的老母孤身在家的身影;后来两人各事其主,在管氏兵败末路之时,叔牙还是淡淡一笑,因为他看见的不是英雄穷途的无奈,而是管氏眉宇间汇聚的旷世韬略。

也许是受叔牙笑声的感染,齐国新君齐桓公用豪爽的大笑淹没了当年管仲曾射衣带钩的那一声箭响,成就了良相,更成就了自己的基业。

于是,历史的天空留下了管仲的一声浩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亮点评说]

片段针对现实的阴影,以管鲍之交为切入点,以事理论证的方式,展示了宽容的价值和魅力,值得读者深思。

猜你喜欢

公子纠鲍叔老母
管鲍之交(下)
明 李应祯 行书致秦夔老母弃背札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选评
真诚交往,知人善荐
与人相处,不累最舒服
齐桓公管仲与鲍叔牙
齐桓公与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