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问题的开放中走向解读的多元

2016-05-14朱新良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父与子孩子教师

朱新良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篇充满浓浓父爱的文章。文章通过父亲反复而坚定的话语,通过父亲一个个血泪的瞬间,将一个伟大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引领学生体会父亲的伟大自然成为这篇文章教学的重点内容。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很多教师从时间的描写方法上引领学生体会父亲不动摇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品质,从而感悟父亲的伟大以及对儿子无可比拟的深深的爱。这样的教学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也成为许多教师的不二选择。然而,当我们多次执教后却发现,看似自然无痕的课堂出现了可疑的瑕疵: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不是失去了主体能动,他们是不是仍然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当不同班级的学生以同样的方式思考同一个问题,得出近乎一样的解读,这样的疑问便更加清晰明确了。

近日有幸聆听本地的一位语文名师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同样也呈现了这句话,并且提出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你们觉得父亲挖的时间,长还是不长?于是有了以下教学片段。

师: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位父亲挖的时间,长还是不长?

生:我觉得他挖的时间长,很多人都不能坚持,他却一直在挖,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师:那么,父亲自己觉得长还是不长呢?

生:我想父亲觉得自己挖的时间不长,他为了救出自己的孩子不管多么苦都能坚持,他一点也不觉得时间长,因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

师:是啊!也许别人觉得父亲挖的时间长,可是父亲自己一点也不觉得,因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

此交流环节一出,原本沉默的听课教师也按捺不住纷纷议论起来。

对于“父亲自己觉得长还是不长”,在笔者看来,正好与课堂交流的相反。为什么?那是大地震之后,余震随时来袭的紧迫时刻。孩子,稚嫩的孩子在废墟之中生死未卜。时间,就是生命,救援每迟缓一秒,便可能失去一条鲜活的生命!8小时,16小时,24小时,36小时,当时间几个小时几个小时转瞬即逝,而孩子依然不见踪影,父亲内心焦急万分,又怎会觉得自己挖的时间很短呢?相反,已经过去太长时间了,不能再等了,必须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尽快将孩子救出来!

当父亲至爱的孩子遇到生命危险,在那生死未卜的时刻,每一秒未知的寻找都是一种煎熬。电影《失孤》中因为失去孩子而在街头不知所措的母亲,不分日夜苦苦等候在丢失孩子的地方的母亲,这位最终精神几近崩溃、准备跳江自杀的母亲,那一个个小时的寻找,一天天一夜夜的等候,只会让人觉得时间太长,孩子离自己越远。课文中的这位父亲,36个小时的挖掘,实在令他度秒如年啊!从父亲的角度看,难道不是这样吗?

仍然想起《失孤》中的情节,电影里的父亲已经寻找丢失的孩子近十二年,此时此刻,当旁人感叹寻找时间之长时,他却说不长。人们问他为什么,他说:“只有在寻找孩子的路上,才觉得自己是一个父亲。”不知孩子身在何方,只要在寻找的路上,孩子就在不远的远方。于是,时间,在这位父亲身上就没有长短。就像课文中的这位父亲,36个小时过去,只要没有停止挖掘,孩子就在废墟之中等着他,作为父亲,他还是一个父亲。

“父亲挖的时间,长还是不长?”原本貌似可有可无的一个问题,即使从同一角色去解读,不同时间段的父亲也有不同的体会。挖掘初始那种惜时如命的焦急,挖掘一段时间后,不曾放弃依然坚持的那份执着,在挖掘的时间长还是不长的解读中,学生才可能更深入地走进作为父亲的内心,也在这样开放多元的解读之中,父亲的伟大才更加立体饱满,深入人心。

(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振东小学 314500)

猜你喜欢

父与子孩子教师
父与子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父与子
美育教师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