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如何坚守心中的圣地

2016-05-14陆畅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班主任家长老师

陆畅

六年前,我满怀着对教师的敬仰之心与对未来教师之路的憧憬开始了教育教学工作。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认真钻研教材、请教老教师、遇到不懂的问题反复琢磨。工作之余,不断充实自己,经常翻阅《一个语文教师的独立之旅》、《班主任工作漫谈》等书籍。我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老师与学生的认可,同时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不辜负我对教师的赤子之心。

在这六年里,我逐渐褪去了青年教师的青涩,却也没有老教师的职业倦怠。从最初的激情满满到现在的做事有章可循,从中我体会到了老师的艰辛:从早到晚地上课、时刻面对突发事件、周末补课、工作量大而琐碎、样式繁多的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虽有桃李满天下的喜悦,但更多的则是身体一天天地变垮、脾气一天天地变坏。由此感叹,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真的不容易!

一个平时爱犯小错误、自控能力差、故意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在晚自习前与同学打架。其班主任是一名工作认真、富于耐心、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由于担心事态扩大,班主任将事情告知家长,希望其在晚自习后接学生放学,不料却遭到家长的一连串质问和人身威胁。虽然事后家长道歉并表示当晚喝醉酒、神志不清才信口胡说,但他的质问与威胁却伤了这位班主任的心。要知道,教师为了教育一名学生并帮助他改正错误,养成良好的习惯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努力,然而这位家长的言行,肆意践踏了老师的尊严。

无独有偶,学生在课堂上随意吃喝,教师让他站在门口反思,家长便到学校和教委状告教师;教师批评教育学生,家长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有学生不完成作业,教师罚他抄写作业,学生张口便说:“写不写是我的自由!”倘若通知家长到校沟通学生情况,学生又说:“多大点儿事,就知道找家长。”更有甚者,我曾遇到因找家长到校,学生便当面辱骂教师“有病”的情况,家长不仅不明事理还胡搅蛮缠反咬一口,教育的目的还未达到,反而自己惹上一身的不是。

现在的我面对部分学生真是无奈,管不是,不管也不是。管,怕自己的方式方法学生家长不接受,效果不佳还威信受损;不管,对不起自己的职业操守,良心受折磨。为此,越来越多的老师感叹,不光学生不懂得尊师重教,就连家长都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指手画脚,教师的地位早已大不如前。

当今社会,教师因承载着无数个家庭和整个社会的期望而承受着无形的压力,学生的巨大就业形势又强化了这种压力,让处于浪尖的教师迷失了方向。我们应该如何去选择?有的教师出于寒心而消极怠工;有的教师因工作压力过大、无法照顾家人而选择离开教师的行业;有的教师因工作缺少幸福感而出现负面情绪,甚至走向反面……

我认为诸多问题的根源来自家庭与社会给教师的压力。家长缺乏基本的教育理念与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不懂得尊重老师、做事行为鲁莽。因此家校合作势在必行,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工资待遇差、社会地位低、工作负荷强,社会给予老师的压力也超出了老师能承受的程度。

那么,在当前社会,如何坚守老师心中的这片圣地呢?

我认为,首先要以学生和家长需求为先。

学习并非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现代学生已不像古代学生一样必须在学业上有发展才算功成名就、修成正果。许多学生在进入高中时,家长已经为他规划好了人生甚至铺好了道路。在我执教的班级中,就有部分家长表示学生在校只需掌握基础知识。因此,我在教学时也做出适当调整,有针对性地侧重进行知识讲授,对有高考意愿的学生做知识的深度扩展以及高考的专项练习。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需求。

其次,将教学与德育相结合。

作为教师,以前把特定学科知识教授给学生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今的社会,现阶段教师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我们见过太多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对老师亲之近之,考入大学后与老师再次见面时却视若无睹的情况;亦或学生压根就不尊重教师,甚至随意谩骂、侮辱教师。我国是礼仪之邦,而现在老师不受人尊重,不就是因为学生缺乏道德教育吗?没有德育作保证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具有崇高的品质,做到尊重师长的基本要求。

最后,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

我们常把教师是否敬业、有无高水平教学能力、有无优异的教学成绩摆在首位。曾经有尖子班的学生因为教师教授的知识难以满足他的需求而要求学校更换教师。现如今,教师的教学能力已不能成为评判学生喜欢教师的唯一标准。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老师有幽默感、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而我从自身做起,不再扮演古板的说教老师的形象。从以前的严以治堂到现在的课堂气氛活跃、具有趣味性。从立足教材到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实时新闻进行讲授,我努力将自己的思想认识与学生接轨,实现了思想上的过渡。从专业素养、品德学识上,我努力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我的为人以及我的课堂,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标。

在当今严峻的师生关系环境下,教师缺乏成就感与幸福感的背景下,我们只有保持对教育的热枕之心,少一点倦怠,多一点执著;少一分悲观,多一分热情;少一些愤怒,多一些责任。立足现状,着眼未来,坚守心中的这片圣地,为了教育事业奋然前行。

猜你喜欢

班主任家长老师
我的班主任①
家长错了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犯错误找家长
六·一放假么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