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走长征路忆红色经典(二)

2016-05-14

晚晴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央红军纵队阻击战

在上一期中,小编带领大家走过了江西于都、瑞金、信丰、大余县,广东仁化、广西桂林等地,本期,全国老年期刊联合采访团继续沿着长征路线,追寻红军足迹,发掘长征故事,寻找长征精神。

第五站 广西全州、兴安——湘江战役

湘江战役在国民党方面称作全州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说到湘江战役,就不得不说到湘江战役的三大阻击战——新圩阻击战、脚山铺(觉山)阻击战、界首阻击战。

新圩阻击战发生在1934年11月,是湘江战役打得最艰苦、最悲壮的一次战斗。当时红三军团命令红五师星夜赶到新圩,阻击灌阳方向桂军第十五军的两个师,第七军的一个团,以保证红军全军左翼安全,掩护红军大部队过湘江。战斗历时三天三夜,这是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的一战,对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脚山铺(觉山)阻击战是湘江战役中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战斗。1934年,为了保护中央红军右翼,掩护中央纵队通过湘江,红一军团在界首至全州的桂黄公路边的脚山铺一带阻击国民党湘军的猛烈进攻。1934年11月29日晨,湘军由全州南下,以第十六、十九师为前锋,出动了十几架飞机,三架一组,对在脚山铺阻击的红军阵地进行扫射轰炸,然后以密集的炮火进行炮击,炮击后开始进攻脚山铺红军阵地。

红一军团率一、二两个师,与占绝对优势的湘军鏖战4天,伤亡惨重。军团政委聂荣臻负伤,四团政委杨成武和五团团长钟学高负伤,五团政委易荡平等千余人牺牲,两个师共损失近四千人。

界首阻击战也叫光华铺阻击战,虽然规模最小,但该战场离军委纵队的渡江地点界首最近,因此意义重大。

红军中央纵队进驻界首镇后,把总指挥部设在三官堂,彭德怀在这里亲自指挥光华铺阻击战。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朱德和周恩来都赶到了这里指挥渡江,在这里向全体红军下达了命令,要求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在这个界首通道的两侧坚决阻击住敌人,掩护中央纵队从界首渡口渡过湘江。三官堂即“红军长征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指挥部旧址”,解放后也被称为“红军堂”。

三官堂门前紧临湘江,距离界首渡口百余米(现在是界首渡口红军渡江遗址),当年红军中央一、二纵队就是从这里通过浮桥渡过湘江的。

湘江战役直接导致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它是红军四处碰壁身处绝境时召开的,从此中国革命的杰出人物——毛泽东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红军翻开崭新的一页。

第六站 广西老山界——龙胜少数民族聚居区

1934年的12月,当时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苦历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叶剑英等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委三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陆定一的《老山界》一文中述:“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们的脸,就在脚底下。”——老山界也因此文而名扬天下。

毛主席《长征》一诗中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诗句,老山界的地理位置就在诗中“五岭”之一的越城岭北麓。老山界全长30华里,最陡峻的有5华里。其中百步坎地段為70多度的陡壁上雕凿出来的百余级石梯,形似天梯,令人望而生畏。1934年12月,当红军翻过老山界到达南山时,当地百姓无不惊讶,都说红军是神兵天降。2002年10月,这里修建了老山界纪念碑,并将陆定一手迹“老山界”拓刻于大理石碑上。

为方便游人攀登,这里按照当年红军走过的路线开辟出一条游道,取名“红军路”。解放后,广西人民为纪念红军翻过老山界,在海拔1860米处修建了“红军亭”。离红军亭不远的几十米处,有一株高大挺拔的“红军树”。当年,红三、红八军团的殿后掩护部队与广东军阀在此打了一场遭遇战,牺牲了十几位红军。后来,当地群众挖了一个大坑,将烈士集中埋在这里,上面栽上一株松树, 历经70年风霜雨雪,苍翠而高洁。

翻越老山界后毛泽东建议改变行军路线,改向国民党军事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并被主持军务的周恩来接受。当时毛泽东词中“惊回首,离天三尺三”一句,一谓山之高,二谓危机之严重,但红军毕竟从这个“离天三尺三”的缝隙中闯了过来,这预示着中国革命将迎来光明的坦途。

翻过老山界,中央红军长征进入第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瑶族所在地。当年中央红军长征过龙胜,虽然只有十天,行程不过一百公里,却给龙胜各族人民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伟大的长征精神。

回到1934年12月初,血战湘江的红军翻过老山界就进入了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地界。6日,红军来到了龙胜泗水瑶乡。这里的群众因不堪忍受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的压迫和民族歧视,曾踊跃参加1933年爆发的桂北瑶民起义。这次起义声势浩大,震惊朝野,反动政府调集重兵进行血腥镇压,起义一度处于低潮,瑶民的处境雪上加霜。听说这些情况以后,红三军团某部首长在细门村的龙舌岩下会见曾参加瑶民起义的瑶民代表,宣传革命道理,提出“红军绝对保护瑶民”,鼓励不甘屈辱的瑶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并挥笔写在龙舌岩上,表明红军革命的决心。

瑶民很感动,当下顺着笔迹原样雕刻成石刻,至今清晰可见。为了纪念此次会见,瑶民将龙舌岩易名为“光明岩”,现叫“红军岩”。中央红军向龙胜各族群众宣传了党的宗旨和党的民族政策,打破了长期以来统治阶级造成的民族隔阂,获得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热情支持,取得了在长征中民族工作的最早实践的伟大胜利,为红军长征胜利乃至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后记:至此,22家全国老年期刊编辑、记者重走长征路活动第一阶段到此结束。这次活动,我们通过真实地重走长征路,亲身体会到了当年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与磨难,也寻找到了红军当年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

另外:本次活动组委会为老同志拟了几条重走长征路的路线,如有兴趣参加,请拨打0531—82055180 82055181咨询。

猜你喜欢

中央红军纵队阻击战
动画IP《海底小纵队》推出大电影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夏季保健阻击战
战“疫”必胜!习近平给出“最强攻略”
《粤中纵队之歌》情景歌舞剧牵动阳春观众心
为什么企鹅以一列纵队行走?
最危急的关头:中央红军进军贵州
长征歌谣的民间性与变异性
打响贫困代际传递“阻击战”
“阻击战”中的学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