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6-05-14韩莹
韩莹
摘要:在国家全面启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培养模式背景下,作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质量保障、导师队伍建设和学位授予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尝试,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需求,做出了努力。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轨合一
一、“双轨合一”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背景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根据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培养专业能力较强、职业素养过硬、能够在实际工作发挥创造性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2009年以来,我国大力发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逐年扩大招生规模。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明确了构建“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全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
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及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教学[2015]5号),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和临床医生职业特点,全面改革考试内容,促进科学选才。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2015]9号)(以下简称指导性培养方案),明确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要求等十一条指导性意见。
自2015年起,所有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需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达到培养单位学位授予要求按期毕业的研究生可以同时获得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硕士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即“四证合一”,实现了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与创新,实现了研究生学历与能力协同发展。
二、“双轨合一”研究生教育的实践
1.招生和资助政策改革与实践。我校于2014年取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2015年首次招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往专业学位研究生招录标准偏低,除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可申报外,临床医学成人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甚至非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也可申报。我校于2014年9月确定的首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其中包括了本科考生和同等学力考生,在录取结束后(2015年6月)国家公布了《关于推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及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按照要求,纳入规培范围的应为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且获得学士学位的考生,因此当年已录取的1名同等学力考生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6月发布的《关于对2015年录取的不符合报考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资格本科学历要求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处理意见的通知》转为按照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培养,毕业时仅能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今年,经过严格审核报名条件,2016级全部考生均为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且获得学士学位,目前已顺利通过规培注册,毕业时将有条件达到“四证合一”。为保证参加规培的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避免与单纯规培的医师同工不同酬问题,研究生在享受学业奖学金和三助待遇同时,学校将国家助学金金额由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中规定的每生每月600元提高到每生每月1200元,学校还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创新和各级各类活动、评比,设置相应奖项进行资助,保证了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支出。
2.培养方式与考核标准改革。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后,统一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系统注册,并安排在国家级或国家级协同规培基地进行规培。按照教育部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并轨研究生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完成至少33个月的临床轮转,因此我校研究生新生于每年8月初提前报到,集中在暑假期间安排为期5周的理论授课时间,课程包括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的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基础课,之后研究生转到相应二级学科所在规培基地进入临床轮转,专业课与住院医师的理论课程相统一,由规培基地统一开设,选修课与临床技能考核内容相结合同步开设与考核,研究生需填写《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手册》。研究生的临床培训细则参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规范化培训医师同时参加科室和基地的相关考核,考核通过后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培养期满方可获得学位证书。研究生需在第二学年内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培养期满方可获得毕业证书。
3.加强管理体制,完善导师队伍建设。学校建立逐级负责,权责明晰的三级管理体系。完善“研究生院-临床学院科教科-学科培养点”三级职能管理体系,明确体系上下级之间的指导关系。学校研究生院发挥统筹领导作用,负责宏观政策制定和指导;科教科负责在本单位轮转学生规培过程中的教育管理;学科培养点落实培养和教育管理各环节工作,理顺轮转安排、运行和考核等事项。“双轨合一”模式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不同于单纯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必须坚持一定的学术标准,保留对学位论文的要求,但又有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标准,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导师作为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领路人,对培养研究生高水平的临床科研能力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要保证。“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学校要求学科培养点实行导师组制度,成立以导师为中心的指导小组,采取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杜绝了导师不支持研究生去轮转实习,而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科研课题的现象。
4.完善质量保障,建立分流机制。学校加强了研究生培养过程监管,包括研究生公共课程授课和考试环节管理、对公共课程和任课教师评价管理、专业课和专业外语管理、导师及导师组管理、临床轮转和技能考试管理、学位论文的开题、中期考核与答辩环节的管理等。学校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教学秩序,对不适宜继续按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学生,按照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采取合理分流机制: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通过学位课程考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或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批准,可申请延期培养一年;第二学年内未获得《医师资格证书》者,可申请转为学术学位研究生继续学习,但应按照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对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完成学位课程考核,但未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者,可对其进行毕业考核和论文答辩,准予毕业。毕业后3年内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者,可向学校申请授予硕士专业学位。
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展望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模式的全面推进是全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构建“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素质、人文素质、实践创新能力和科研协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单位实现培养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有利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虹,陈琪,朱海滨.构建以临床技能训练为和兴的“5+3+X”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4):11-15.
[2]杜占元.探索创新深化改革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再上新水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01):1-6.
[3]雷笑瑜,张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培养模式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5,(02):65-67.
[4]尹正,雷丽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初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01):6-11.
[5]雷丽萍,王晓民,吕兆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03):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