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尼采《悲剧的诞生》中的艺术与人生
2016-05-14何怡
何怡
内容摘要:《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第一部哲学著作,标志着尼采哲学的“诞生”,通过借助古希腊神祗日神和酒神的概念以及二者与希腊艺术的关系,尼采在书中不仅阐述了自己的艺术观,也为人的生存和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艺术性解释。本文主要以艺术与真理的关系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在《悲剧的诞生》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与人生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 人生 真理
在《自我批判的尝试》中,尼采把《悲剧的诞生》“这本大胆的首次着手的任务”概括为:“用艺术家的眼光考察科学,又用人生的眼光考察艺术”。尼采将艺术视为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认为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并且强调只有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人生和世界时,它们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
许多艺术家都曾经讨论过艺术与真理的关系问题,如柏拉图最早提出艺术与真理相对应的观点,他认为理念是真实的世界,是真理;经验世界不过是它的影子和模仿;艺术只能模仿经验世界的表象,无法触及其本质,与真理隔着三层。受柏拉图影响,后世哲学家基本上都认为艺术是对理念的某种认识或模仿,并依据其认识或模仿的程度来判断艺术的价值。如黑格尔就曾说过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叔本华也说过艺术是对理念的认识和复制,但是尼采对于真理的理解以及关于价值的认识都迥然异于前人们。
对于尼采来说,只存在一个世界,他沿用了叔本华的术语称之为世界意志,但实际上是指存在于世界之中那个无意义的永恒变化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认识就是“真理”,即认识到现实世界的残酷、矛盾以及无意义。但是“为了战胜这样的现实和这样的'真理',也就是说,为了生存,我们需要谎言”,尼采提出以艺术来拯救人生,实现生命力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创造,强调艺术是我们可以用来对付人生的荒谬与无意义的的不二之道。“真理是丑的。我们有了艺术,依靠它们就不致于毁于真理”,艺术的价值不在于揭示真理,艺术以美的面纱来遮挡可怕的真理,让人们在壮丽的幻觉中继续去热爱和追求真理,而不至于因为发现真理而就此厌世,面对人生的苦痛又不至于没有希望。因此,尼采认为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诗的梦想比真理的梦想更重要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以艺术特别是悲剧艺术对世界与人生作了审美的辩护,他对当时德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于科学理性的高度崇尚和狂热追求不置可否,认为这种科学精神是毁坏我们社会的病菌,况且科学追求的极限是人所不能达到的,当人们被贪得无厌的乐观主义求知欲所驱使在逻辑推理中不断循环往复,最终咬住自己的尾巴时,他才能意识到若要忍受人生就需要艺术的保护和治疗。为了掌握人生的真谛,不应像科学家那样一味沉溺于理性的深渊,而应该学习艺术家,超越知识,用审美的面纱去把握世界。
在尼采看来,过于执着追求真理会导致不可知论与怀疑主义的盛行,陷入惶惶不可终日的迷惘之中,丧失生活的渴望和热情。因此,为了活下去,我们需要以艺术为面纱来掩盖人生的真理;为了热爱生命,我们需要悲剧世界观,以审美的态度来面对客观世界的生成、变化,把人生的无常艺术化为审美的愉悦,使得个人的悲剧转化为整体的喜剧。正如尼采在书中所提到的“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人生的真相是有缺陷的、不尽如人意的,生存本身没有充足理由的,若要把悲观厌世转化为充盈的有意义的生活,也只有通过艺术才可以,因此,为人生作审美的辩护是实现人生惟一可取的选择。
此外,尼采也以古希腊的悲剧艺术为例进一步证明了艺术如何掩盖真理来拯救人生。希腊艺术的繁荣并不是传统学院派所坚持的观点即缘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与此相反,尼采认为恰恰是希腊人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带来了伟大辉煌的希腊文化。希腊人内心的痛苦和冲突源于他们深刻认识到了世界意志的永恒痛苦和冲突,也正是因为他们看清了人生的悲剧本质,因此他们才迫切地要用艺术来拯救人生,赋予生活以价值和意义,以痛苦为源泉创造出新的欢乐,从而继续忍受生活。
审美的人生态度让我们看清了现实的残酷,却依然给我们理由去忍受生活,摆脱善恶感,超然于善恶之外,享受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快乐。而理性的科学精神实质上是一种功利主义,它意在增加人们的物质财富,谋取物质利益,忽视了精神需求,是一种浅溥和官能的乐观主义,其恶性发展导致现代人丧失人生价值,无家可归,惶惶不可终日。
与其说尼采关心的是艺术,更不如说尼采关注的是如何才能使艺术作用于人生,美化人生的痛苦与无意义,让人们如同希腊人一样看清意志永恒的矛盾与冲突反而更加去热爱生活。尼采相信只有艺术才能为不圆满的人生和世界提供充足的理由,审美的世界认识和人生态度才能给人以形而上的慰藉,生命越是痛苦,反而越是快乐。艺术拯救人类,而生命也因为艺术拯救人类而得以自救。人生需要艺术的美化,就如同需要空气而得以存活一样。
参考文献
[1]尼采.悲剧的诞生,见:尼采美学文选[M].周国平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