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永川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后评价研究

2016-05-14高俊海

农业与技术 2016年9期
关键词:指标评价

摘 要:本文以永川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后评价为例,采用多层次分析法(AHP)对节水型社会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得出永川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综合评价结果,并提出相关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节水型社会;指标;评价

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32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不均,以及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水情。由于时空分布不均,全国各地的人均可用水资源量差距更大。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用水浪费严重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水资源严重短缺、浪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2000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节水型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并将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工程。根据水利部《关于确定河北邯郸市等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通知》(水资源〔2008〕393号),于2008年永川区被确定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区域。本文以永川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后评价研究为例,简要分析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后评价研究方法,并提出相关的措施建议,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成功的经验。

1 永川区基本情况

永川位于长江上游北岸,重庆西部,东距重庆主城区55km,西离成都市276km。全区幅员面积1576km2,辖16个镇、7个街道,常住人口108万人。永川区具有“可控制径流小、降雨季节性变化强、丰枯悬殊” 的水资源特点。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不平衡,与产业布局不相匹配,是目前永川区面临的水资源主要问题。永川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约6.93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640 m3,仅为重庆的1/3,不足全国的1/4,建设节水型社会已迫在眉睫,于 2008年永川区被确定为全国第3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区,试点时间为2009~2011年。

2 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选择

2.1 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设置评价节水型社会的指标体系,是客观评价和反映节水型社会水平的重要依据。建立节水型社会指标体系,充分考虑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际情况,符合节水型社会的发展需求[1]。永川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时必须考虑到:所处西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水平的现状等多种因素。

根据《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GB/T 28284-2012),结合永川区域特性,本次选取综合性指标、农业用水指标、工业用水指标、生活用水指标、水生态与环境指标、节水管理指标共6类20项指标,作为本次永川区节水型社会后评价的主要评价指标[2]。

2.2 评价模型

本次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AHP[3]是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进而分解为多指标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

本次采用2层层次分析法评价,第1层为主体层,第2层为指标层,每一层次评价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采用构造各(类)指标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由判断矩阵计算各(类)指标的权重。根据评价得分为优秀(≥90分),良好(≥80分,<90分)、基本合格(≥65分,<80分)和不合格(<65分)4类。

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评价分区,重庆市永川区属于丰水欠发达地区。根据《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附录D,丰水欠发达地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如表2-2所示。

2.4 指标值的确定

2.4.1 指标值的规范化处理

各评价指标常具有不同的量纲,不能直接对比,应对原始指标知进行规范化处理,求得规范值Zi。

首先,确定各指标的最大值Zm和最优值Zu,然后对越大越优的指标用公1变换,对越小越优的指标用公式2变换。

公式1:Zi=100-(Zu-zi)/Zu×100

公式2:Zi=[1-( zi-Zu)/(Zm-Zu)]×100

经公式1或公式2变换后的指标规范值Zi在0~100之间,100最优,0最差。

2.4.2 各类指标评价分值计算

公式3:pi=∑qiZi

式中:pi——评价地区各类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分值;

qi——各指标的权重。

规范值Zi由公式1或公式2求得。

2.4.3 综合评价分值计算

根据各类最大、最优指标值,采用pi=∑qiZi计算得到各主体层的分值,再采用PXi=∑Qipi计算得到本次永川区节水型社会综合评价分值。

2.5 最值的确定

根据各指标的最大值Zm和最优值Zu的确定原则:最大值和最优值应在同类地区中进行调查后确定,可以选取试点的远期目标值作为最优值。

2.5.1 最优值的选取

由于各行政管理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等方面的不同,导致节水型社会指标在从同类地区中进行调查后确定比较困难,由于《重庆市永川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中规划水平年的各项指标都是经过实际考察,并经专家组审查认定的,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可靠性,本次选取《规划》中远期规划水平年2020年的各项指标作为本次评价指标的最优值Zu。

2.5.2 最大值的选取

各指标的最大值选取则是依据《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的:附录二我国各类型区有关指标先进值,并结合重庆市水资源公报统计值比较分析后,最终确定各指标的最大值。

3 评价结果与分析

3.1 结果

由上述的评价模型分析计算得到各类指标及综合评价分值如表3所示。

3.2 分析

根据上述表格分析成果:综合评价分值PXi(93.65)大于90分,永川区节水型建设取得的成绩为优秀;其中综合性指标、农业节水指标、工业节水指标、水生态环境指标、节水管理指标5类指标评价结果均为优秀,生活节水指标评价结果良好。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近些年的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永川区通过对各方面节水措施的不断完善与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次在评价永川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成效时,建立了适合永川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符合客观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标准。

本次永川区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分为2层,第1层次为“主体层”,共6类指标,第2层次为“指标层”,共20项评价指标。主体层6类指标分别为:综合性指标、农业用水指标、工业用水指标、生活用水指标、水生态与环境指标、节水管理指标。

通过对第2层的各项指标规范化处理,并根据综合评价加权计算得出6类指标的分值分别为:94.37、94.82、96.85、80.51、92.09及94.91。根据各类指标的权重,最终分析计算得出永川区节水型社会综合综合评价分值PXi为93.65分,成绩为优秀。

评价标准的确定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研究热点与难点,由于资料不足,本文所确定的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以后的研究中,评价标准的确定还需要继续完善。

4.2 建议

永川区节水型社会试点阶段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今后节水型社会建设中还需要完善以下几方面内容:

进一步发挥政府推动主导作用;进一步创新节水体制;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充分各类发挥载体作用;加大投入见成效;强化宣传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修贵,陈丽娟,陈述奇,等.节水型社会后评价研究[J].水利经济,2012(30):6-10.

[2] 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S] .GB/T 28284-2012.

[3] 徐海洋,杜明侠,张大鹏,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节水型社会评价研究[J].节水灌溉,2009(9):31-33.

[4] 重庆市永川区2007~2014年水资源公报[Z].

作者简介:高俊海(1984-),男,本科,重庆市水资源管理站工程师,从事水资源规划、保护、管理等工作。

猜你喜欢

指标评价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最新引用指标
数字电视指标测量及日常维护处理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