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娱乐文化背景下的具象建筑批判现象的反思

2016-05-14赵罗曼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年9期
关键词:符号

赵罗曼

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与普及,大众娱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国的大量建设也引发了广泛的娱乐参与,具象建筑更是成为大众抨击的热点。然而大众一边倒的舆论倾向并不意味着具象建筑的覆灭,也不意味着建筑的象征含义可以被大众娱乐与玩弄。文章深入分析了具象性建筑在大众娱乐文化背景下被批评甚至被恶搞的社会根源,提出具象性建筑作为建筑的一种类型,在特定的环境下也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具象建筑;具象象征;大众娱乐;符号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9-0054-03

The Reflection of Representation Architecture Critic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ertainment Culture

ZHAO Luo-man(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1189,China )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We media, popular entertainment has penetrated into all things to social life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a lot of construction in China also led to a wide range of entertainment participation, representation architecture is to become public criticism hot spot. However, the tendency of public opinion does not mea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concrete building, it also does not mean that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building can be entertained and played.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ocial roots that representation architecture has been criticiz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ertainment culture, and propose that representation architecture as a type of architecture also plays a unique role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Key words :representation architecture; representation symbolic; mass entertainment; symbol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具象建筑现象的阐释

具象性的设计一直存在于世界建造史中,然而近些年却在社会上引发了不少的争论,甚至有人说具象建筑就像不能碰的女人,一旦涉及便被冠以肤浅、直白、没有内涵之名,同时,具有具象象征的建筑也遭到网络媒体的恶搞,缺乏专业知识的大众跟随标题党曲解建筑的本意。当然,在当下的消费社会不乏土豪拜金的开发商,也建造了许多没有价值、照抄照搬的建筑,但是,在娱乐至上的大众的推波助澜下,一方面具象建筑成为了部分设计师避之而唯恐不及的危险代名词,另一方面又成为了以牟利为目的的开发商用以炒作来吸引眼球的工具。相反,在大众娱乐文化的背景下,建筑的具象设计更要参考多方面的因素,遵循适当的原则,以实现其适用性与艺术性兼备的价值。

具象建筑现象是指在大众娱乐文化的背景下,具象性的建筑被大众批评、调侃甚至恶搞的现象,根据建筑的类别可以分成两种:第一,具象的建筑设计,建筑物的各种造型安排,表现出一种式样,象征着一种具象的物体,例如沈阳的方圆大厦,是一座古钱币造型的建筑,由于其具象的外形过于突出,在2012年1月被CNN评选为全球最丑的十大建筑之一,也时常被大众拿出来调侃。第二,建筑的具象象征,建筑本身的含义并非具象物体,然而其形态被网友冠以标题并推广后具有了某种具象的象征。有些建筑只是被调侃,而有些则是被恶搞,例如人民日报的新大楼,设计本初并没有具象的含义,而建造时被网友指出像是男性的生殖器官,随后在网上疯转。殊不知,建筑造型与人民日报的主题契合,在顶端形成了三角形的人字,同时,主体的圆形满足了该建筑作为区域中心的定位要求。而大众却以某个角度某个时期的照片进行评判,显然,这样的评论是不客观的。

二、大众娱乐文化的特点

(一)传播的泛滥

大众文化有很多种定义,雷蒙·威廉斯在其著作中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其中一种含义表示大众文化具有时代特征,是普通百姓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化。而大众娱乐文化也与当下时代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使得大众文化朝向更加娱乐化的方向发展。各媒体网站与社交软件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很便捷地获取信息与分享信息的平台,大众本身便成为了传播信息的工具,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新闻,以及各种花式解读,人们很少会仔细阅读一本书,长时间关注一件事的发展,而只需要运用电子媒介,轻轻一点便可以进行评论与传播。大众娱乐文化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二)认知的缺失

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大众的生活方式快速更迭,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倾向于微阅读,大众认知的缺失助长了虚假信息的传播。首先,大众传媒的发展与普及也导致了文化参与的扩大,大大降低了文化活动准入的门槛,人人都可以参与讨论,一篇不真实不客观的评论可以通过媒体的推广而误导大众。其次,由于人们习惯于被动的接受信息,不会深入研究并加以辨认,所以大众的传播更使得这些信息变得冠冕堂皇。然而很多人在批评具象建筑的时候仅仅停留在“具象”层面进行讨论,认为凡是具象的就是照搬挪用,而非通过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整个项目的过程并置身于其所在的环境来进行考虑。

三、大众娱乐对具象建筑的批判根源

(一)消费社会对建筑权力敌对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在从生产型社会转变为具有消费主义倾向的消费社会。大众消费的目的不再仅仅是生活实际需求的满足,而是不断被市场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但是,在信息膨胀的今天,参与建筑消费链的角色依然是政府、开发商和建筑师,大众很难参与到城市建造中去,只能在网上发表言论,对具象建筑的讽刺,对建筑象征的恶搞,是一些由社会机制造成的大众对生产机器的敌对情绪,我们不能把这些情绪直接嫁接到建筑物上,大众对具象建筑的反感,恰恰是立足在缺失大众参与的单一消费社会制度下,大众对权力建筑产生的敌对情绪和对社会文化缺失的严重焦虑。

(二)媒体“标题党”曲解寓意

大众娱乐文化因为娱乐商业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具有商业化的特点,商业的目的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而为大众服务。互联网及自媒体的普及,使得媒体及部分网友为了点击量和转载量而刻意运用某个噱头作为标题,吸引观众的眼球。就像央视“大裤衩”,苏州东方之门“秋裤”,大众在这样的“别名”基础上对建筑进行嘲弄和批评,然而这类短新闻只是满足大众原始的猎奇心理,并没有对具体建筑进一步详细报道和挖掘。对一件事物产生联想,是人的天性。大家喜欢寻找一个具象化的说法,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思维习惯对一个符号产生具象化的联想,然而当“标题党”为了博取眼球而赋予建筑一个本不是其原意的具象符号时,大众却不加深思,跟风调侃。

(三)现代抽象理念的具象反对

从20世纪现代主义兴起,抽象理念就开始在设计的各个领域流行开来,尤其是建筑,黑格尔曾经为艺术排序,而把建筑排在五种艺术(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诗)的首位,但也非常明确地指出“建筑是一门最不完善的艺术”。建筑物是作为空间容器存在的,具有实用性、工程性和资财性,虽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依然很不纯粹。而象形的表现就是这种“不完善艺术”常见而直观的呈现方式。但是“正统”的现代建筑抽象理念反对建筑的具象象征意义,不能接受“象形”建筑对于某种形式概念最为直接的表达。

四、建筑具象设计在大众娱乐文化下的合理性发展

建筑虽然作为物质实体而存在,但它又不止是服务于物质需求,当对建筑进行具象化设计时,也可以把建筑类比为语言符号,来传达一定的含义。当然,设计并不只是外在的形式表现,也包括内在价值,在大众娱乐文化背景下,建筑的具象设计需要更多方面的考虑。

(一)特定的场所与环境

现代城市充斥着大大小小的方盒子建筑,以及统一的灰色调,无疑,当色彩鲜艳、形式复杂的具象建筑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下便显得突兀与滑稽。荷兰建筑大师基·考恩尼这样说过:“建筑绝不只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它与构成自然的许多次序一样,也是庞大次序中的一个”。世界是矛盾与复杂的,问题也是矛盾与复杂的,深入事物的矛盾,需要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建筑形式设计中的象形就是用建筑的外形或轮廓去表达一个非建筑的实体内容,这个非建筑的实体内容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必然会相互影响,象形是一个较为基本的设计手法,具象的形式会缩小人们可解读的空间,而周围环境就至关重要。美国俄亥俄州Longaberger公司的总部大楼就是一个典型的具象建筑,这家公司是卖菜篮子的,建筑就是菜篮子的造型,大楼窗户模拟菜篮子编织的造型,非常有趣。他们通过夸张的建筑形式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同时建筑与环境毫无冲突,远远看去就像是放在草地上的菜篮子。(图1)

(二)建筑的尺度与体验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建筑的最初功能也为“器用”,是为遮风挡雨、防寒祛暑而营造。相比于作为产品的“器”来讲,建筑的具象设计会引来更多的争议,其主要原因是模仿的过于肖似而失去了建筑自身尺度上的真实感,具象的形式也牺牲了部分功能,是一种感性的抒发,这是一种物质上的浪费。理性是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理性确保了功能的实用性,但是因为审美疲劳,理性主义建筑缺乏吸引人关注的因素,而具象建筑运用夸张的造型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张力。弗兰克·盖里说过,“拒绝个人表达的权利就好象拒绝民主制度这一最基本的价值观。如果相信民主,就应该支持个人表达。”具象性的设计也是一种表达的欲望,在主题表现的同时要注意适度的夸张。

理解空间不仅需要看,还应该运动着穿过空间、体验空间。具象建筑在满足形式时必然会出现空间浪费,所以在设计时应该尽量将浪费减少到最小,或者将死角都利用起来。在小空间里需要注意增加空间的层次,以使空间更加丰富,不会单调乏味。合理的空间有助于对建筑的体验,这是设计最基本的功能要求,对于具象建筑来讲很多负面的声音也来自于为了形式而对功能的牺牲,所以设计师要把握住建筑功能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具象形式下的空间的合理性。

(三)符号对大众的引导

具象建筑的设计不应该是挪用现有的事物形式,而是在具象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美化加工,运用建筑本身的形式语言,提供合情合理的具象符号,使建筑更接近艺术性,表现出形式的意味,提供给大众更多的可读性。具象建筑经常入选最丑建筑排行榜,其很大的原因就是在进行具象设计的时候只是一味的模仿,具象符号只是一种视觉的提醒,人们可以直观地意识到某种物体,而这个符号也是要经过精心设计的,符合美的法则,才可以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人字大厦是PLOT建筑事务所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造的一个酒店,融合了体育和会议中心功能(图2)。这个项目很有趣的设计是将汉字具象化到建筑形体上,该项目被视为是一座功能二合一建筑物。首先第一个建筑物建于水上,专门用于主体活动,以及作为体育和水文化中心。而另一个建筑物建在地面上,专门用于精神和启蒙活动,作为会议中心和会议设施。这两个部分的连接处是一个用于居住的酒店。大厦很好地利用了周围的环境,在具象造型的基础上,外立面运用构成的手法将圆形疏密有当地排列,气泡状的图形与水面相互呼应,形式巧妙,不仅可以增加人们解读的空间,而且给人一种美的体验。

结语

艺术是开放的,建筑也是开放的,在大众娱乐文化背景下,设计师既要考虑到建筑本身的功能需求与形式表达,也要考虑到时代的特征,将大众的感受纳入设计的范畴,具象建筑的负面评价有必然的社会根源,这些缘由植根于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但是设计师也有义务通过出色的设计引导大众的审美与评判的角度。文章从社会大众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具象建筑的功能与形式得以平衡,使设计既能被大众所理解与接受,又能使设计者的设计理想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355-356.

[2](美)罗伯特·文丘里. 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23-27.

[3] 董新意. 建筑形式设计的象形与象征[J].河南大学学报,2014(6).

[4] 李承来,凌云,石岩. 地标性建筑设计中的具象化与反理性设计审美倾向[J].四川建筑,2014(6).

[5] (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6-59.

[6]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22-125.

猜你喜欢

符号
符号大派对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你是“小懒猪”吗
正负帮忙记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学习数学符号,悟出数学本质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函数表示符号的追溯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