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地方文化资源,开发校本美术课程
2016-05-14徐静
徐静
摘要: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多元化、多样化的,作为美术教育者不再“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在“用”教材之余,应跨出教材,因地制宜。在教材使用上要结合各地实际,发掘自然和人文资源,开设有地方特色的美术教学,根据本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制定一套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地方文化 校本课程 美术活动
以家乡自然资源为材料,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既可以就地取材,节约美术材料上的开支,又可以培养学生有效开发、利用家乡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同时还可以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气息的美术作品。
以造型·表现领域为例,手工教学活动种类相当多,可以在初中教学多多挖掘开发一些新材料新工艺,以丰富初中的美术教学。实践教学中,很多学生无法完成的内容,被我改换成学生自身能做到的小手工、小制作,开发出适合学生并受到他们欢迎的课程资源,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本地特色文化及资源的利用
1.面塑。烟台,有着千年面塑的历史,逢年过节,婚嫁建房,都有做面塑的习俗。烟台有:“清明燕,端午蛋,正月十五捏豆面”和“做春燕,捏龙凤,描花画叶欢吉庆”的习俗传统,春节的枣馍、圣虫、清明的面燕、刺猬、面鱼……面团和好后,全靠自己用手揉捏,揉,搓,压,捻,如圆形,椭圆形,长条形,塑出基本模样。然后,再剪出具体形态,可以用剪刀、梳子、牙签,等等,如面燕的翅膀和尾巴要剪得长,有力度。刺猬的刺要多而密,上翘。最后用豆子装饰面塑的眼睛,用大枣(切片)塑造出嘴巴。最后根据需要涂上色彩。由于大家经常接触面塑,还有的学生以前在家里帮忙做过,所以这节课学生兴趣很高,很投入,气氛活跃,作品量多质量也高。
2.植物拼贴画。农村山间田野到处都可以见到树木花草,各种各样的树叶是拼贴画的好材料,学生随处可采,既经济又实惠。美术课前引导学生采集各种形状、颜色的花草树叶、树皮芦苇等,准备好剪刀、胶水或者双面胶等工具,然后课堂上指导学生在画纸上设计好草图,再选用合适的花草树叶修剪后组合拼摆后粘贴成房屋、动物、美丽的风景画。
3.种子装饰画。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各种植物种子,豆子(黄豆、红豆、绿豆、黑豆),玉米,大米黄米,五颜六色,形态各异。学生也可以像拼贴植物画一样,发挥想象力,创意制作装饰画。
4.变废为宝,废旧材料小制作。废纸盒、易拉罐、旧报纸、旧电线、旧挂历、沙土、鹅卵石等等都是可用的资源,经过学生的手都可以变成美丽的装饰品或者可用的物品。将劳动教育、环保教育、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5.书法进课堂。福山书法艺术文化积淀厚重,源远流长,且人才荟萃,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家。让书法走进课堂,开展钢笔字、毛笔字的书写,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汉字的书写也日趋规范。如今,福山书法艺术扎根民间,勤学书法、收藏书法蔚然成风,各类书法展览、书法交流活动精彩纷呈。尤其是近几年开展甲骨文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6.参观博物馆,了解历史古迹、古代建筑。博物馆、美术馆、画廊、艺术家纪念馆等艺术品、历史文物陈列场馆,是我们美术学习的第二课堂。福山县衙“亲民堂”:旧址始建于1131年,1996年被烟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福山卍字会旧址位于福山区城里街143号,1928年(民国17年)春,成立福山卍字会(总会在北京),1989年10月辟为王懿荣纪念馆,现已搬到福山青龙山河滨南路、英特尔大道交会处福山文博苑内,卍字会旧址现为权希军艺术馆。学生通过对当地博物馆等艺术场馆的实地参观活动,了解我国古今艺术发展的历程和灿烂的美术文化成就,开阔艺术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
二、举办展览,开展校园文化节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作业展览、各类比赛、社会实践活动、文艺活动、体育竞赛、主题班会、艺术节等,都是可用的美术课程教学活动资源。例如参与班级壁报的设计书写、为学校运动会设计会徽和标志,为校园艺术节设计制作海报,为歌咏比赛设计服装道具、用自己制作的道具和面具进行情景剧表演,为毕业典礼设计布置会台等等。积极参与学校建设,设计适合校园氛围的环境艺术雕塑小品。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我们美术老师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寻找家乡美的事物,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在实践中探究。而地方文化通过美术课堂传承,学生在参与、体验、实践中感受、传承,并将其发扬创新。
参考文献:
[1] 米海峰.实践·求索·反思——美术教学漫谈.2012.
[2]苏美荣.创新课堂的策略.2013.
[3]高毅清.基于新课标的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