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情境教学法应用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相关探析
2016-05-14刘宾
刘宾
【摘 要】情境教学法将学生的心理因素纳入教学安排之中,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并认为学生的情感与体会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本文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之中的应用原则,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之中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情境教学法萌芽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有感于当时英国语言教育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批有志于教育领域的语言应用学家提出了情境教学法这一概念。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伴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步发展,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真正成熟并得到广泛推广。这种对于学生感受和体验的重视,使得情境教学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和服务对象,暗含了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理念,在当下的中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家长的期待。考虑到中国古诗词之中对于感情体验和氛围塑造的重视,情境教学法被认为是古诗教学的最佳手段。采用情境教学法是传达名篇佳作之中蕴含的感情和思想的绝佳方式,也是表现出诗文的音韵之美、画面之美和文字之美的首选。
一、情境教学法在古诗教学中的原则
(1)意识与无意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原则。中国的传统诗歌重视表达意蕴和感情,也因此诗歌教学之中更为重视体悟和领会。这种体悟和领会不同于机械式的记忆和分析,并不是学生有意识地加以学习就可以掌握的,而需要在掌握这首诗歌的基础知识并了解其背景之后加以无意识的发散性思考。阅读诗歌时,读者需要以自身的感情代入诗歌之中,想象诗歌主人公的心境和处境,猜想他的情绪变化和所思所想,将情绪化的理解建立在诗歌文本的学习之上。可以说,诗歌的学习本就是感情与思想的结合。
在古诗教学之中引入情境教学法更需要将意识与无意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情境教学法对于画面和形象的重视将古诗学习之中体悟和理解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有赖于情境教学法对于形象的创设和对于画面的描摹,名篇佳作之中文字所塑造出来的画面美和生动写实的主人公形象可以得到最好地表达。例如杜牧的《山行》,其中著名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以短短的七个字描绘出落日余晖下枫树林的美,夕阳残照下火红色的枫树林折射出点点金光,主人公有感于这种自然界交相辉映的大美,停车驻足,被美景震撼的心情可以想见。而对于这些诗句的理解并不依赖于对文本的严格分析,更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和感情的参与。
(2)轻松体验、相互尊重的原则。在中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严肃死板的课堂氛围和填鸭式的教育手段一直是素质教育和高效课堂推广的阻碍,这两种教学方式的格格不入在引入情境教学法之后更为明显。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象力的发育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在画面感的营造和形象的塑造方面需要教师的耐心帮助和启发式教育。只有秉持着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尊重、相互信赖的原则,教师才能够保持着对学生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充分信任,耐心细致地循循善诱而非急躁焦虑地斥责批评。同时,只有体会到了教师对自己的充分的尊重和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学生才能够插上想象的翅膀,并勇于思考、勇于表达,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充分交流和有益互动。也只有师生对彼此的信赖与尊重,才能够真正实现课堂氛围的轻松活泼,也才能够满足情境式教学对于营造形象和画面的教学要求。
二、情境教学法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学的明珠,诞生于历史长河之中,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之中体现着自己历久不衰的价值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时间的大浪淘沙赋予了诗歌经典悠长的韵味,也难免给后人的理解增加了难度。脱离了当时语境,诗歌的历久弥新体现在其中亘古不变的情感表达和美学价值,利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手段弥补时间的跨度带来的理解困难,使得诗歌的美和经典的价值真正得以体现。
(1)以生活展现古诗情境。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载体。历经千年,诗歌的主角和读者几经变化,诗歌所依托的生活方式也有不少改变,但蕴含于诗歌之中的日升月落、柴米油盐并未改变,这也给诗歌的学习提供了便利。例如,传诵千年的《静夜思》就是因为以简单的词句写出了天下人共有的感情,欣赏《静夜思》必然要从自己的生活体会出发。教师使用情境教学法讲解《静夜思》,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相似经历,从家人晚归无人陪伴的心境,到寒暑假离开父母居住在祖父母家时对家人的思念,千百年来人共其情,环境虽然不同原因虽然各异,但对家人的思念和孤单一人的寂寞都是相似的。
(2)以实物演示古诗情境。经典的诗作常常因为生动别致的景物描写而得以传唱,典型的代表是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在中国传统诗歌之中,这篇诗作被认为是描写早春景色的作品之中最为新颖生动的,其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更是传唱千年的佳句。若想以情境教学法体会诗中景色,教师只需要在早春时节将学生带往郊外踏青。一旦看到好似泥土的山坡在远处呈现出青葱欲滴的色泽,学生自然会对诗作之中描写的初春之景记忆深刻,这种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是在教室里死记硬背所无法实现的。
(3)以图画再现古诗情境。中国古典诗词之中,富有画面感的诗作屡见不鲜,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以出众的画面感营造出了辽阔豪迈的氛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可谓是诗歌之中营造出的最出彩的画面之一。画面感在诗歌之中如此重要,这无形之中拉近了诗歌艺术和绘画艺术的距离。古往今来,以诗如画比比皆是,唐代的诗人和画家王维就首创了以诗如画、以画入诗的风格,诗歌也由此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题材,诞生出了大量的诗意画。这些诗意画可以成为教师进行诗歌教学的重要材料和辅助手段。借助于绘画,学生能够轻易地体会诗歌之中的画面感和文字带来的独特的美,这些绘画作品也能够帮助学生开拓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现代医学和教育心理学已经证实,比起对文字的记忆,人类更容易记得形象和图画。而画面比起文字也能够更直观地传达信息、加深受众的理解,这也是情境教学法发挥作用的重要原理。
(4)以音乐渲染古诗情境。诗歌合称自古就有,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作《诗经》,更是以诗配乐的典型。中国历代诗一直与乐曲所结合,至宋词的出现,以诗配乐更是发展至巅峰。现代中国很多歌手亦会以古诗为词,比如骆宾王所作《咏鹅》,便被编排成儿歌流传。以儿歌作为上课素材,亦是情景教学法的体现,更能使受众理解诗歌的情趣。
三、结语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带有情绪色彩的画面,并以形象为教学主体、以具体场景为教学背景,将学生引入所学内容之中,起到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的作用。自从情境教学法引入中国以来,国内教育学界开始重视形象思维、情绪感知、画面与场景对于教育学习的重要性,也为小学教师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古诗教学方面的更多可能提供了条件。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诗歌教学之中的运用还有赖于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更多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麻建芬.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9)
[2]陈月琴.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方法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3]嵇娜.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实施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5)
[4]史秀兰.创设情境教“活”语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1)
[5]麻建芬.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9)