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阅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2016-05-14赵克双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整体语感文本

赵克双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把视觉材料变成声音,后达到对视觉材料的理解。阅读教学是一种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标准》中对阅读的定位就是从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开始的,要让阅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把握

方智范教授曾对阅读的目标指出:学生面对的文本具有整体性,从阅读对象看,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从阅读动力看,是理解、情感、理智、评价等与文本一个交融的过程;从阅读的基础看,是调动一个人的经验积累、人生感悟、思想认识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整体感知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首先要依赖于老师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在教学实践中,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教学的过程就不能完全按预设进行,因为各种情况都会发生。教师对文本有了整体的把握,就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就能做到游刃有余。假如教师心中总想着文本中的词语、段意、中心、写作特色等等,那么就会淡忘学生这个主体。陶渊明提出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就是要求关注整体的感知,有些局部的、小处的、无关紧要的“甚解”可以放弃,但是重要的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二、尊重学生的多元化解读和自主性阅读

谁去读?读什么?如何去读?这些提法,都在要求语文教学要把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让学生选好作品,用他们自己的心去理解、体会、揣摩作品。《标准》阐释的“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教学建议强调的“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都要求阅读教学中倡导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在过去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倾听教师的分析和思考,识记教师给出练习的答案;或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来复述那些分析好的答案。时间久了学生便失去了自我的话语权,也不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填鸭式的阅读,缺少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语文是门具有开放性的课程,初中生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存在着许多差异,这反映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方面,所以我们要引领学生借助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进行真正建构。在解读的过程中,就会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从而对文本做出自己的评判;进而与各种观点相互碰撞、融合、交流。学生的疑惑、反思,必然会对文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这些解释又对文本的整体性做出重要的补充。同时多元的理解也体现了文本自身具有的结构的开放性和意蕴的丰富性及不确定性。

三、加大对文本诵读和语言积累的力度

诵读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练的程度。诵读注重眼到、口到、心到,而不是机械地反复朗读死记硬背。诵读有助于学生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逐步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文本丰富的内涵和感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诵读的过程中,积累了语言材料、积累了形象,还积累了情感。诵读与形成积累、获得语感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丰富的积累与良好的语感是提高学生素养的关键。

语言的积累不仅仅是课内范文的背诵,学生就是把这些范文都读得滚瓜烂熟,所得必竟有限。大家都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道理,因此积累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一定量的课外阅读是形成高效阅读能力的基础和保障。只有课外积累“量变”增多,才能实现课内阅读“质变”的升华,这与“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提法不谋而合。在平时的点滴积累中逐渐内化吸收,在大量的诵读中培养语感,在不断的积累、感悟、迁移中形成阅读能力。

四、加强阅读教学在语言层面上的落实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文本中字词句进行理解与揣摩,对字词句的理解揣摩又不能脱离语境孤立地进行。但现实状况却不像这样,往往是以语言的抽象性牺牲了言语的具体性,以语言的普遍性牺牲了言语的特殊性,以语言的公众性牺牲了言语的私人性。因此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文本在言语方面的具体性,更要关注它的特殊性和私人性。具体表现在要紧扣文本,吃透文本,要在引导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注重情感体验上下功夫,在教学中尽量避开传统阅读教学中脱离语境、架空分析的错误做法。

课本中所选的文本很多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知道文学是语言艺术,作家将自己创造的形象转化为文学语言,读者再将文学语言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这一转化过程应该靠学生自己去品味、鉴别、赏析来完成的。我认为对语文课来说,首要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最终落实于语言层面,而不能由教师讲解来代替学生阅读,更不能脱离文本进行空洞的说教。

总之,过去的阅读教学,是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各种阅读训练,因此突出阅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废止烦琐分析与练习,打通课内外,构建开放的阅读平台等,都是重视阅读实践的好措施。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应该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形成,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同时还要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如何养成阅读的习惯,更要在长期的阅读中养成。

猜你喜欢

整体语感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