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计划生育中应用药物终止妊娠患者的临床特征

2016-05-14阮莉

医学信息 2016年9期
关键词:计划生育临床特征

阮莉

摘要:目的 分析药物终止妊娠在计划生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单位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终止妊娠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人工流产,观察组给予药物流产,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4%,对照组为8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18%;观察组治疗依从度为94%,对照组为76%;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没有明显差异;两组选择药物流产方式的患者明显多于选择人工流产方式的患者。结论 药物终止妊娠用于计划生育中,有利于提高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

关键词:计划生育;药物终止妊娠;临床特征

终止妊娠是指停止子宫内胎儿发育的过程,妊娠妇女也叫孕妇﹐初次怀孕的妇女称初孕妇﹐生育过1次的孕妇叫初产妇﹐生育过两次及以上的孕妇叫经产妇,妊娠开始从卵子受精计算﹐妊娠完全终止是指胎儿及其胎盘﹑胎膜等附属物从子宫内排出[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单位终止妊娠的患者100例,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临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2岁~44岁,平均年龄(33.1±10.2)岁,平均孕周(6.72±1.31)w,初产妇21例,经产妇29例;对照组年龄23岁~45岁,平均年龄(33.7±10.8)岁,平均孕周(6.78±1.33)w,初产妇23例,经产妇27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终止妊娠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流产方法终止妊娠,手术开始前1h让患者含服400μg米索前列醇,手术时将患者宫颈充分暴露,利用探针顺着子宫方向探查子宫的位置和宫腔深度,如果患者宫颈口没有张开,利用宫颈扩张器对患者进行扩宫处理,完成宫口扩张后选择合适的吸管对患者进行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

观察组利用药物方式终止妊娠,早晨在空腹状态下口服50mg米非司酮,服药后2h内禁止进食,服药后12h在空腹状态下口服25mg米非司酮。第2d服药剂量与第1d相同,第3d早晨空腹继续服用25mg米非司酮,间隔1h后口服600μg米索前列醇,在门诊观察6h后如果没有不良反应出现,则准许出院。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胃肠道反应情况、是否存在不良反应或者其他并发症。对比患者阴道出血量,定期进行复查,检查流产效果。调查患者如果再次需要终止妊娠会选择何种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1.4评定标准

1.4.1流产效果评定 流产效果分为完全流产和不完全流产。完全流产是指完整且明显的绒毛组织出现在流产过程中,进行复查时结果显示孕囊样回声没有出现在宫颈和子宫腔内。不完全流产是指绒毛组织出现在流产过程中,进行复查时结果显示宫颈和子宫腔内能够听见异常孕囊样回声,必须经过刮宫才能完成彻底流产[2]。

1.4.2并发症 流产过程中出现较多的是人工流产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严重恶心、腹痛、呕吐、胸闷等,无法自行消除,需要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1.4.3阴道出血时间 主要计算流产第2d后阴道出血时间一直到阴道没有血液流出的时间[3]。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流产效果比较 由表1可知,观察组流产效果优于对照组,不完全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感染的患者有1例,出现月经失调的患者有2例,出现腹痛的患者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有3例,出现胸闷的患者有2例,出现腹痛的患者有1例,出现感染的患者有2例,出现月经失调的患者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完全配合患者和一般配合患者均多于对照组,不配合患者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依从度为94%,高于对照组76%,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患者再次选择流产方式 调查两组患者如有需要会选择何种终止妊娠方式,观察组选择药物流产的患者有37例,选择人工流产的患者有10例,表示无所谓的患者有3例;对照组选择人工流产的患者有13例,选择药物流产的患者有35例,表示无所谓的患者有2例,两组患者均更倾向于药物流产,两种流产方式选择患者例数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计划生育是指有计划的对生育进行节制,从而达到人口控制的目的,一般采用延长生育间隔时间和控制生育的方法,从而实现家庭负担和人口压力的减轻。国家宣传少生、优生、晚婚、晚育[4]。药物流产是指利用药物在子宫内发挥作用达到子宫收缩、胎囊及胎芽排出体外的过程。使用率较高的药物有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这类药物对于孕周在7w左右的妊娠孕妇流产效果较好[5]。但是不可避免也会出现多种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失血性休克、不完全流产、感染等,医生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或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人工流产方法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刮宫手术,将妊娠物排除,这种方法必须保证全程无菌操作,而且对医生的经验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对子宫壁造成损伤,导致子宫壁穿孔[6]。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8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18%;观察组治疗依从度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76%;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没有明显差异。

综上,利用药物终止妊娠有利于提高计划生育的实施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度。

参考文献:

[1]杨荣秀,程小尧,陈廉,等.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的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18(1):33-34.

[2]李黎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120例临床总结[J].临床误诊误治,2013,19(3):20.

[3]张红梅.舒适护理在无痛人工终止妊娠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9):125-126.

[4]程利南.推进人工流产后避孕避免重复流产[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4):241-242.

5]杨明兰.选择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临床比对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86-87.

[6]杨华,杜玉娟,倪克樑,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腺素抗早孕药物流产的研究现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16(8):505-507.

编辑/申磊

猜你喜欢

计划生育临床特征
纵隔大B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特征的关系
试论《蛙》中的民间文化
轻度听力障碍婴幼儿临床特征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