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SM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设计

2016-05-14白龙孙霄霄刘洁姚鹏刘博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9期
关键词:监控系统

白龙 孙霄霄 刘洁 姚鹏 刘博强

摘 要:针对目前医院中点滴输液所存在的问题,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CAN总线构成有线网络,设计了一种多功能液体点滴监控系统。实现了滴速的实时控制和输液结束提示,使输液过程更加安全,降低了护士和陪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系统的GSM模块为医生查房、换药、书写病历等起到了辅助作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GSM;STC89C52;CAN;监控系统

引言

点滴输液是医院非常重要的医疗手段。点滴输液过程中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调整输液速度,点滴过快、过慢都会影响治疗效果和病人的休息;二是监视瓶中的药液,当药液滴完,及时换药或拔除针头[1]。因此,需要一种准确调整滴速,并且当药液快滴完的时候并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示护士拔除针头的自动监控装置,使点滴输液更加安全和方便。

本设计针对上述问题,运用单片机技术、红外线光电传感器与GSM手机模块组成一个分布式监控网络, 实现对点滴输液的实时监控,并具有手机短信提示、病人治疗基本情况查询等功能。从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时为医生查房、换药、书写病历等起到了辅助作用。

1 系统总体设计

本系统主要由医务监控中心和病房监控从机构成(以某一病房为例)。医务监控中心主要由护士站和医生办公室的计算机组成,并配以GSM手机通信模块。

病房监控从机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器,通过红外传感器对点滴速度和液位进行监测,将监测数据显示在液晶屏上,使患者本人知道当前输液状态,并利用双极性步进电机拖动、控制储液瓶的高度,实现点滴速度的自动调节,当储液瓶中剩余药液高度达到2~3cm或有异常情况时,可由报警装置立即报警。

2 硬件设计

2.1 从机主控模块

病房监控从机主要完成滴速与液位的监测,并将输液过程中的动态信息通过液晶屏显示给患者,当有异常情况时,可及时报警。监控从机以台湾宏晶公司的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STC89C52内置可反复擦写的Flash存储器,具有在线编程功能,开发成本低,便于系统维护和升级[2]。显示部分采用JM12864M汉字图形点阵液晶显示模块,通过单片机模拟SPI接口进行控制,可以动态显示输液信息,主要包括当前滴速(滴/分)和病房从机的ID号。

2.2 滴速和液位检测模块

滴速和液位的测量由非接触式红外传感器完成,此传感器输出信号变化明显,灵敏度高,通过感光元件对变化的入射光加以接收,并进行光电转换,且发光元件和接收元件的光轴是重合的。当液滴经过两者之间时,会阻断光路,使接收元件接收不到来自发光元件的光,进而输出一个脉冲信号,设置单片机每接收一个脉冲就中断一次,单位时间脉冲信号的个数就是滴速。由于两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不稳定,因此采用集成施密特触发器的74HC14整形,从而获得规则的脉冲信号[3]。

2.3 滴速控制模块

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来改变滴斗与地面的距离,根据滴斗高度与滴速的对应关系,以达到控制点滴滴落速度的目的。点滴速度控制电路采用专用的步进电机控制芯片L298。双全桥式驱动器L298在6~46V的电压下可提供2A的额定电流,用较小的封装提供强大的驱动能力,带有电流反馈输出,并有过热自动关断功能,它的外部需要连接续流二极管。

2.4 GSM模块

TC35i是Siemeils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工业级GSM模块。自带RS232通信接口,可以方便地与PC机、单片机连机通讯。可以可靠、安全、快速地实现系统方案中的数据、语音传输和短消息服务。TC35i模块的工作电压为3.3~4.8V,可工作在休眠和空闲状态。本系统中利用STC89C52的UART口经电平转换后与TC35i相连,另用两个I/O口控制GSM模块的复位和开机。这样下位机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利用GSM模块向护士和医生发送相关信息了,医护人员的SIM卡号可通过护士站上位机软件写入到下位机的E2PROM中。

3 系统软件设计

3.1 系统通信

医务监控中心(护士站)和病房监控从机通过CAN总线进行有线通信,每个病房有独立的ID号,通信时先由主机发出地址帧,ID号匹配的从机与主机通信,完成点滴状态信息的上传和控制设定。而医生可通过GSM手机模块第一时间获知患者输液结束等相关消息,为安排相应处置(换药、查体、辅助检查等)做好准备。

护士站PC机的操作软件利用VC++编写,上位机软件的功能是设定点滴速度,然后送给病房的下位机,当点滴瓶中的液体还剩2~3cm时,红外对管接收到信号并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蜂鸣器报警,提示病人及陪护人员,同时将报警信息送给上位机,在上位机的接收区会显示接收到的报警数据,指示灯会变成红色作为报警。

3.2 下位机软件设计

下位机软件主要是完成点滴速度的检测、调节和显示、液位检测和报警,发送和接收数据等命令。设计的主要思路是,将液滴探测电路的输出信号输入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同时利用片内定时计数器测出点滴的滴数和所需要时间,测三次后取其平均值,作为当前的滴速值。

4 结束语

本系统的设计旨在使点滴输液的控制智能化和网络化,提高医疗设备的自动化水平。经实验环境调试后,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滴速误差小于±5(滴/分钟),相对误差控制在 5%以内;输液即将结束时病房下位机可及时报警并通知医护人员;GSM模块很好地辅助医生完成了查房、换药、书写病历等工作。因此,本智能输液监控系统能够完成对点滴过程的有效控制,让病人感觉到输液更加安全、放心,同时为医护工作提供便利,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丽娅,杨芸.医用点滴自控装置的研制[J].现代电子技术,2006,13:107-108.

[2]张毅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李 ,余学飞,陈光杰,等.基于单片机的输液监控系统设计[J].医疗设备信息,2006,21(6):13-14.

[4]杨欣宇,刘正亮.基于AT89C51的液体点滴速度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5,21(6):55-57.

作者简介:白龙,牡丹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智能检测与控制。

猜你喜欢

监控系统
无线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的技术分析
县级区域雨量站观测设备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Zigbee技术的煤矿井下通风机监控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