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2016-05-14姚红萍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木偶戏评书分值

姚红萍

2016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学生们虽然普遍反映试卷较为平稳,但感觉还是有难度,下手做起来不很顺畅,尤其觉得选择题和作文不好把握。笔者对试卷内容进行粗略分析之后,总体感觉试卷整体上平稳熟悉,基本上同2015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类似,保持了结构上的延续性;但仔细体会之下,觉得试卷还是有细微的变化。

2016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试卷结构基本稳定,略有变化

1.试卷的结构、分值保持稳定

自2014年江苏试卷变成第一部分的“语言文字运用”5道选择题,分值15分;文言文部分2道选择题、2句翻译题和1道文意的概括题,分值为18分;诗歌鉴赏题3道题目,11分;文学作品4道题,20分;论述类3道题,18分;作文70分。2015年和2014年的结构分值完全一样,2016年保持基本不变,发生变化的只有一个地方:诗歌鉴赏分值虽然仍是11分,但题目由以往的3道变成2道,每道题的分值也随之增加,考生个体间的得分差距或许也会因此而有所拉大,这是今年试卷结构上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

所以,整份试卷在结构和各部分的比分上均与2015年一致,学生自然有种熟悉的感觉,而这样的稳定,也有利于考生们在考场上正常平稳地发挥水平。

2.四篇阅读题目没有偏题怪题,但也有灵活性

同整份试卷结构的平稳一样,阅读题目在思考方向和问法的设置上也未有刻意地标新立异,这使学生觉得试卷很稳定。

两篇现代文的阅读传承性尤其明显。比如《会明》一文,设置的四个题目:“13.第④段中会明为什么逢人就问何时开火?请简要概括。(6分)14.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会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请简要分析。(4分)15.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4分)16.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6分)”

近四年来,问题设置点一样,问法大同小异。

再来看论述类文本,自2010年《谈静》出到论述思路题开始,除2013年《论名声》没出思路题,2011、2012、2014、2015每年都会出到,或全文论述思路,或一段论述层次,2016年《成人不自在》也不例外,第一题就是全文论述思路题,学生太熟悉了。

而18.文中“如来佛的掌心”“紧箍咒”“八十一难”分别意味着什么?(6分),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西天取经”的寓意。(6分)依据文本解析作答,也很常规。

两篇现代文的出题实在是老面孔,“结尾内涵”、“思路层次”似乎已经成为江苏命题者的两大情结。

而文言文的概括题是“根据文中张作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4分),这道题倒有些不一样,传纪类文本一般设题都是关于传主的,比如传主的性格特点、品性为人、思想见解等,而今年同往年的题目不一样,是概括科举考试的特点,这里也顺带涉及到了考生的文化积累,有新意、有创意。

诗歌两道题:10.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11.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两题均是常见题,但第一题有点变化,是熟悉中的小变化——巧妙地和高中课文中的《史记·李将军列传》衔接——学生倘若熟悉《李将军列传》的内容,那么概括就容易多了。这道题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提醒我们在高考语文复习时,必须更紧密地联系课文文本,这样的引导很有价值。

3.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变化,题目容量增大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2014、2015都是考查了词语、病句、修辞、得体连贯、图文,而2016年,在知识点的分布上明显不一样,保留了词语、修辞,将考了几年的病句、连贯、图文都去掉了,换成了所引诗词合不合语境、对联和特定文艺演出专场对应匹配、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这样三道题,信息容量很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明显增加,尤其是第四题、第五题:

4.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

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

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

A.读书万卷 寸草春晖 我思我在

B.悦读生活 寸草春晖 指点江山

C.悦读生活 那些花儿 我思我在

D.读书万卷 那些花儿 指点江山

5.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 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 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 ②评书 ③昆曲 ④木偶戏

B.①昆曲 ②评书 ③古琴 ④木偶戏

C.①古琴 ②木偶戏 ③昆曲 ④评书

D.①昆曲 ②木偶戏 ③古琴 ④评书

学生恐怕没见识过这类题目,一时有点蒙,自然就感到难。第4题既要思考某同学所写文章的意思,又要思考“寸草春晖”“那些花儿”等是什么意思,才能选正确;第5题,既要知道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各自的特点,又要能理解对联意思,才能匹配成功。

二、选材立足民族,引导关注传统

笔者分析了2016年的江苏试卷,发现在选材上完全立足民族,外国的内容一点没进入试卷,这和以往完全不一样。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试卷弥漫着浓郁的古典气息,语言表达题除第一题外,第二题到第五题,所引诗词合不合语境、对联和特定文艺演出专场对应匹配固然古典传统不用说,就是修辞题、拟标题对应题,也脱不了古典材料。文言文的概况题,考到科举制度的特点,诗歌鉴赏没考通常必考的技巧题,而是考查李广的事迹,引导学生要重视熟悉《史记》等经典文史学,这两题的出现,是否是让我们重视古代文化文学相关知识的一个信号?

在文学作品阅读的选材上,2016的高考命题者又一次回归传统。比如2011年宗璞的《这是你的战争!》、2012年师陀的《邮差先生》、2013年老舍的《何容何许人也》)均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品,2014年《安娜之死》是俄国列夫托尔斯的作品,让学生望而生畏。2015年,命题者一反传统,选择了当代作家王安忆的《比邻而居》,文章内容表现当代人的家居生活,让学生感到亲近,时代感较强。而今年所选的《会明》一文,背景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学生比较陌生。

论述类文本同样回归古典。2014年是朱良志的《乾坤草亭》;2015年是熊秉明的《罗丹的雕刻》;2016年选用的是郭英德的《成人不自在》,文本借助的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成长经历,来说人的成长过程,有着浓烈的传统文化因素。

所以,整份试卷,命题人似乎在传达这样一种导向:立足民族文化,返归古代传统,重视中华文化。

三、作文材料闪现理性的光辉,思辨要求高

自2013年开始,江苏作文由命题作文变为材料作文,作文的审题难度都不大,但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如:2014年的“青春的朽与不朽”,2015年的“智慧”,材料阅读没难度,不会偏题,但要写好,必须有思维的深度。

而2016年江苏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材料阅读有点难,学生考完后大都反映下手不易。这是因为今年的作文题理性色彩更浓,思辨性更强。作文讲说话,讲个性,讲创新,应该都属于材料范畴,偏题不易,但要写出有个性和创新的佳作也难。

由此可见,2016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看起来熟悉平易,实则难度不小,对于高中的教学与复习,也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功能——那就是必须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惟有如此,才能充分地彰显语文学养,在高考选拔中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木偶戏评书分值
传统戏剧——木偶戏
第15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五人操成套难度动作分析
木偶戏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在渝举办系列活动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To Be Continued
网络评书,能否让评书重新繁荣
木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