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下中考语文的有效复习
2016-05-14朱翠平
朱翠平
在新课标下,中考对语文知识考查的范围较广,且部分题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为复习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由于中考语文复习内容覆盖面较广,如何突出难点、把握重点,实现有效复习是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需认真研究的课题。汗水加时间的方式已无法满足新课标下的中考要求,教师应充分展现出大语文课程的观念,全力构建和尝试运用新型复习模式。
一、构建知识体系,提高理解运用能力
现阶段,在语文中考试卷中虽然出现不少课外题目,但是这些题目考查的知识内容仍然没有脱离课内,是对课内知识的延伸或变形,主要考察学生的文本学习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应以教材为立足点,重视教材,帮助他们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引领其构建知识体系,搭建知识网络,逐步实现由课内自然过渡至课外。但是部分教师则被中考重点考察课外知识的现象所迷惑,将复习重点放在课本以外的资料复习中,像模拟题、考试卷和练习册等,仍然使用传统的题海战术。当然这种做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但是有的复习资料是语言文字排列组合、临时拼凑而成的,部分试题更是与新课标的理念严重相悖,还增加他们的复习任务,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特别是临近中考,学生用来复习语文知识的时间有限,教师应帮助他们认真制定复习计划,扎实根基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设计多个复习模块,并切实把握。诸如:积累名言名句,反复强化锤炼中考中的默写题目;常用文言文字词积累,做好课下注释,把握中心思想和段意;在现代文阅读中将复习重点放在词语和句子的赏析和理解上,以及答题技巧的训练和传授;在课外名著的人物刻画、性格特征、情节构思和阅读感受等认真研究和总结;在写作方面,需进行几种常见文体的训练,像材料作文、记叙文和议论文等。
二、注重专题训练,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中考语文的命题重点主要是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在新课标下依然如此。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的,在复习中两者同样重要。写作训练更是需要始终贯彻于整个语文复习活动中。不过在具体的中考复习实践中,不少教师都比较关注阅读训练,对作文训练则不够重视。原因在于通过阅读训练学生获得的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较为明显,而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短时间内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学生写作水平的高度与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关系密切,主要取决于其平常的积累、感悟和训练。因此,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师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中考需注重专题训练。比如,在进行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时应尽量简化,不能盲目地选择题目进行训练,而且将精力放在题型归纳和解题技巧上。在通常情况下,一篇现代文考察的知识点有限,其实每一种题型都有固定的集中解答模式,不同之处只是在于因文章内容而异。像分析语言的题型,教师可将考点归纳为词性区别、语言风格、表达手法、修辞运用和表达方式等,并着重培养学生提炼关键词句的能力。再如,在作文复习指导方面,教师也不能复杂化,将复习重点放在两类文章上,即为:在写人叙事时应做到以情感人;在材料作文中多进行理性思考,在议论中要做到以理服人。并引领学生将自己写过的作文进行整理分门别类,反复修改应对中考。
三、注重题型解法,提升解题应用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进和日益深入,中考语文试题所考查的知识范围越来越广泛,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近年来中考的命题方向不难看出,在经历由考查知识过渡至考查能力,再逐步发展至考查他们的语文素养,试题内容和题型越来越有深度。为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认真研读《中招考试说明》中的理论内容,强化复习目标,仔细钻研中考命题,以预测和讨论基本命题方向为基础,真正实现有效复习。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积累与运用”这一模块时,按照常规的中考试题类型,语言基础主要涉及到:古诗词默写、病句修改和辨析、词语运用和语音文字等;语言实践则包括:语言表达、文学名著、筛选概括、联想仿写、综合学习、解说评价和图表分析等。在复习时,教师应以教材为主,按照中考的标准和要求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并进行适当的训练。阅读作为中考的重点,在语文复习中,应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在解答阅读理解题目时,先全面感知材料内容,以求知心态心平气和地进行阅读。在初次阅读时不要在生字、新词和难句上过多纠缠,初步掌握材料的大致内容;在进行第二遍阅读,此时速度需更快进行跳跃性阅读,重点阅读关键语句和段落;最后在结合具体题目进行阅读。而且在阅读复习中,教师可从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进行筛选,它蕴涵着新课标的理念、命题规律与解题技巧,运用老题新做的复习方式。
在中考语文复习活动中,教师应紧扣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灵活转变复习形式和内容,从知识积累、阅读练习和写作方面着手,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注重专题训练和题型激发,全面提升复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