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中的福建智慧
2016-05-14郭奔胜康淼李慧颖
郭奔胜 康淼 李慧颖
一年前,自贸试验区扩容,福建自贸试验区因其地处海峡西岸的独特区位而引发关注。接下“国家任务书”的那一刻,福建也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接下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何走出一条既不负国家使命、又有八闽特色的道路?
一年间,福建始终扣住这个问号书写答案。挂牌周年即将到来,福建自贸区呈现出的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不断释放的创新活力。起跑之年,福建交出了一份不俗的试验答卷。
试验探索
由福州、厦门、平潭三个片区组成的福建自贸区,从诞生那一刻起,就被打上了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两岸往来、促进“海丝”合作的国家发展“烙印”。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海峡西岸经济区写进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海丝”核心区建设重任在肩,历史渊源与当前任务,都赋予福建自贸区特殊的使命。
然而,前有“上海样本”,粤津齐头并进的格局,福建道路如何走?
必须定位准、探索实,从省委省政府到自贸片区对此都有共识。一年内,省委书记尤权主持召开了4次自贸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他提出,福建自贸区要紧紧围绕定位,以清晰的目标认识、责任担当,持续先行先试,完成中央赋予的任务。
自贸区里的改革探索,福建不是唯一,也不是第一,早有上海自贸区珠玉在前。是简单复制,还是继续向深水区趟?福建选择了后者。
挂牌仅半个月,全国首张“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就在福建自贸区发出。这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让企业注册手续从以前七八个部门“跑断腿”,简化为填一张表、立等可取。
五个月后,这项改革在全国复制推广,被视为福建自贸区对全国改革的贡献。福建的探索不止于此。这一年间,出境加工、货物分类监管等4项举措,也被复制推广到全国。
福建自贸区“特中有特”的地位源于海峡西岸的特殊区位。必须致力于探索两岸经贸合作制度创新,福建对此有着“舍我其谁”的决心和意志。
“上午在台湾采摘的水果,下午就可以在平潭销售。”让平潭台商协会副会长薛清德受益的是自贸区实施的120种台湾商品快速验放等新通关模式。这被商务部研究院认定是当前最便利的台湾产品通关模式。此外,简化ECFA原产地证书提交手续等两项涉台举措,被海关总署复制推广到沪粤津自贸区。
开放是自贸区应有之意。福建有着向海而生的开放空间,又是“海丝”核心区,这决定了它的开放格局。
“厦蓉欧”班列应运而生。作为全国自贸区首趟中欧班列,“厦蓉欧”每周两次由厦门片区开往欧洲,2016年4月起延伸至台湾。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海丝商城等“海丝”项目也相继落地。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在福建实现交叉,碰撞出闪光点。
福建还将自贸区独特定位法治化。2016年4月1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以立法形式明确自贸区的功能和定位。
不畏艰难
以福建的基础条件,建设自贸区殊为不易。困难面前,福建迎难而上,步步闯关。
改革突破难、经济难题多、试验任务紧,如何保证国家试验任务高质量完成?
“首个自贸区是谋划数年而建,相比较我们筹建时间短、任务重、难度大。”福州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梁勇说,“刚开始不少企业甚至不清楚何为自贸区,我们还要指导企业用好政策,我们的干部经常半夜还在接企业咨询电话。”
一方面是经济下行压力大、发展任务艰巨,另一方面是深水区的改革难度大、时间紧。面对困难,三个自贸片区干部都拿出了只争朝夕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攻坚克难取得突破。
2015年平潭片区将投资体制改革从1.0版升级到2.0版。“我们发现1.0版没有明显改善审批事项互为前置的问题,离预期有距离。”平潭行政审批局负责人卓华彬说。
为此,平潭拿出“拆庙除神”的劲头打破部门利益。2.0版把立项、规划、国土等互为前置的审批事项几乎全部删除,实行“超时默认”,一旦引发法律后果失职部门要承担不作为责任。这项改革入选全国自贸区八大“最佳实践案例”。
福建自贸区186项重点试验任务,目前已完成145项,福建正凭着顽强的精神将“难啃的骨头”啃到底。
经验不足、人才不够,如何将自贸区建成创新的高地?
福建不缺改革的经验,但办自贸区却是头一回,为此,省自贸办多次组织到上海、天津、广东学习考察。“能被复制的经验我们都复制了,但我们也不是纯粹‘拿来主义,而是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再结合福建情况进行拓展,甚至再创新。”福建自贸办有关负责人说。
自贸区创新举措中有44项是复制再拓展,此外还有63项属全国首创。
针对自贸区人才不足的问题,福建打破常规,不拘一格用人才。
省委组织部选派62名优秀干部到自贸区锻炼,并协调国家部委选派20名干部来挂职。自贸区还引进台湾、澳大利亚等地专业人士到行政企事业单位任职。优秀人才向自贸区集聚的趋势已初步形成。
片区分散、机构繁杂,如何建立高效务实的工作机制?
福建自贸区118.04平方公里分散于多个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等,协调运行工作难度大。“工作机制的建立涉及各方利益调整,如果不能理顺机制,自贸区建设很难推行下去。”省商务厅副厅长钟木达说。
工作机制从省级层面大力推进,保证了自贸区建设高效运行。“现在省里80%以上的行政许可事项已经下放到自贸区,基本实现项目审批不出区。”福建省省长于伟国说。
自贸办、专题组和片区管委会,按照“一周一检查、两周一协调、一月一小结、四月一评估”的要求,协同抓好各项工作。
时不我待谋远略
“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福建自贸区交出周年答卷之际,新的任务清单已提上日程。
已落地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等多个“海丝”项目的福州片区,将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海关、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等方面的合作,探索互联互通监管合作新模式。
创造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经验的厦门片区,则主动对标新加坡,进一步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准备将国际排名从目前第23位再提升两位。
创造过行政审批改革多个全国之最的平潭片区,已拿出未来四年改革的初稿。一系列“新词汇”被列入其中:“三单一图”“标准化审批+电子监控”……
“‘为国家而试验是首要任务,‘为地方试难点也必不可少。”新任务当前,福建自贸区不懈努力、砥砺奋进。“今年我们要在做大经济流量、建设功能性平台、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成果等方面下功夫。”福建自贸办有关负责人说。
整车进口、跨境电商和保税展示交易、融资租赁、大宗商品进口等列入新业态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两个运营体统一主要功能和身份认证……
已踏上新征程的福建自贸区,必将为创新试验的“国家任务书”书写更多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