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场记
2016-05-14
知道赶场吗?
赶场是南方的叫法,北方叫赶集。
我小时候最喜欢赶场。
那一次的赶场恰逢清明,春雨不停地下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以往熙熙攘攘的路上,安静了许多。
街两侧的屋檐下零星地蹲着头戴斗笠的老乡,为了防雨他们将身前的竹筐、竹篓盖上了雨布,使往常一目了然的货物变得难以辨认,母亲不得不弯腰询问。
就在这时,几个头戴破旧斗笠的人从我们身后走过,跟在最后的是一个身背竹篓的大男孩。
突然,竹篓上的雨布被顶开,一只黑乎乎毛茸茸的东西露出头来。
这东西头很大,两个耳朵圆圆的,两只黑溜溜的小眼睛好奇地看着四周,一副天真可爱的样子。
大男孩感觉到了竹篓里的动静,停下来,用手将那个脑袋按了回去,重新盖上雨布。
这时,男孩也注意到了我。
也许是看到我惊奇的目光,他小声对我说:“是只熊娃娃,前天闯进我家翻吃的,被老汉儿抓住了。”
我第一次见到小熊崽儿,便不由自主地跟了上去。
“熊娃娃卖吗?”我问。
每年春游,我们都会去省城的动物园,男孩儿最喜欢聪明伶俐的猴子和憨态可掬的狗熊。
“卖熊娃娃犯法,不卖。”他问答。
“那你去哪儿?”我有点搞不明白。
“送它去林业站。”他指着小镇的南边回答,目光中尽是不舍。
“送到林业站干吗?”我又问。
“可能会送进城里的动物园吧。”他看了看正在走远的两个大人。
也许是那两人忙于赶路,也许是因为头戴斗笠遮挡了视线和听力,他们都没有察觉男孩已经掉队。
我跟着他朝镇外走去。
出了镇子我们走上公路,公路是沿山而建,远远的两个大人拐过弯后不见了。看不见了大人,大男孩像是终于松了口气,放慢脚步,和我并排走着。
突然,我听到身后“扑通”一声。
回头看去,我发现小熊崽儿正快速翻下公路,一蹦一跳地朝下面的田埂跑去。
原来小熊崽儿逃出了竹篓。
可大男孩并不着急,他平静地看着越跑越远的小熊崽儿。
稻田尽头就是山坡,山坡上是连绵不绝的竹林,小熊崽儿要是跑进竹林里,就不好抓了。
“追呀……”
我率先冲下公路。
然而下面泥泞的田地太滑,我竟一头栽进稻田,斗笠飞出很远,浑身上下沾满了泥浆。
小熊崽儿发现有人来追,先是停住脚步,扭头看了看,然后跑得更欢了。
大男孩丝毫不着急,他扶着瑟瑟发抖的我走回公路。
小熊崽儿在我们的目送下消失在了竹林里。
“它跑了。”我遗憾地说。
“嗯。”
“你舍得吗?”
“真送到了林业站和动物园,你舍得吗?”大男孩反问我。
我侧头惊讶地望着大男孩,这才发现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等到两个大人发现男孩没有跟上,返回来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
其中一个人无奈地望着竹林埋怨着:“唉,本来想用熊娃娃找林业站申请点补助,这下全泡汤了。”
另一个也遗憾地抱怨:“出门时,我说不让你家娃娃背嘛。”
那天晚上,我发起了高烧。
迷迷糊糊中,我又看到那只小熊崽儿在山林里欢快地跑着。
烧退清醒后,父母说,我在梦中一直喊:
“小熊快跑……”
发稿/庄眉舒
插图/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